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508节(2 / 2)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不祥的猜测,屋外突然传来连绵的哐啷啷巨响,两个姑娘扑到窗边,从木板的缝隙里,见到昏黑天色中,有什么模糊的木色框架一闪而过,顷刻间就不见了踪影。陈福顺怕得心砰砰乱跳,要不是还在等舅父,几乎都想要钻到床底下去了。她扇了自己的脸颊一下,有些昏乱地喃喃说,“怪我,怪我……我不该乌鸦嘴……”

“城里也是多年没过风了,就是我们家,因为我妈在港务局上班,每年都做防灾演练,所以每次有飓风预报,我们都得按程序来。”

葛谢恩脸色也有些发白,忍不住抱着双臂轻轻地颤抖了一下,她不像是之前私下和陈福顺抱怨时那样,对母亲的一切都不以为然了。“妈说,防灾就是宁可备而无用,也不能用时无有……有些街坊还私下笑话我们家来着,现在……”

现在真起了大风,葛家还安然无恙,其余家的损失就必然十分惨重了,但两个小姑娘半点没有笑话旁人的心思,四目相对,都看出彼此脸上的畏惧和忧心,陈福顺忍不住走到葛谢恩身边,和她互相搂着,低声道,“舅舅……真不该出去的!现在外面这么危险,他躲起来了没有?”

如果说刚才的风力还好应对,如今外面这大灾大劫的氛围,不能不让人担心徐大发的安危了,葛谢恩也是怕得紧紧握着表姐的胳膊,颤声说,“没办法……妈是港务局主任,有级别的吏目……我们这一坊所有邻里联防,我们家都要一马当先去做个表率。不是我爹去,就是我哥去……”

说到这里,她脸上也闪过一丝惧意:很显然,葛谢恩意识到,从前还小的她,也渐渐长大了。在每一个母亲必须去值班的紧急时刻,她也必须承担起和父兄一样的责任来——这不是空口白话,意味着在这样恐怖的天文灾害中,她也很有可能不得不和父亲一样,奔走在大风中,随时有被砸到、冲走的危险!

“谢恩……”陈福顺担忧地望着表妹,把她给搂紧了,葛谢恩神色有一时茫然,过了一会,仿佛是在安慰自己,低声说,“怕……怕也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硬性要求……高政审分的好处,全家享用,我们上什么学校都比旁人容易,所以需要的时候全家也都要出面……我哥现在出去上学,爹也还算年轻,将来……将来再过几年,那就该我去了。”

她的语气有种虚张声势的坚定,似乎是在说服自己,这是应尽的义务,但却很难在这样的天象中凝聚足够的勇气。如此的虚弱,对葛谢恩来说是特别难以面对的,因为她平日里认为不能理解她的平庸父母,眼下都正奔走于最危险的前线,而她居然连一个对未来的展望都没法真心实意地说出口——将来就该她去,葛谢恩也不是说不接受,就是她真没有那股舍我其谁的气魄,她真的很怕。

葛谢恩突然低声说,“不知道港口怎么样了……这么大的风,妈要是没有及时躲好……”

在这样的天文中,亲人只要不在一间屋子里,那就算是失散了,根本是无法取得联系的。当然葛谢恩的父母更加危险,因为他们都在防灾一线。陈福顺一时原没想到舅妈,只顾着担心刚出门的舅舅,被葛谢恩提醒,心下也是更加沉重,只好抱着表妹,说些闲话来分她的心思,“原来如此……所以吏目择偶,也不敢找那完全无用的……怪道都是要找身体好的,体弱的人,在这种时候都是被保护的,自然也就起不到表率的作用了。”

“那也不全是……小吏的话,也没人管这些,总归是要有一定的职位了,才有这些要求。就算做不到也没什么,就是可能组织部考核干部的时候,心里有想法吧……自己有能力的话,弥补这些缺陷的方式也很多。不过终归肯定是要找身强体壮的,毕竟干部调动得多,去边远地区的话,配偶都是跟去的,身子不好也禁不起路上的折腾,那就是长期分居了。”

“就算是做这样的妻子,都得有个好身板,难怪现在弱柳扶风什么的,都成骂人的话了。”

