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191节(2 / 2)

再想想族中许多亲人的做法:只低调做事读书,还有许多考出泉州,去异地的专门学校读书安家,不再返回。任二郎以往自以为他们是本事不足,在泉州立身不足才只能远走,此时方才知道,原来短视愚钝的人是自己才对,不能顺势而为,反而逆风而动却依旧沾沾自喜,这轻佻心态,如今看来实在令人汗颜!

当下忙又叩首请罪,又向帘子后头跪着道,“娘子,为夫实已知错,此后唯娘子是从,再不敢任性妄为,胡乱交友了!定当谨慎从事——”

想到这一革职,也是前路茫茫,不由落下泪来,又忙拭去道,“虽然以后仕途无望,在泉州城内怕也找不到甚么好班……”

他也知道,这世情素来是捧高踩低、淡薄如纸,就算最后无罪,他和这样的晦气事沾边,在本地是不易存身得住了,只因一句话,便落得如此下场,确实也是惨烈,只是,要说去找宋家的麻烦泄愤,那也是诸事底定之后,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谋划一条生路。

任二郎出来之后,思前想后也是想了个通透明白,便对帘子后的妻子说道,“还好,如今买活军这里,算学、物理若是出色,去了专门学校,也不怕没有生计。我这里先一心备考,考上之后,和娘子分别两年,专门学校毕业之后,再看被分配到了哪里做事——到那时,娘子便可携子女来,一道重新安稳度日,往后余生,决计谨小慎微,只听娘子吩咐做事,此言愿写入婚书之中,绝不反悔!”

其实,若是韩家决心和离,也不至于恳谈这么半宿,因此任二郎此时心里还是较为安定的,话说到这里,他面子也舍了,步也让了,韩老官人不为已甚,咳嗽了一声,韩娘子便掀帘子走了出来,白了任二郎一眼,坐在父亲身边并不吭气,韩老官人叫任二郎坐了起来,和蔼道,“年轻人谁不犯错?你这样想就很对,你不是做官的材料,若是做个技术员,倒是很好。专门学校可以投考两类,一类是机械,还有一类不如和大娘一起考医药……将来回来一起开药堂,也很是一门营生。”

“一个好汉三个帮,如今买活军这里,医药业的需求实在太大,尤其是药材种植,种多少都有人收,你大舅哥怎能忙得过来?正是需要人相帮着立足的时候……”

结了一门好亲,真是让人受用无穷,任二郎长出一口气来,当着娘家人的面,也不好十分勾引妻子和他说话,只低头嗯嗯地听着,韩老官人勉励了一会,便说道,“时候不早了,回罢。你娘子再多住一段时日,等案情了解了,你再来接她,也免得家里人来人往的,惊吓了孩子。”

这就是还留着一点地步了,也没说去改婚书的事情,若是任二郎还是被治了比革职更严重的罪过,韩家可能还是要和离,不过,任二郎此时也只能听凭韩老官人摆布,垂头应了,起身告辞。

韩娘子板着一张脸,还是一声不吭,只默默起身送他出去,走到黑灯瞎火的院子里,任二郎大胆起来了,探手一把抓住妻子的手,放在手中揉搓了一会,低声问道,“孩子们都可还好?”

韩娘子一把抽回手,又突然在他腰间重重地拧了一下,怒道,“你说呢?!担心爹爹,还能有好的?”

任二郎腰间虽痛,心头却是火热,忙低声赌咒发誓,叫了一万声乖乖,韩娘子方才转过些颜色来,却还有些爱理不理的问道,“你那几个狐朋狗友,家里都如何了,你谋划着去考专门学校,此事可和他们说了?”

任二郎也不知是该说还是不该说,只好老实答道,“还没有——他们也早已自顾不暇,放出来以后都未曾有什么往来——最惨的还是宋家,连宋三的结果都等不得,忙忙碌碌收拾着要下南洋去,实在是等不得了,他们家三天两头有人来闹!还多是本家的亲戚,这一次,可说是把本家得罪了个透彻!”

