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6章 君子不可意气用事 天罗地网!
【雨后初晴的天光格外透亮。】
【你刚踏出谢府西南门的青石台阶。檐角滴水犹自叮咚,在寂静的巷弄里敲出清越的声响。】
【转过长宁街斑高大深远的砖墙,忽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位琦陌春坊的颜嬷嬷绾着高耸的银丝髻,雍容气度里透着几分宫闱特有的肃穆。】
【长公主的侍女。】
【老妇人行了个标准的宫礼:“观公子安好!”】
【“嬷嬷,来这里是何事?”】
【颜嬷嬷道,“长公主殿下命奴婢前来,将消息告知公子。”】
【“此事和大隋那几位太子有关,其中还有谢府二院的公子参与。”】
【她语气多了几分忧虑道,“更棘手的是……暗桩探得,燕王与丰殿下,亦私下会晤大隋太子。”】
【这位长公主侍女的话没有出乎你的意外,只是你低估了那几位太子绝你之心。】
【你望向颜嬷嬷,轻声言谢:“有劳长公主费心相告。”】
【颜嬷嬷继续道,“长公主,还有一句话嘱咐公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语气之中多了几分语重心长道:“观公子有经世之才,当知河狭水急须收帆,虎啸山林且绕行之理。老身斗胆进言,公子身负鸿鹄之志,岂可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侍女轻掷了前程?】
【“《礼记》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039,此乃圣贤明训。”】
【“昔大齐高祖,龙潜之时,尚能韬光养晦;太宗皇帝,历经杀兄之恨,隐忍多年,终成大业。公子今日,亦当暂敛锋芒,以待时机。”】
【言及此处,她微微一顿,神色凝重:“长公主再三叮咛,此行凶险万分,恐涉生死之劫。望公子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
【“长公主此时亦是受掣肘,实在不便”】
【颜嬷嬷还要再劝时,“话音未落,却见一道青衫身影已然与她擦肩而过。】
【老妇人怔在原地,只听得少年清朗的声音随风传来:“代我谢过长公主美意。只是——”】
【他脚步未停,“我那侍女有名有姓,她的性命,也并不轻贱。”】
【颜嬷嬷望着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由长叹一声。她眼中浮现出群芳宴上惊才绝艳的场景——那位一挥而就五首传世诗词,令整个汴京文坛震动的少年郎,此刻却为一个小小侍女孤身赴险。】
【“这,真的值得吗?”她喃喃自语。】
【青石板路上,少年的身影渐渐没入市井巷陌的烟火之中。】
【你没走一会,才转过街角,一匹通体赤红的骏马便闯入视线。】
【那马儿神骏非凡,拉着一辆玄色车架静静停驻在路口,仿佛已等待多时。】
【拉车的马夫是一个看起来黝黑的庄稼汉子,可是一身气息,比之在谢家见到的几位侍卫还要深厚几分,武道上三境。】
【只是稍微感应,便觉车厢内空无一人,但是你本能的知道车厢内绝对有人。】
【其中之人,修为高深!】
【一刹那之间,气息流转,心海之内九剑全部震颤。】
【这是你在群芳宴之后遇到魔师、莲池大师之后,遇到的最强之人,不知有没有到达天下大宗师,但是绝对是已经元神十境阳神之人。】
【车厢车帘被揭开,一身宽大的儒袍探出身来,背脊佝偻如弓,行走时步履蹒跚。】
【他眉发稀疏,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张嘴时只见零星几颗黄牙,俨然市井间随处可见的寻常老叟。】
【你眸光微闪,略一思考,执剑抱拳行了一礼:“见过东山先生。”】
【老人枯瘦的脸上浮现一丝笑意,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倒是机灵。”】
【他目光扫过你手中的长剑,你看似平静的眼底却有藏着勃勃的杀机。】
【“长公主,应该告诉你了,他们是谁吗?”】
【你点头,“已知道。”】
【老人负手缓缓道,“有大隋、长生天、佛国的三位太子,他们本身都是上三境的武者,其中那位刘渊更是点燃了神火,甚至已是紫薇恒界的修为。”】
【“不说其府门下,这些年早就网罗了汴京诸多高手。”】
【“除开他们几人,还有当今大齐的两位皇子,他们虽不会直接出手,可是门下派出几位武道上三境之人,只是轻易事。”】
【枣红马打了个响鼻,老人拍了拍马颈:“若仅是如此倒也罢了。可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位高居朝堂也在幕后。”】
【“此去凶险万分,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九死一生,绝非虚言。”】
【老人眼神一凝,“所以老夫劝你一句,意气之争非君子所为。明知必死而往,智者不为也。”】
【“而且,你就算如愿了,大齐与三国结盟,刺杀一国太子的罪名,你也担不起!”】
【“成与不成,都只有一条死路。”】
【你听后,沉默不语。】
【“少年人,须知刚极易折。”老人继续劝诫,“只要你今日转身离去,老夫愿以一生清誉担保。无论是进入书院深造,还是出汴京都任你。”】
【“你既已得二先生剑意传承,这广阔天地,自可任你遨游。”他语带期望,“古语有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谢观,你眼前即有飞升之机,你何必孤注一掷?”老人目光如炬,“老夫实在不愿相信,能得二先生传承之人,竟是如此短视之辈?”】
【小巷内,高大马车后的少年,一脸沉思之色。】
~
~
西厢楼、烟波湖。
乃是属于西厢楼三大清吟小班之一——紫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