“可不是,有也有的,就是遭人笑了罢,哪怕是打理家务也都要个好身体不是?之前我们学校还有人说,就该硬性规定,统一口径,把那种对女子孱弱式的审美狠狠打倒,不允许菟丝花类的话本子出版,其实根本不必的,那些人太天真了,管出版管不过来,而且几本书也动摇不了民间的倾向,民间都是跟着上头走,上头就跟着升官的路子走呗……”

毕竟是官宦之家的孩子,虽然心事重重,但葛谢恩随口几句话,体现出的见识也足够陈福顺琢磨的了,此时窗外更是风急雨大,街面上已有了不浅的积水,两人又忧虑起来,忙着把家里的两口水缸给垫高了,免得储水受到污染。葛谢恩更加忧虑,不断从夹缝眺望早已被吹得敞开的院门,陈福顺心中也是直打鼓:徐大发一早就顶风出去,和居委会众人去巡视街坊的防灾情况,当时说是一两个时辰准回,现在大概都过了三个时辰了,不知道他是在居委会等风停,还是被困在半道了。

雨下到这个地步,老式屋檐的人家,瓦片大概是早就被吹跑了,屋内也开始下雨,葛家是新式房子,当时建的时候,就特意把屋顶建出一点坡度来,便于防水,因此窗前还有一股股的水流泼下,那都是被栏杆隔过,因此汇聚成股的雨水。

饶是已经特意考虑到了排水,到后来,一楼也开始滴雨了,陈福顺赶紧拿了一叠空盆,到二楼一看,一小股一小股的漏水点,整个二楼大概有十几处,她赶紧把盆碗放上,过一会就和葛谢恩去轮流倒水,留一个人在门口眺望,就怕徐大发回来没人给开门。

再这么下下去,恐怕是真要发大水,还好葛家没有牲畜,不然还要考虑牲畜该怎么转移,陈福顺这时候已经在思量着要不要提前把贵重物品和用得着的屋子,打成油布包袱,送到二楼或者缠背在身上,而此时外头的大风逐渐停歇了,只有雨还越下越大,却不见所谓过风眼时风停雨住,放晴的样子。

这……算是在过风眼么?还是说,风眼还没过,之后还有更大的前风?

陈福顺在二楼往外眺望,这里视野更好,隐约可以见到对面的人家,好像窗框全都破了,矗立着一些烂玻璃,也是摇头:他们这里都是水泥房子还好些,估计老城区情况会更惨烈。

再看街上,积水大概已有小腿肚那么深了,陈福顺暗道,“舅父出门的时候穿了橡胶雨鞋没有?没有雨鞋,眼下都不敢在街上走!这边路上这么多碎玻璃,又有积水,一般的鞋子也挡不住,更不说本地人多数都穿草编的凉鞋了!”

正这样惦记着,忽然见到有几人迟缓地互相搀扶着,冒雨走了过来,因为都穿着雨衣,看上去是黑乎乎的一大团,犹如起伏不定的怪物,在浅黄色的积水中蠕动着。陈福顺心中一颤,忙下楼叫葛谢恩,“好像有人回来了,快把桌子搬开!”

此时风倒是差不多停了,没什么顾虑,两个小姑娘七手八脚,忙把堵门的木桌子给挪开一点儿,这样门便可以开一条大缝,两人争相探头出去,叫道,“阿爹!”

“舅父!”

殷切呼声中,果然见到一个黑坨子偏了方向,慢慢地走过来,葛谢恩只顾着叫,陈福顺却赶紧去锅里舀水,放盐糖,又取了一大块米糕,准备给舅父裹腹。她这里刚把托盘端到堂屋,就听到葛谢恩惊呼道,“爹,你手怎么了!”

徐大发面色煞白,摇了摇左手,似乎疼得说不出话来,葛谢恩动作放轻,小心翼翼地帮他脱了雨衣雨鞋,搀扶着坐下,陈福顺喂他喝了大半碗水,徐大发才道,“你们也知道,西街那边有托儿所,里头好几个常寄的孩子,老师也是女的多,正准备过去看看他们的情况,结果走到街头,那棵樟树倒了——”

他闭上眼缓了一会才说,“我还好,在外围,老廖被砸了个正着,人当场昏过去了!”

“廖主任昏过去了?!”

葛谢恩惊呼起来,“人——人没事吧?”