韩娘子这一阵子都在家中帮忙,连学校也没去,消息自然不灵通,闻言虽然解气称愿,却也有些纳罕,忙问道,“连累了你们还好说,连累了本家,又是个什么说法?竟到了这样公然撕掳的地步了?”

任二郎听问,也是余悸犹存,连连叹息,说出了一番话来。

第382章 失败者出海

“羞羞脸!你这个下系下阵的查某!”

巴掌声、呵斥声、哗啦啦好一阵碎瓷之声, 在木造的三间板壁房中激起阵阵回响——还好正是上班上学时分,左邻右舍空落落的,只有些五六十岁的老妪老汉, 耳朵也背得厉害, 否则, 非得围了一圈看热闹的邻里不可。如今则只有里长扎着手站在院子门口,有些为难地劝道,“罢了,罢了!适可而止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事还是少管为妙!”

“少管?我少管?”

屋内正在大闹天宫的女子三两步走了出来, 只见她身躯健壮丰满,将身上一件圆领衫也绷得紧紧的, 脸涨了个红透, 双手紧握成拳,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往别人脸上来上一拳的模样, 这威风连里正都不敢直撄锋芒, 往门边一缩, 闭目做了个忍受姿态,听那女子冷笑道,“我倒是少管她, 谁来管我?我女儿最干净最规矩最聪明的一个人,去年刚刚考进衙门, 大好前途是她能比的?就因为这对野狗般的男女, 一样停职, 一样待查, 我放过她, 谁来放过我女儿?”

说到这里,更是怒从心头起,转身几步就踏入屋内,揪着衣领,犹如揪个小鸡子一般,把她弟媳妇,即宋三情妇,本姓刘的刘娘子提溜到院子里,伸手又抽了两个耳光,刘娘子挣扎几下,也没甚力气,哪有当日为难小商贩,低价买花时的风采妩媚?便如同碎布娃娃一般,被宋娘子抽了几个耳光,两颊立刻红肿起来,连挣扎都没有了,只是垂着脸一声不吭。宋娘子不屑地道,“下系下阵!你是只七月半的鸭——不知死活!叫你那奸夫连累了几百人,你今日知道羞了?”

想到自己女儿也被连累,一口气实在难平,说着还要再打,里正忙劝道,“好了,好了,打出人命来,越发连你也牵连进去——便是那瓷碗也不该摔,你弟弟已是要将她休了,那都是你们家的财物,你这里摔打了,他还要筹钱再买,何苦来哉呢?”

宋娘子道,“他?他是个活王八,睁眼瞎!在他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他看不见,夫妻两个把我坑害成这样,你瞧我以后还认不认这门亲!”

不过到底前一句规劝得有道理,宋娘子便往刘氏身上呸了一口,嫌恶地道,“鞋底泥!你这样□□无才——还不多拜六姐?若是六姐没来,你和宋三早被浸了猪笼!”

又走进屋中,将刘氏的陪嫁玩意儿均都摔在地上砸毁,这才冷哼一声,扬长而去,里正咋舌道,“真是个天杀星——等等,她家去可不走这儿,这是又要去宋三家里闹事了?”

宋家这两兄弟,住处相隔不远,否则刘氏也难以和宋三幽会,却都在里正管辖之下,刘氏这里,因她到底只是媳妇子,上头公婆还在,且按照传统的观念,刘氏往外偷情,人们都认为她丈夫和婆家已是吃了亏了,上门来找麻烦的族人还稍好些,但宋三家里却是一天能来几波算账闹事之人,全是被宋三连累了的姻亲族人——

只要是和宋三有关系,而又在衙门供职的吏目,如今都受了牵连,因为宋三根本就说不清自己毁了多少信件,而且举报者多为匿名,无法从底档倒查,便只能采用笨办法,那就是由同事来揭发他们的违规不法,若有不法,便推断为有人写信被宋三毁去,宋三要罪加一等,这吏目也得被彻查问罪。

可是,这世上凡是要做事,哪有不出纰漏的?真的完全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办差的吏目又有多少?像是刘娘子那样,仗着职务之便略微揩油的,于宗族世家之中,原本根本就不当回事,只视为是人情世故的一部分,可这些事,做时不以为然,自认水过无痕,却不知全在同事眼中,此时对了景,众人踊跃举报,真正能让同事们都说不出一点不好的吏目,又有几个呢?

