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185节(2 / 2)

“你们是犯什么事进来的?”谢听话问这几个小贼。

“剪径!”他们倒也答得爽快,争先恐后地说,“实在是活不了了,这几年,年年歉收,村子里的大哥回来,叫俺们跟着他们去找饭辙,就入了山寨。”

山寨里很多年轻的小卒,便是这样来的,一般来说,山寨背后总是有几个村落作为后盾,这也是人之常情了,谢听话发觉,山寨就像是村落的人力钱庄,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种田吃饭,不消多说什么,佃农给地主交钱粮,地主孝敬寨主们,算做是自己买平安的钱财,而到了荒年,村子里的人养活不了那许多了,寨子里的人也就出面了。

女人经由他们卖掉,换回一些钱粮,或者是卖去城里好人家做工,卖去烟花之地——也是做工,这村妇的长相,多和几个小毛贼一般歪瓜裂枣,也做不得皮肉的买卖。半大小子们,又会吃又不怎么能做活的,则被他们收纳进来,跟着混上几年,若是没死,也算是有了些本事,有了个营生,若是死了——死了就死了吧,家里都活不下去了,哪有闲心惦记个出外闯荡的孩子呢?

这几年,虽然福建道的日子兴兴头头,但按照这几个小毛贼的说法,之江道深山里的村落,日子还是很不好过的,他们那里偏僻,从没有过私盐队的人经过,理所当然,他们也不知道买活军这里招纳人做工,至少都能吃饱饭。

对这些小毛贼来说,他们所知道的一切,就是头领说的话语——头领说买活军这里富庶,那就是富庶。若是能做成一单,也就不愁吃喝了,从此在这座山林下扎根下来,岂不是快活?

自然了,若做不成这一单的话,那就是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下场,几个小贼倒是在老贼那里听说了买活军‘缴械不杀,顽抗必死’的说法,不过,事到临头,总要厮杀一番,那些悍匪也被激起血性,都拔刀上去拼杀,或许本是想尝试一下,若是不能成再投降,谁知道,买活军根本不容他们开口,眨眼间就杀得干干净净!

只他们这些刚入行没多久的小角色,本是握着木棍在一旁呐喊壮声势的,见了天兵天将一样的买活军,如何能不畏惧?撞着胆子,一边将木棍不断向前挺击,一边呼呼喝喝,一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一步步后退,等买活军那里喝出了本地土话的‘缴械不杀’,便都立刻扔了棍子,干净利索地投降了,倒是逃得了性命——他们肩膀上的伤口,倒不是打斗时留下的,而是被买活军压到地上时,力道太大,骨头又脆,不巧一个骨折,一个脱了臼,如此而已。

谢听话原本在王府中,只会说本地土话,还有凤阳官话——天下各地的宗室,只要是府内亲近人,一定会说这种官话。好在他还算是有些伶俐,几年来把附近的土话都大致学会了,不然也听不懂这几个小蟊贼的话——他们自然是不会说官话的,全是本地的土腔。

不得不说,被投入矿山之后,谢听话的眼界几年间确实开阔了不少,结识了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朋友,有些生活根本是原来在王府中长大的谢听话完全无法想象的。譬如说,这几个小贼,谢听话问了他们的籍贯,让他们描述一下地理——其实从老家到买活军这里的边境也只要走四天的路,没想到就在这片山坳背后,还藏着这样一座小山寨,还有那么几个小村子,想必原本就是隐村,却连买活军的私盐队都把他们给漏掉了。

看来,谢六姐的神力也没有那样的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嘛,工作出疏漏的事情也的确是很多的,光是这几个月,谢听话就见到了好几个买活军的原本的吏目被发配过来——一个是云县那里的医院主任,说是骚扰女娘,刑期倒是不长,十个月,只他过来一样要做重活,不过半个月就不行了,病得厉害,到山脚医院养了半个多月,侥幸是好了,可也有一条腿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拖着走。下不了矿井,便只能做最苦最臭的杂活——帮矿工们刷洗马桶。

还有一个,是衢县那里的屠宰场厂长,说是在秤上动了手脚,向百姓们卖肉时,总是有点子缺斤短两的,这场长很后悔,常说自己是贪心不足了——“若我是为公账着想,攒个小金库给厂子里的大家谋些福利,便是被告发了,也断不至此,最多扣点政审分得了。唉!悔不该,竟伸手往自己兜里划拉了一点子,这下便坏事了,阖家都因我受累。”