“不知道……我们没事儿的把他送去居委会,没法继续干活的就各自回家,不添乱了……”徐大发情绪也很消极,痛得满头大汗,陈福顺给他查看伤处,显然是骨折了,她忙着就去找木条来,葛谢恩也回过神,“对,对,先把你手臂夹起来,雨停了再去看医生。”

她一边说,一边不住看着外头,低声道,“西街不止托儿所,还有好几户都是孤儿寡母……廖主任昏过去了,居委会还有谁?”

“还有小郑……但小郑往北边去,那里内涝得厉害,估计还不知道廖主任的事。”

木条是现成的,家里也有富裕的布,陈福顺在乡下干活,会给牲畜上夹板,虽然是第一次料理人,但事态紧急也顾不得那许多,直接就上了,徐大发配合着她的动作,一边嘶嘶喘气,一边也还是忍不住有些忧虑地说,“你看风这么大,我们这边一条街几乎窗户都烂了,回来的时候,还隐约听到有人哭……不知道是不是受伤了……我们这都这样,西街那里……”

陈福顺叫舅父别说话了,她要缠夹板,会更痛。徐大发果然痛得大叫,葛谢恩忧虑地扎着手,时而看看父亲,时而又看看屋外的积水,面色阴晴不定,显然也很犹豫,甚至光是想想就怕得颤抖了起来。过了一会,她猛然一咬牙,走到门边,就蹬上了父亲刚脱下的橡胶雨靴,又披上了湿漉漉的雨衣。

“福顺,你在家看着我爹,我去西街那边看看!”

陈福顺在缠布条的紧要关头,不敢松劲儿,半回着身子,以一个特别不得劲的姿势,愕然地望着表妹,“谢恩?!”

葛谢恩的面目全笼罩在雨衣兜帽的阴影里,看不出她的神色,“我妈是吏目……我们家得做表率!”

“我既然总想干点什么,那也不能老是嘴上说,这时候我就得出来干点什么……”

她的语气一开始还有些颤抖,似乎是在给自己鼓劲,到末了却越来越坚定,葛谢恩好像突然间长大了不少,眨眼就变了个人,“爹,你放心,我不会出事的——我去街坊再叫些人!风还会再起,雨越来越大了,廖主任昏倒了,得有人把街坊们组织起来!都这样躲着不行!既然我有这个想法,那就我先来!”

话一落地,也不听徐大发着急的叫唤,葛谢恩转身就冲入瓢泼雨幕之中,速度比她父亲要快得多,一闪就没了踪影!

第1075章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

“哗啦——哗啦——”

雨后初晴, 艳阳高照,原本清凉的环境在日照之下迅速升温,让码头边本来就浓重的腥臭味, 在阳光下更加刺鼻起来。体弱些的百姓, 光光是这股子气味都受不住,恐怕要有晕厥的危险, 穿着高筒雨靴, 分布在码头四处干活的力工、干事, 脸上也都佩戴好了口罩,尽管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很快就把纱布打湿了,让他们的眉头皱得更紧, 但也没人摘下口罩:这股子气味不是好玩的, 若不带口罩真有生病的可能,因此尽管再不舒服也得强忍着。

“太臭了!是不是污水厂被冲破了!”

短促的抱怨声时而从各个角落中响起,还有刺耳的刮擦声, 铁锨铲起货栈地面上, 海水冲来留下的淤泥和垃圾杂物, 当然也少不得有海鱼被卷着吹到地上,成为浓浓的腥臭源头,被毫不留情地铲到小推车里, 力工们麻利地推着它往码头一角走。

在那里还有人进行分类:淤泥、死鱼都可以肥田卖钱,碎玻璃、石子, 都是建筑材料, 可以镶嵌在墙头防盗,或者做在地里作为石子路的建材。都是能卖钱的东西,便不会被浪费。说实话, 若非这些东西都能卖上一点钱,羊城港的垃圾处理都会是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一行衙门不抽税,除了脏臭一点以外,获利还十分丰厚,作为如今天下第一大都市,羊城港还能维持买地一贯的整洁和体面。

“虽然臭,但没那股子刺鼻的氨水味,和污水处理厂肯定是无关的。那是在城西面,都能臭到这来,城里不是全完了?”

葛爱娣也戴着口罩,在人群中巡视着,看到有缺人帮把手的地方,便忙上前去充数,她下过田,对肥料的味道是很熟悉的,因此肯定地说,“就是死鱼味,还有就是附近的屠宰场,那里临时养着猪的,怕不是有死猪被冲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