可以说,此案由一朵一文钱的菊花而起,如今却是在泉州官场掀起了极大风浪,受到牵连要因此去职的人,远非和宋三、刘氏直接相关的那几人,而是整个宋家的亲缘血脉,都要跟着遭灾,要从泉州官场被彻底地清除出来呢!哪怕不是宋氏一族的亲眷,其余宗族出身的小吏目,也是人人自危,泉州城内竟显得有些凄风苦雨,至少,对这些宗族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

此事明明白白,是因宋三而起,他此时还被羁押在监,对他反而成了一种保护了,被放回家的亲人们,过得那才叫一个煎熬。宋大姐砸了自己亲弟弟的家,又去宋三家里,这一次因实在无甚可砸的了,也因为毕竟不是近亲,不好放肆,便问到宋三父母脸上,道,“是怎么教的孩子?教出这么个男盗女娼丧尽良心的狗东西?我要是你们,我羞也羞死了,一根绳子我挂在房梁上吊死,我跳到井里淹死,死后都要把头发遮了脸不敢去见先人!趁早都改了姓!你们也配姓宋?没的辱没了祖先!”

宋三父母也是一声不敢出,被骂得和鹌鹑一般,缩在地上一声不出,宋大姐骂了半个时辰,方才爽快了些,她这里刚走,又有人过来问罪——这被牵连的人,还有家人,算起来何止上千?便有人老实,吃了亏叹口气便过去了,也多有宋大姐这样气不过的,总要上门来讨要个说法,钱是讨不到的,也没法讨,那叫勒索,要把奸夫□□浸猪笼,那也是敏朝那里的规矩了,买活军这里是全然不许任何私刑的,因此只能骂上几句,方才能够气平。

若是从这样说来,宋三和刘氏的确是幸运的,被骂几声,打几下,也少不了几块肉,至少没了被处死的危险。但后路则极为黯淡难堪,刘氏索贿,虽然情节轻微,但也有可能被送到制衣厂去,只是她这证据不好认定,因标的金额很小,便是判下来,也不过是几个月的刑期,因此不能一直羁押着,要先让她回家等待结果,否则,结果出来时,她已被羁押的时限可能还要超过判下来的时限,衙门还要倒给她钱——

回家之后,丈夫对她自然没好脸色,还好两人成亲后一直无出,这下也多少免去了一些子女面上的难堪,所有父母辈偷情通.奸的罪名,最后最难堪的都是子女,尤其是母亲偷情的,子女的血统必然受到怀疑,冷漠一些的夫家,从此不许他们再在自家生活,让他们去奸夫家,两家踢皮球,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刘氏这里,既没有子女,倒也简单了,她和丈夫从前签的是老式婚书,丈夫将她休弃只需要‘不贞’这个罪名而已,眼下只卡在一点,便是她娘家是不肯要她回去的,夫家的房子,按老式婚俗也没她的份,但她待判时,又必须有一个固定的住址——本来出狱时登记的就是这间,若是说要更改,手续也是麻烦。

如她这样的情况,连宿舍都住不了,因此只能在这间房子里等待判决,等判决结果出来之后,再去办离婚、迁户口、卖房等一系列手续。因此,她如今还在这房子里,丈夫也跟着倒霉,白白被砸坏了不少家什,此时也计较不了这许多,只等着离婚卖房以后,便要远走他乡,不肯再在这伤心地待下去了。

一件事办坏了,牵连的是数千人,虽说眼下还没人被处死,但买活军对吏治的严厉态度,也是可见一斑了,若是从前,法不责众!会以这样力度侦办的,只有谋逆大案、科考舞弊等等,随便一个草头小吏目,在公事上耍弄点手段,多数只是仅仅处罚他一人——一动不如一静,一切以稳为上,毕竟,人谁无错?都洗刷了下去,谁来帮老爷们办差呢?

