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考验?”人们又紧张起来了。
“神把我们分在了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语言,让人们彼此仇恨、打仗,神不愿见到人们团结起来,人们要学会彼此友善,彼此合作,这是神的第一重考验。”
“但是,神又赐给我们创造文字的力量,文字让我们可以互相沟通,传递消息,消弭仇恨,掌握这世上所有的规则,这是神给我们的帮助。”
所有原始的神灵,都拥有绝对的两面性,一面是极其暴戾嗜血的惩罚,另一面则是慷慨的馈赠,占人们是不会觉得神喜怒无常的,这恰恰是神——自然——的写照,自然正是如此,温柔而又残酷,它带来灾害,也带来收成。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神正是如此,这就是神!”
“神还带来了第二重考验,那就是凶猛的洪水,残忍的山火,还有无数强大的动物,削减人类的数量,人从生到死,都要和它们斗争。”
“但是,神又赐给我们使用工具的能力,工具让我们变得强大,只要有一根捕蛇棍,再凶狠的眼镜王蛇也不在话下,只要有石矛,我们可以杀死老虎和狮子,只要有鞭子,我们可以驯服大象——”
“赞美神!”人们已经齐声称颂了起来。
莫教士又说了神赐给人们的考验和礼物,他最后总结说,“神赐给我们最后的礼物,就是它的帮手和最初的信徒,六姐菩萨,菩萨出现在每一个创世神话里,她是神的助手,她带来了知识——”
毫无疑问,这些数字,这些拼音,这些宝贵的知识!
“带来了神物!”
这些神奇的,杀伤力巨大的药火,这高挑的,能将巨石搬运的龙门吊,这甜蜜的,让人忘却痛苦的糖棍子,这雪白的,咸甜兼备的雪花盐糖!
“她还带来了我们这些传教的人!”
这些活死人,博学、强壮,拥有绝对的优势,他们能毫不客气地将男人们掠走去做奴隶,这是这片土地上天经地义的道理,谁强大,就可以掠夺另一方,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听说什么正义,数千年来,他们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占人强大,便抢掠高棉人,越人强大,便抢掠占人——如今,买活军的活死人前所未有的强大,但是,他们竟没有抢掠任何人,而是给予占人饱食,给予占人学问,给予他们丰富的盐糖,给予他们吃饱饭的机会!
占人们跪在了土壤上虔诚地拜了下去,“赞美六姐!”
这一切,全是六姐菩萨的馈赠,六姐菩萨如果不是神本身,就一定是神最好的帮手,是神给占人们最大的恩赐,她当然是博学的妙音天,是古老神秘的蛇头女神‘杨浦那竭罗’,是智慧的化身,占人们领受了神的恩惠,他们怎么能不信仰神,怎么能不按照神的吩咐做事?
他们绝不想见到神的愤怒一面,神恩如何浩瀚,神怒就有如何可怖。说来非常的奇怪,这些土人们参与修筑了河上的堤坝和水闸,但是,他们却深信这都是神的功劳——是神带来了这些外来人口,修成了水闸,从此滔滔洪水如大蛇一样温驯绵延,而他们深信,既然神的威能可以驯服这样可怕的洪水,那么,洪水有多可怕,对于忘恩负义的人,神的怒火也就有多可怕。
“六姐保佑!”
帕和他的儿子牟喊声最大,他们村落里的小巫女就跪在他们身边,“我们愿意入教,请教士们接纳我们入教,从此后,我们一起赞拜六姐,赞拜神!”
莫教士脸上便露出了极其愉悦的微笑,他轻声细语地说了几句话,用手指在他们额顶轻轻地拂了一下。
阿孟跪在他身边,表情非常的庄严神圣,他的双手在胸前做着特别的手势,好像一手捧着书卷,一手拿着炭笔。
“教士已经把智慧赐给你们了!”他翻译着莫教士说的话,“但是,你们是否能够真正入教,还要看你们的诚心。”
人们当然是非常诚心的!他们甚至可以咬断自己的小指头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但被阿孟竖起一只手,不由分说的阻止了。
“要成为虔诚的教徒,有很多考验,而入教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汉语和汉字,能够读懂我教的经典。”
他转过身,示意最初的一批知识教信徒和他一起躬身叩拜,高喊着祈祷的口号。
“六姐在上!”
“六姐在上!”
原始而粗犷的呐喊立刻回荡在了林间门空地之中。
“明天一早起来,我一定好好学习!”
