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军入主荆州的这一年多时间里,荆州的老百姓体验了一把从没有过的幸福日子。 官府…不对,是余家军… 现在脑海里想到官府,荆州百姓第一反应就是余家军,仿佛忘了这余家军也不过是一股反贼而已。 大明朝的官大家见了要跪着,见了余家军的官就不用跪;大明朝的官吏会吃拿卡要,余家军的官不会。 大明朝有田税人丁税,还有那数不清的各种名目的捐。余家军却只收田税商税,还有各种名头的减免:土地有口粮田免税、生了娃非但不用交税还会给产妇发慰问包。 街面上拥有总有各种各样的工厂在招工,只要有手有脚就不愁没活干;老板敢克扣你工钱,只管告到余家军的衙门,非但能要回工钱,竟然还给你算迟发的利息。 余家军的官营商店里粮食始终保持平价售卖,波动极小,赚到的工钱不仅能养活全家,还能买到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 现在荆州的老百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余司令啥时候能打下天下当皇帝? 就连原本那些眼高于顶的读书人,也都纠集在一起,劝进书递了一封又一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余司令的大婚成了荆州百姓最期待的一场盛会。 提前三天,街道上就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街道两边的商户都挂出了代表喜庆的红灯笼。就连远离主路的百姓家屋檐下,也都纷纷挂起自家糊的红灯笼,把个荆州城打扮的仿佛元宵灯会一般。 吉时还未到,街道两边已经挤满了围观的百姓,让负责保卫工作的付应平心惊肉跳。警卫团人手不够,付应平又调了两个团的新兵,才维持住局面。 这种日子,就连城内各处学堂也都放了一天假,让学生们出去凑热闹。 学兵队本就是军事化管理,日常生活枯燥无比,有了这种机会,杨展迫不及待的拉着小伙伴陈恪来看会典。 两个半大小子在人群中挤呀挤,可毕竟身体还没长开,挤不到最前。 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前边视野还是被人群堵得严严实实,什么都看不到。 杨展看到旁边的酒楼,眼前一亮,拽着陈恪直奔酒楼。 酒楼是两层楼,此时楼上也挤满了人。酒楼老板趁机收起了票,想上二楼可以,一个人两角钱。 杨展呸了声:“奸商!” “陈狗儿,你带钱了吗,借我点。” 陈恪捂紧口袋:“没有,没有。” 杨展顿时翻起了白眼:“小气鬼,我会还的。” “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杨展他爹杨双已经提拔了团长,家里不缺钱。奈何杨双军人作风,杨展想要钱,杨双从来都是两眼一瞪:“学兵队衣食住行都是队伍上管的,你要钱做甚?” 杨展受挫,眼珠一转,偷偷给陈恪指了指酒楼的矮墙,从那儿可以爬上楼顶。 趁着伙计不注意,两人钻到墙角,用上了学兵队学来的本事,顺利翻墙上了楼顶。 偌大的楼顶空无一人,这种要害地方负责防卫的军官早就打好了招呼,是不准有人上去的。 此时已经能看到远处接亲的队伍朝这边而来,就在两人庆幸的时候,就听下边有人朝他俩大喊:“那俩小孩,快下来。” 杨展与陈恪想装听不到,但很快就又怂下来了。 “你俩再不下来,就把你俩逮了送学兵队,看你们教官怎么说?” 杨展咕哝着:“我就说不应该穿学兵队的衣服出来。” 学兵队的衣服是仿照军服设计的,只是小一号,十分好辨认。 “知足吧,要不是咱穿着这身军服,这会儿怕是已经被摁在地上了。” 陈恪说着返身要下楼,眼睛突然瞥到酒楼后一排的阁楼上,窗角悄无声息伸出一根黑色的管子。 “那是…”陈恪突然之间头皮发麻,紧张的拉着杨展:“看那边,那是不是枪管?” 杨展说着陈恪所指的方向望去,顿时也吓了一跳,他们这群学兵枪没打过几次,拆卸保养枪支却是每天的必修课,怎会认不出来。 “看那里,枪,有枪!” 楼下便衣下意识回头望去,几乎是吓得蹦了起来,一边朝那间阁楼的方向冲,一边向上级汇报。 等付应平收到消息赶来,现场已经被控制起来。 “房主上月外出收账未归,家里只有一个老仆,我们赶到时已经被勒死了,死亡时间大约是在三个小时前。” 付应平面沉如水,他不关心死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缴获的长枪上。 这是一支余家军正式列装的夏式步枪,后膛纸壳弹,有膛线,经过严格训练的枪手能击中三百米外的目标。 而这里距离迎亲队伍即将走过的街道,只有两百二十米。 “枪手还没找到吗?” 最先赶到现场的连长羞愧的低下了头:“我们赶到时,凶手已经跑了。今天街上人太多,我们又不知道凶手长什么样子…” “不要给我找借口!”付应平强忍着一脚踢飞这个连长的冲动:“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一旦这支枪响了,你就算有九条命,也不够砍的!” “去,周围所有的住户都要先扣起来,一个一个审问,最近进过这座宅子的人,全部都要列出来!” “所有能看到迎亲街道的房顶、窗户,都要有人值守,还有便衣,数量也要增加…” “我们…我们人手不够。” “这个你不用管了,我再申请,多调一个团过来。” “团长!” 付应平闻声回头,发现来的是关郁夫,顿时一股火气冒了出来:“你不在司令身边护卫,跑这儿来干嘛?” 对于这个老上司,即便对方年纪比自己小,关郁夫依旧有些怵。 “是司令让我来的。” 发现枪手的第一时间,付应平就已经通知了余诚,要求提高警戒等级。 “司令怎么说?” “司令说,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不要大张旗鼓,保持内紧外松即可。” “这周围的百姓,参与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询问,但要注意礼貌。” “对外,不要说有刺客,只说是这家人院里进了强盗。” 付应平明白过来,今天这个日子,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然而付应平心中依旧有隐忧。这次刺杀虽然未遂,但是暴露出来的东西却令人有些细思极恐。 凶手用的是夏式步枪,这是余家军的制式步枪,凶手怎么会有?喜欢明朝的现代化改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朝的现代化改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