两眼一睁就是杀,都重生了磨叽啥

第203章 不是自杀的(1 / 1)

“我,我身子还有些不适。娘,我头晕。”李柔徽下意识地想逃避。 梁氏顿时急了,探手去摸她的脑袋。 李柔徽躲开了。 管家在一旁不轻不重地提醒:“四小姐,老太爷今日一定要见您。您若走不动,老奴这就命人将您抬过去。” 李柔徽脸色又白了几分。 她这副模样,连梁氏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她有些担忧地开口:“徽儿,你是不是做了什么……” “我病了两日,这副模样怎能见人?容我梳洗更衣,稍后便去拜见祖父!”李柔徽打断了母亲的话,声音带着强烈的不耐烦。 “是,老奴就在外头候着小姐。”管家躬身应是,转身轻轻带上了房门。 李柔徽听到这话,知道今日这一遭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了。 她阴沉着脸将丫鬟叫来伺候她沐浴更衣,梳洗打扮。 一旁的梁氏张了张口,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 女儿这性子她心知肚明,若是想说她刚刚就说了,若是不想说,她问再多也没用。 只盼女儿不要做了什么傻事,惹怒公公。 “夫君,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要保佑我们的两个孩子呀。”梁氏在心底暗暗祈祷。 没过多久,李柔徽收拾好后,跟着管家一块去见了祖父。 “跪下!” 刚一进书房,李柔徽就听到了祖父的呵斥。 她腿一软当即跪下。 “孽障,说,烈国公府认亲宴那日,你究竟做了什么?”李崇简高声怒喝。 李柔徽听到这话,心里的一丝侥幸都没了。 祖父什么都知道了! 她慌慌张张地把李兰亭让她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但李兰亭承诺给她福安郡主的嫁妆还有帮她重新挑一门好亲事的事,她隐瞒了下来。 “祖父,徽儿知错了。可小叔实在太可怜了。他说只有徽儿能帮他了。呜呜呜呜。” “糊涂!”李崇简听完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他没料到小儿子竟然这般执着,还将侄女给牵扯到了其中。 “徽儿知错了,祖父您就原谅我这一回吧。”李柔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问你,那东西你小叔给你的时候,可有旁人瞧见?”李崇简气归气,但还是要问清楚。 “没有,小叔是单独见了我的。”李柔徽赶忙摇头。 “那药粉,你小叔可曾说了是从何处来的?”李崇简又问。 “不曾。”李柔徽再一次摇头。 李崇简沉默片刻后,开口道:“行了,这些日子,直到明年出嫁前,都莫要出门见客,安心待嫁吧。” 李柔徽如遭雷击。 但她知道此刻若不乖乖应下,定会惹得祖父大发雷霆,恐怕日后更讨不了好了。 她只得含泪应下。 李柔徽退出去后,李崇简便将长子叫了过来。 原本他还怀疑小儿子的死是不是另有缘故,如今他却不这么想了。 听完孙女的话,他脑海里蓦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许是兰亭接二连三对晏逐星下手她却没死,而皇上又命刑部和大理寺彻查此事,兰亭心慌之下畏罪自裁了。 “兰亭的死已经盖棺定论,你莫要再追究。切记,他就是对朝华长公主用情至深而亡,不要让人将国公府遇刺的案件牵扯到他身上。” 李崇简面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 他一辈子清名,难道入土前,还要被小儿子给毁了么? 早知他如此愚蠢,就不该让他尚公主! “父亲,您的意思是兰亭竟跟国公府的案子有关?”李怀瑾也吃了一惊。 李崇简便将李柔徽坦白的事情告诉了长子。 李怀瑾也变了脸色。 他没想到小弟竟然这么糊涂,更没想到一个尚未出阁的侄女竟然这样胆大妄为,敢帮着小弟行那杀人之事。 “父亲放心,此事孩儿一定不会让他们牵扯到李家。” 李怀瑾沉声应下,转头就寻了夫人蔡氏。 “二弟不在了,二弟妹又是个不中用的。你是当家主母,四丫头那儿你得盯紧些。” 蔡氏有些疑惑,想要询问何事,但李怀瑾却不愿细说。 这样要命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大理寺和刑部那边,他得想个法子,让他们将谋害晏逐星的事情扣到旁人身上去,万万不过与李家扯上关系。 但他还没来得及把替罪羔羊给安排好,京城里又传出了一个新的流言。 驸马不是自杀的,而是被太后逼死的。 “什么?”太后听到这个谣言,差点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李兰亭的死,怎么会和她扯上关系? “胡说八道,一派谣言!!!”太后大怒。 “可外边如今言之凿凿,说那日您因为长公主和福安郡主的死迁怒了驸马,驸马于宫中受辱,所以想不开便随长公主而去了。”传话的小太监瑟瑟发抖。 太后这一回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那日李兰亭入宫质问她为何给仇人封了县主,还抬出了朝华和福安,说她们泉下有知也不会安心,她才罚了他掌嘴十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这个原因,是绝对不能往外说的呀。 “杵在那等着挨雷劈吗?怎么还不去把皇上请来。”太后气急败坏地下令。 “去,将皇上请来,就说哀家心口疼得厉害。这些市井小民,刁钻可恨,让他们通通都给哀家闭嘴!” 没过多久,文昭帝就领着太医来了长乐宫。 “母后身体可还安好?” 接二连三的打击,太后哪里撑得住,她哽咽道:“不好。哀家如今很不好。” “福安和朝华先后离世,哀家的精气神大不如前,如今外边又传出那样的流言,这不是逼哀家去死么?” “母后说的什么糊涂话,您定会长命百岁的。朕立刻命人去彻查此事,绝不会让人污了母后的名声。”文昭帝斩钉截铁地回答。 他当着太后的面让人去辟谣,太后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但却事与愿违。 文昭帝下令禁止传播谣言,可哪能管得住所有人的嘴。 宫里越压,百姓们就越认定是太后逼死了驸马,所以她才这么害怕真相传开。 这事传回宫里,太后当夜就被气得晕了过去。 翌日,文昭帝不得不再一次来长乐宫。 “皇帝,你不是跟哀家保证过,要将那些刁民的嘴给堵上么?如今这流言蜚语,怎么反倒传得更凶了?”太后倚在榻上,面容蜡黄,眼窝深陷,看起来憔悴极了。 文昭帝一本正色道:“母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事情岂是这么容易制止的。不过您放心,朕这回一定会让这些谣言都消失。” 而后他又宽慰了她两句,命太医给她替她诊治,待她歇下后,这才面色阴沉地看向长乐宫的宫婢。 长乐宫的人,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 文昭帝冷冷道:“太后凤体违和,半分忧思愁绪都受不得。若是日后外头那些风言风语再有一字飘进长乐宫。朕便将那多舌之人……枭首示众。” 话音落下,宫女太监们便哗啦啦地跪倒了一地。 文昭帝面色冷漠地离开了长乐宫。 太后的手,终究伸得太长了。 宫墙之外的消息,竟也能这般迅捷地传入深宫之中。 接下来的几日,太后宫中的亲信旧人,接二连三地因“冲撞圣驾”、“御前失仪”等种种由头,被皇帝下令责罚、贬黜,乃至逐出宫去。 其中好几个,都是太后倚为臂膀的心腹。 太后惊觉不对,细细一盘查,才惊悚地发现自己身边得用的人手竟如指间流沙般,不知不觉已散去大半。 那些沸沸扬扬的宫外流言未能击垮她,文昭帝这番不动声色却刀刀见血的釜底抽薪却将她给彻底气病了。 与此同时,烈国公认亲宴上晏逐星遇刺一事,也终于有了结果。喜欢两眼一睁就是杀,都重生了磨叽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两眼一睁就是杀,都重生了磨叽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