人群沉默了一下,似乎是不能习惯宗教之间门的不同——不论是本地神还是天竺教,他们都要求血食供奉和祭祀来着……
但,新的宗教,新的规矩,很快,他们还是参差不齐地喊了起来。
“明天一早起来,我一定好好学习……”
第404章 不能错过的东西(下)
干季很快就过去了, 在雨季里,人们检验着自己工作的成果,橡胶树苗在雨中欢快地抖动着树叶, 买活军的田师傅蹲在棚子底下深沉地望着一行行的树苗, 这个东西, 按照六姐的开示,是知识教中的一种圣物,它在五年后就会长成可以割胶的大树了, ‘橡胶’和‘石油’, 能让买活军的生产力再上一个阶梯。
但是, 这是一种新的树种, 人们需要琢磨它在南洋的气候下该如何种植最好, 鸡笼岛的气候和这里不同, 田师傅身边蹲的是一样深沉的本地土人,他们现在已经都有了汉语名字——受到买活军的影响,他们的名字多数是两个字、三个字,不再是那么一长串的音节了。
榕帕用生硬的汉语对师傅说,“刮风的地方, 树苗弱。”
“嗯,向阳的坡地上最好是种得密一些,下个干季我们开垦时就有经验了。”
田师傅是很和气的,但是, 差使起人来不手软,他吩咐榕帕,“把这些话记下来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验要记下来才会传播得更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榕帕喃喃地念着新学到的‘谚语’, 在占语中也有这样的东西,但是,之前他不知道这叫‘谚语’,这是买活军到来后,给占语带来的新定义。
他从怀里掏出了炭笔和小本子,又喜爱地抚了抚洁白的纸张,纸张也是买活军带来的好东西,这东西在村寨中原本是压根不存在的,因为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最多用带有颜色的矿石,或者是木棍蘸了草木灰,在石头上乱画。纸张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将信息落在上头传递,对于习惯了传口信的占人村落来说,纸张也是圣物和神迹,只是华夏的百姓们生活在神迹中太久了,已经全然地习以为常了。
占人就不同了,他们几乎是虔诚地敬拜着纸张,凡是得到了小本子的占人,都无比呵护地对待它,珍惜着落在上头的每一个笔触,榕帕现在用木棍在地上写了几行字,第一行是拼音拼读的占语:受风处树苗要比现在更密集——
他取了一根铁尺,冒雨重新量了一下树苗的间距,同时示意田师傅选择新的距离区间,榕帕和大狗一样甩掉了身上的雨滴,用芭蕉叶擦拭着身子,咬着下唇写道,“树和树的距离可以从2.5米改为2米……”
这里的数字和距离概念都用的是汉语词,随后,他在这行下面划拉起了汉语的发音,也是用拼音进行标注,不断的对照占语,榕帕目前只会写很简单的汉字,但是,他学会拼音以后,学汉语的速度比以前快得多了,他发现一门新的语言,永远是听走在说前头,说走在写前头,尤其是汉语这样分了拼音和汉字的语言,要学会写汉字是比较难的,学会说汉语则相对简单得多。
等到他把汉语拼音完全捋正确了——田师傅也凑过头来帮忙,榕帕这才把拼音分为两行抄写到本子上,田师傅取过本子为他在汉语的那行拼音下增添了汉字,一个拼音对应着一个汉字,榕帕很珍惜地看着它们,思索着有空就拿出来翻看两眼,看多了,他感觉这些方块也越来越熟悉,似乎不再像是刚认识它们时,看起来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区别。
“走吧,明天再来林子里看看。”
田师傅带着榕帕回到了他们的住处,巫女榕特走了过来,她的脚上带着泥巴,榕帕问,“你们去水稻田了吗?”
按照道理来说,第一个季节,水稻田的收获是不会太大的,不过,山里的占人们也可算是开了眼界了,他们看到了海边的同族们是怎么种田的——旱稻一般一年一熟,雨季播种,干季成熟,在干季如果再种一次,不会有什么收成,因为天气干热,稻子没有足够的水源,而占人们也没有挑水浇田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每年都换耕地,谁能修那么多路呢?通往田地的路往往是很崎岖的。
但是,水稻就不同了,通过水渠、水塘、河流的调节,种在河边的水稻田一年可以收成三次,等于是这轮收割了那轮长,根本就不需要休息。水一直有,水多了,排到水塘里去,水少了,从水塘里引入进来。海边的同族们还会堆肥——技术不太好,买活军的田师傅们,教导他们怎么做肥堆,怎么抓蚯蚓,怎么用粪土里滋养出的昆虫去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