但是,买活军这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大约半个月以后,泉州吏目们分批去参加反思会——因宋三案,泉州被定为‘吏目思想建设落后府’,这被府长认为是奇耻大辱——府长是许县人,跟从买活军四五年了,他本是刑房出身,因为办事利索,有大局观,被逐渐提拔到了一府之长,说起来,在买活军没来之前,他还是个大字不认得几个的小吏呢!

“怎么,以为自己做了吏目了,就又是人上人了,轻易离不得你们了?就觉得自己能考上吏目,是自己的本事,是家里人得风气之先,和六姐的恩典无关了?”

府长轻声细语,阴柔的面相上满是气极的笑。“奴才秧子!连好奴才都当不得,还想着做人上人呢!还当是从前,认个字便是人中龙凤,便是要敬仰的的读书人了?告诉你们!现在衙门里的活计,九成以上,是个识字的人就能干!”

宋三、刘娘子,又有他们的同僚等人,都是被五花大绑着,跪在台前被人指指点点,陪着听训的,府长指着他们厉声说道,“就你们做的事,我给一只猪认了字它也能做!你有什么过人之处,凭什么作贱来办事的百姓?大家都是六姐手下的活死人,怎么,你们是不念六姐的恩了?”

这是在买活军之下最严重的指控了,众人都忙是摇头,府长便提高嗓门追问,“若是念恩,怎么见了不法,不往上纠正报告也就罢了,连一封举报信不肯写,反而同流合污了起来?她吃她占,你也跟着吃,跟着占?你心底还有一点良心,有一点公心没有?”

那一日陪着刘氏一起买菊花的女吏目,泪如泉涌,只是摇头,欲要给自己分辨,却又一句话说不出来,想要磕头认错,却又无法躬身,实在是狼狈到了极点,反而宋三、刘氏已是一脸的木然——这是受的折辱多了,已经破罐子破摔起来。

台下吏目,见了他们情状,心中无不畏惧战栗,许多人都想到自己工作中疏忽拿大之处,不由得双腿打战、冷汗潺潺。府长在台前逡巡游走,毒蛇一般只盯着台下人,冷然道,“休要以为做了吏目,从此便是一生坦途,在买活军处做吏目好不好,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吃的、喝的、穿的、住的,何曾薄待了你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都是百姓们一时尚还享受不到的,可若要以为这些好处,是因为你们自己而来,以为六姐待人一向宽和,以为自己真就不可或缺了,那就是愚昧!”

“选了你们,不是就离不得你们了!天下间识字的人千千万万,哪个做不了你们的活?真以为离了张屠户,吃不得带毛猪——呸!你们算是哪门子屠户!开扫盲班的,教人识字的,那些人才是屠户!你们的那点子学问,不就是仗着泉州刚平定,认字的人还不多,给你们冒出头来了么?现在便把你们全数开革了,几天内我找不出些会识字的,算学好的人来给六姐做活?”

“休要说六姐待下苛刻,买活军做事,一向公道,只看你的本事!就说这宋吏目,他有什么本事?抄书写表,谁还不会了?他还敢有意办毁了差使,这样的下贱瓤子,就休怪他倾家荡产,一辈子不得翻身!”

“再说这刘吏目,收钱算账,连字都不比多识,有一张嘴即可,你哪来的胆量弄权?你靠着宗族之力先读了书,考入了衙门,心中便只以宗族为重,对六姐定然是不以为然了,是也不是?”

刘氏听得对宋三的处理,也木然不下去了,早已面无人色,不住摇头,呢喃道,“再不敢,再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