政审分自然是牵连着扣的,这且不说,还要送到矿山来做活,一做就是两年——他贪了多少,折合日薪多少,就要做多久的活。算来数十两银子而已,于屠宰场实在是九牛一毛,这厂长确实是糊涂了,但也可见得买活军的官吏远不是铁板一块,按谢听话想,眼下只是几十两而已,将来未必就没有几千两、几万两,甚至是严西门父子那样的大贪官,再写一本《天水冰山录》出来。

像是这几个小贼么,若是全按他们所说,并没有抢过什么人,也没在买活军境内杀伤过谁——这个倒是很好查实的,那刑期倒是不长,一概也是两年,两年内如没有犯事,又通过了扫盲班的考试,便可释放,若是期间有什么立功的表现,倒也可以折抵刑期,只是最少也要服役一年。按谢听话的经验,这些小贼年纪小,而且又不会逃跑,在矿上的日子倒还不算很苦,说不得服役两年之后,还要长高长壮一些呢。

谢听话便将实话说了出来,那几个小贼听了,反倒是都有些失落,“才两年啊……”

谢听话不由哑然失笑,只也不说什么——在他看来,小贼们的思维无异是迟钝的,要知道既然连矿山都可以随便吃饱,那么可想而知,一般城镇又该是多么富贵繁华,这还眷恋矿山不走,又是为何?

若是从前,他是不会理解这些人想法的,但此刻谢听话却多少能猜到这些江湖小卒的心思,因他们落草起过的便是极挣扎的苦日子,早已习惯了三餐不继,挣扎求存的生活,城里的日子再好,他觉得这不是他的,和他没有关系,他就只配在矿山这样的地方,苦哈哈的混日子——

这是一个,二一个这些人自小便听地主的吩咐做事,入了山寨以后,又被首领管束,一辈子从没有真正做过主,到矿山去做苦活,受苦嘛,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若离开矿山,让他们自谋生路,那便全然是没有主意,甚至因为离开了一个组织,反而有些惘然若失了。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各有各的命数定分,各有各的算盘。谢听话刚被投入矿山时,也曾怨天尤人,只觉得世道不平——郡王和世子倒是逃出去了,那对他百般挑剔的王妃,居然也没有服刑,听说是在民间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只谢听话他们,因血缘接近,便被投入矿山受苦,实则他们在深宅大院中,哪里又过的是什么如意的日子呢?

当时他自以为是天下第一伶仃苦命人,然则在矿山呆了几年,所见的犯人,形形色.色,来历故事听得多了,每周又有两次文化课上,谢听话心中,倒也不由得逐渐气平:他说自己命苦,那是王孙公子把扇摇的苦,他心里苦时,服侍他的阉人,命里是苦,可阉人的命再苦,和这些小毛贼相比,至少也见识了富贵,对一般的百姓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

世上有许许多多蟊贼们的百姓,苦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苦——连这样的心思都没有,脑子都被框住了,和他们比起来,谢听话又怎好意思开腔?若是按政治课本里的说法,被剥削的人,他们的苦,确实也是他们这些剥削者所带来的罪愆。

要承认自己有罪,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如谢听话这样,从不曾自己欺压过百姓,甚至连门都少出的,如何能够心服?唯有在矿山这样的地方,跌落到了泥沼里,真正地品尝过了生死旦夕的滋味,心中才会逐渐生出触动,明了自己也确实也算是罪有应得——谢听话如今不觉得官府苛待他们这些宗室了,他只觉得不平:为何郡王和世子能逍遥法外,只他们这些倒霉人受了惩戒?就譬如说王妃,脾性暴躁,曾杖死婢女、太监数名,难道她就不该受罚吗?

买活军——确实是要较敏朝的体制更先进一些,谢听话不得不这样承认,因为他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所以,他自然喜爱买活军这样对富人和穷人都一视同仁的做派,但是,买活军真就像是他们吹嘘得那样好吗?他是不服气的,若是该受罚的人没有都受罚,那么,对于已受罚的人来说这就并不公平。

尤其是他们的刑期还是这样的长——

“大哥,那你是要多久出去?”

几个小贼哪壶不开提哪壶,谢听话闻言,面色微沉,咳嗽了几声,一边喝米浆一边淡淡地说,“我们都是重罪进来的……和你们不同!我是没有了劣迹的,也要服役九年,其余我的亲戚,有些还要十几二十年。”这些亲戚其实也都死得差不多了,谢听话是为数不多能活下来的,他也还要五六年才能出去。

“十几二十年!”

