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祖:朱慈烺

第269章 翰林与非翰林(1 / 1)

他们都是有领兵履历的,要是廷推军机阁阁臣,自然优势巨大,而且,军机阁可没说非要翰林出身的,现在潜规则还没形成,谁都有希望啊。 军机阁现在的两人,自然是大喜过望,倪元潞其实本身就有入阁的资格,早些年也陪跑过廷推,现在算是终于要得偿所愿了,但他们也不能表现出来,所以,沉默是最好的。 而现在内阁的四人,从心里讲,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分的可是他们权啊,再说,内阁要是在他们手上分家,那必然被后来的内阁人员要记恨,但偏偏,现在他们还不适合出来反对。 一是他们都了解现在陛下的脾气和手腕,现在公然唱反调,说不定明天就要去山东河南军中任职了,君不见上一次对着干的北京阁老,就陈演一个识时务,还在挺着,其他的,都在军中‘享福’呢。 二是他们作为当事人,不好亲自出来反对,不然明天大街小巷就会传阁老们贪恋权力,不肯放权,弃国家大事、根本于不顾,枉为读书人等等。 但,终究有人可以反对,礼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屈可伸当即起身反驳。 “陛下,臣以为不妥,若是出现两个内阁,那以后六部岂不是要接受双重领导?若是政令冲突,当如何?臣以为,政令不一,乃取乱之道,万不可为。” “臣附议,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若是武将地位超然,难保不会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不可不防啊陛下。”礼部尚书顾锡畴当即也是起身跪地,声泪涕下的劝道。 “放肆。。。黄老匹夫你大胆,竟敢在御前口出大逆不道之词,该当何罪?”御台上的朱慈烺还没说话,旁边的丘致中闻言立马炸了毛。 “哼,本官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为国为民,何罪之有,你这阉人,这么急着跳出来,可是你收受了某些人的贿赂,蛊惑陛下,为某些不可能入阁之人打通入阁之道。” 顾锡畴也是丝毫不惧,立马直起身子,跪在地上指桑骂槐的喷起了丘致中。 “你。。。你胡说,我身为司礼监秉笔,一向公正严明,你们入不入阁,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看你是怕你入阁以后权力缩小,才急不可耐的反对,弃国事于不顾,你才是我大明的奸臣。”丘致中被噎了一下,但毕竟是内书房的高材生,立马就展开回击。 “顾大人,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含血喷人啊,我们是没有入阁的资格,但我等一心为国为民,岂是你能污蔑的。” “难不成不是翰林出身的,都处心积虑想要入阁,哼,顾大人说话还是小心点儿,不然本官必告你污蔑。” 这下子,军机阁若是成立,入阁几率最大的兵部坐不住了,练国事立即跳了起来指责顾锡畴含沙射影他人。 “练大人说的是,翰林中人,不懂兵,不善民,不曾治理一方,更不曾领兵征战,入阁后何以治理军政?” “臣以为,以后入阁人选,当由实臣担任,有治理地方和领军的履历,才能知国事,善军政。”刑部尚书胡应台立即站台,口不择言的说道。 其实,说完他就后悔了,但他一腔抱负,只能行这粗吏的刑事,刚才一时冲动,不吐不快。 顿时就把翰林出身的大臣得罪了个遍,最糟心的是,把阁老们一下子 说的脸色涨红,陈演、吴牲嘴都气歪了。 “胡老匹夫,你放屁,我大明悠悠数百年,历来阁臣都是翰林出身,不照样治理大明几百年,岂是你这老匹夫一言能否决功绩的。” 另一位礼部尚书黄锦一下炸了,礼部和吏部的主官,一般都是翰林出身,黄锦自然也不例外,此时被胡应台气得不轻,当即吹胡子瞪眼的起身,就要去揍胡应台。 “怎么,许做不许说?我大明国祚三百载,那都是历代先帝的功劳,内阁只是锦上添花,像严嵩、徐阶那样的青词宰相,与国何益?” “难道离了他们,大明就不运转了?”程注见刑部尚书胡应台这么奔放,当即也打了鸡血,起身反驳。 “阉贼血口喷人,看看,现在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一个是练国事,还有胡应台和程注,还敢说你们不是和阉贼串通好的。”顾锡畴立即指责他们三人替丘致中站台。 “你。。。” 好家伙,后面的乱战,朱慈烺已经听不清谁说的什么,两方阵营那真是都不少啊,你说你的,我骂我的,要不是旁边的同僚拉着,有几个激进的尚书就要当场上演全武行了。 大明士大夫,果然名不虚传啊。 “够了。。。”一声大喝,镇住了全场,朱慈烺也毫无怒意的仰脖子寻找,何人喊话,这种改革,自然不可能一言而决,分歧吵架是少不了的,所以朱慈烺有的是耐心。 “一个个身为朝廷重臣,鸾殿御驾之前,成何体统?陛下,臣参劾他们,君前失仪,扰乱朝堂,目无法纪,请陛下廷杖,以儆效尤。” “卧槽。。。”一众大臣心中不约而同的一声国骂,你个老小子,还真是专业喷子啊,老子都正二品了,还被廷杖。 要是打不死,那也够丢人的,因为若是双方都廷杖,那就没法自我标榜正义了,这廷杖白挨了不说,还丢人的紧。 ‘喏,这个就叫专业。’朱慈烺无声吐槽一句,看着左都御史刘宗周一副义正言辞的表情,一时也分不清他是真怒还是做戏找存在感。 看着跪了一地请罪的大臣,朱慈烺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以后议事,就事论事,不可无故人身攻击,今天就这样吧,下不为例。” “臣等谢陛下恩典。” “平身吧,朕意,军机阁成立无需再议,势在必行。。。” “陛下。。。”有些人还想再劝。 但朱慈烺挥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多言,然后接着道:“听朕说完,你们刚才反对的理由,朕都有在听。” “朕决定在成立军机阁后,增加部级衙门,以后就不止六部了,部门太多,政务必然需要分门别类处理,光内阁是处理不完的。”喜欢明中祖:朱慈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中祖:朱慈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