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第119章 宴请(1 / 1)

“贤弟姗姗来迟,当要罚酒才行。” 余诚笑道:“大哥说的是,正巧小弟带了两瓶好酒,今日便与大哥不醉不归。” 朱呈祥哈哈笑着,拉着余诚进到屋内,桌上早已经摆上了一桌菜,极为丰盛。 两人落座之后,朱呈祥急不可耐道:“贤弟的美酒在哪,快拿出来为兄尝尝。在城头这几日,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余诚让刘二牛将酒奉上,朱呈祥看了眼,惊奇道:“原来是葡萄酒啊,倒是少见。” 葡萄酒自汉唐时就已流行,到元朝时发展到达顶峰,明朝的葡萄酒虽然也有,但已经不那么普及,至少朱呈祥这小小一个守备官就很少能喝得到了。 随葡萄酒一起带来的还有一套酒器,晶莹剔透的高脚玻璃杯让朱呈祥看直了眼,最后忍不住说:“贤弟这也太破费了。” 余诚道:“兄长为了守城甘冒矢石,这点礼物算得上什么?小弟听说要不是兄长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夺下了北心字楼下的洞窟,说不定就要被闯贼打进城来。” 夺取那个洞窟,正是朱呈祥得意之举,不仅得了两千两银子的赏金,听说战后叙功,这官职说不定还能往上提一提。 守备已经是正五品的军职了,朱呈祥倒不奢望像陈永福之子陈德那样,从守备直升游击将军,哪怕只是够着从四品这个坎,那也足以光宗耀祖了。 朱呈祥往高脚杯里倒上葡萄酒,轻轻晃动杯子,看着殷红的酒液在杯壁上丝滑的流动,便说道:“不是有那么一句诗吗,叫…叫什么来着?” 余诚接上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说到这里余诚突然停下,尴尬道:“小弟失言,罚酒罚酒。” 朱呈祥却叹息着接上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啊!” 朱呈祥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对余诚说:“今日请贤弟来,是有一事相求。” 余诚道:“兄长有事尽管吩咐,小弟只要能办到,定不推辞。” 朱呈祥道:“听说贤弟与徐记米行素有往来,为兄想托贤弟向徐记购买些粮食。” 余诚有些疑惑:“徐记不就是粮商吗?” 找粮商买点粮食还用找熟人?莫非朱呈祥要买的粮食不少? 朱呈祥一时无语:“一看贤弟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从闯贼围城,城内各大粮商就开始捂粮惜售,每人每次最多只能买一斗。” 这家中粮食余诚确实没有关注过,每次给徐记提供粮食,都会让商队随车给开封家中带一些,所以开封家中从不缺粮。 “这是小事,大哥要买多少?” 朱呈祥道:“二十石。” 二十石,差不多三千斤粮。朱呈祥家除夫妻俩与一个儿子以外,还有一个管家一个婢女。这么多粮食足够他们吃一年了。 想到这里余诚突然反应过来,“大哥的意思是?” 朱呈祥点点头:“兄弟明白就好,家里最好还是多备些粮食,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是虚的,只有刀子和粮食是真的。” “闯贼真的能围这么久吗?” 余诚不是不信朱呈祥,他看历史书知道李自成三打开封时围城数月,城内粮食耗尽有多惨。可是这才是二围开封呀,这次真的能围那么久吗? 朱呈祥面色凝重,道:“闯贼这次来势汹汹,是不会轻易撤兵的。而朝廷援兵…”说到这里,朱呈祥苦笑一声:“朝廷哪还有堪用的援兵啊!” “这两天闯贼不是消停下来了吗?” “闯贼这两日安静,是因为无民夫可用了。闯贼开始攻城时,告诉民夫只要谁能掘下开封城墙上的一块砖带回来,就能放他自由。现在那帮民夫只要没死在城下,都有将砖带回的经历。” “闯贼竟然如此言而有信?” 朱呈祥长叹一声,道:“闯贼以前还是流贼行径,每到一处都裹挟百姓从贼。如今却换了个模样,开始兴仁义,立制度,只怕其志非小啊。” “我听说外边百姓都在传一句歌谣,说什么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颇能蛊惑人心。” 两人相对无言,又喝了几杯酒,就有士兵来传信,说是将军有令,要朱呈祥今夜值守城头。 朱呈祥愣住了:“可是敌军有异动?” 传令兵摇头道:“将军不曾说过。” 有了军令,朱呈祥便不敢饮酒了。余诚正要告辞,刘二牛也来汇报说社中下了命令,要所有社兵亥时前去城门处集合。 官军要动,社兵也要动,莫非是要… 余诚看向朱呈祥,朱呈祥低声道:“看样子,今夜怕是准备夜袭敌营了。” 两人所想不谋而合。自古守城最忌死守,一则是不给敌人从容布置攻势的机会,另一个原因是一味死守容易伤守军士气。 临别之际,朱呈祥再次嘱托余诚,千万别忘了粮食的事情。余诚满口答应,二十石粮食他都不用去找徐记,自己就能提供。 闯军围城围得再厉害,还能围到二十一世纪去?余诚背靠现代,完全不担心物资供应的问题。 余诚回到家,付应平等几个护卫都已经装束停当,一色的黑色劲装,内里是加了薄钢板的防刺背心,显得整个人似乎都壮了一圈。 “这次保不齐就是要出城干仗,都把肚子填饱了。” 付应平道:“东家放心,气力都养好了,今晚保管杀敌人个片甲不留。” 余诚瞪了他一眼:“今晚最重要的是把弟兄们一个不落的全带回来,咱们的战场不在这里。” 杨念捧着余诚的衣甲过来,默默为余诚披甲着装,最后眼中带泪叮嘱道:“老爷万事小心!” 余诚不耐烦道:“行了行了,我还没死呢,用不着嚎丧!” 因为杨念回娘家导致众人被困城内,余诚心里一直有气,中间还有个张坚时不时跳出来恶心人,所以杨念回来后余诚也一直没有给过好脸色。 看着杨念隆起的肚子,余诚又有些心软,道:“老实在家待着,把晴儿照顾好了。” 一行人出了门,与井澄率领的兴业坊社兵大部队汇合后,浩浩荡荡去往城门。喜欢明朝的现代化改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朝的现代化改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