几个小贼面上都有歆羡之色,又对谢听话刮目相看,“大哥你看着斯文,不料是个大匪!一门都是江湖豪杰,想来定是打家劫舍,造了无数的杀孽方才这样判来!”

这……谢听话先是啼笑皆非,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这几人说得其实也并不能算是错,只觉得好一阵荒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道,“你说得对!可不就是天下大匪!哈哈哈!只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些恶贯满盈的人,还在花天酒地,享用着买活军的奢物,而我们这些小偷小摸的人,却还在绞尽脑汁,要写认罪书,写学习心得——为那些减刑的手段煞费苦心呢!”

“减刑?!”

他这番大逆不道、夹枪带棒可以说是公然怨望,在敏朝都能招来杀身之祸的发言里,最让三个穷小子吃惊的还是这两个字——“杂面馒头随便吃饱,还有咸菜,这样好的地方,难道还有人想要早些出去么?!”

第369章 被放弃的人(下)

究竟矿山好不好,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管教们带着谢听话在山下住了一夜,第二日又带上三个被判了两年苦役的小贼, 一行人一起回矿山去,乘的是矿里的驴车——但凡是矿山, 必定大量饲养牛马牲畜, 买活军虽然有蒸汽机,但蒸汽机也管不得运输, 便是蒸汽机自己, 也是被牲畜们推着拉着, 往山里送进来的。

“若是有人能把蒸汽机造得小了,真不知那政审分该是怎么算的——钱都是不必说的了!专利费那肯定是金山银山。”

管教一个在前头赶车, 一个坐在后头谢听话旁边,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话题还是围绕着刚送进矿里的蒸汽机,这个大东西, 运上山是很难的,前些日子颇为花费了一番功夫, 连矿工们都被动员起来帮忙。就这样,听说还是已经造得较小了, 否则压根就走不了山路,只能分拆了运进来, 在本地组装, 那就又更加麻烦了。

“嗐,别说蒸汽机了, 你还记得王常恒吗?那小子现在可是厉害了, 把他母亲、妹妹都赎了出去, 听说已经在云县买上房了!”

“就因为他化学好?!”

“什么‘化学好’,人家那叫化学天才!知道最新的那种花露香皂吗?”

“自然了,怎么,这是他造的?倒是怪香的,起泡也多——且还便宜吧?”

“若不便宜,也不能做福利发下俩,还得用以前的澡豆、胰子,可知道人家现在在做什么么?上回写信回来,说在设计污水处理厂,说是这个厂若造好了,这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这些话,管教们倒也不怕被囚犯们听到,议论得肆无忌惮,只是囚犯们有些听不懂罢了——谢听话是矿里的老人了,虽然话少,但知书达礼,做活细致,管教们对他也是放心的,似这种聪明人,自然知道便是逃跑也没有用,所以他可以不必系麻绳,至于其余三人,都是绳子拴了裤腰带,只能凑在一起挤挤挨挨地坐在马车后座那排长条凳上,还要左右张望,对这马车,这水泥路都显出了极强的好奇来,管教的谈天,全是他们听不懂的话,光是眼前的新鲜就不够看了。

“这路哪能噶许平坦?连丝毫石子不见?”

“快看!地上那是什么!那道道可是铁做的——怎就没人砸了去卖钱呢?”小贼们又是一阵啧啧的感叹,“若是在阿里村子里,过不得夜,眼一错就能给你弄丢了。”

谢听话刚退烧不久,坐在车上一晃一晃,被两面噪音夹击,也是昏昏欲睡,若不是听到管教的话,早已迷糊过去了——这个王常恒,他是知道的,处境和他也有几分像,都是大家大族中没有劣迹,血缘又亲近的子息,算是二等犯人,真正作恶的罪魁祸首早已是被砍头了,但这些子孙们也放纵不得,毕竟自小花销的都是民脂民膏。

因此,也是要进来矿山做活,直到赎清了罪孽,才能出去——其实,多数是出不去的,也就是找个体面的借口,处置了他们这些人罢了,一个三十岁的犯人,若无劣迹,那就要做十五年的活,做到眼下寿数的一半才出去。

若是有一点劣迹,又还没到被砍头的地步,那就更了不得,那是一等犯人,是要按眼下的岁数来的实打实的算,三十岁的人,进来要做到六十岁才能出去,一辈子大半都折在山里头,没半点指望,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公子哥儿,哪里受得住?就像是谢听话这般,有一点韧劲,熬到了四五年的,身子也给搞坏了,再进洞干活,只怕不两年也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