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景那些人

第158章 君臣相对(1 / 1)

陈路平他们乔装改扮回了定安城,朝廷来人说舟马劳顿,让他们先歇息几日。 他趁着空档,打算回英国公府一趟,毕竟路平就是建平这回事儿,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自然没什么顾忌。 “你们看,我这个样子,怎么样?”往常并不注重自己什么模样的陈路平临出门前,问身旁的人:“会不会很凶?” “你这是要……” 有人恍然大悟:“哦,大将军要是去见姑娘吗?” “不,不是。” 陈路平在水盆前,低头瞧着水中倒影,神色温和:“我要去见我孩子,所以不能太凶,免得吓着他们。” 闻言,众人笑起来:“不凶不凶,大将军哪里凶啊。” “就是,大将军俊的很,一点儿都不凶。” “是啊,是啊。” “大将军,你有没有提前送拜帖啊。” “他回自己家,哪有那么多规矩。” “哈哈哈哈……” …… 那日,陈路平到了英国公府,却见正门紧闭,于是去了侧门,护卫李才握着门环敲响了门。 不一会儿,便有小司推开门来,问道:“你们是?” 二人一同拱手,陈路平开口道:“英国公夫人可在府上吗?我是她故友,特来拜访。” 小厮半信半疑问道:“你们是国公夫人的故友?” “正是。”陈路平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小厮:“劳烦你将这封信交给国公夫人,她见了信自然会见我的。” “那二位稍等片刻,我现在就去通报一声。”小厮笑着接过信,把脑袋缩了回去,轻轻将门关上,脚步声渐远。 “去正门。” 陈路平说着,转身离开。 李才跟在旁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亲自送?接交给我,我替你送啊,而且,他们真的会开门吗?” 陈路平道:“没事儿,闲着也是闲着,多走走。” 英国公府的正门大开,他明目张胆走了进去,见到了自己的三弟妹:“好久不见。” 三弟妹很欢喜,将他迎到了宴客厅,二人在敞开的大门里相对而坐,外面守着不少丫鬟婆子,李才站得远远的,旁边有家丁给他送上茶水食物。 “哥当年命好,没死,被抓了,后来公主也来了,我跟她一起逃了……”陈路平叹了口气:“后来她病了,没熬过来,前些年闹了饥荒,我去从了军,要不然能回来的早些。” 说着,有些忐忑:“江明和江月他们?” 三弟妹不断做手势,旁边的侍女说道:“您放心吧,大少爷和大小姐好着呢,现在就在学堂里读书,等上完上午的最后一堂课之后,他们就会过来。” 陈路平满心欢喜:“我现在想看看他们。” 三弟妹点头,做了几个手势,旁边侍女道:“奴婢现在就去把大少爷和大小姐叫过来。” “唉,别别别别,他们要上课呢,怎么怎么能打扰他们,我我自己去看。”陈路平赶忙制止:“那个,那个学堂在哪?我我去看看。” “这国公府虽然是买的宅子,但已经改的和以前的一模一样了,学堂就在……。” “我知道,我知道。”听她如此说,陈路平像是回到了以前小时候,跑得健步如飞。 府里的路该怎么走,他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 说来家里着实不幸,前些年在奉天时接连死人,偌大一个国公府交到了三弟妹手上,一路南逃。 好在三弟妹虽然不会说话,但也有她治家的法子,一帮手足也没那么折腾,日子自然能好好过。 不知不觉到了学堂外,他透过窗户看着学堂里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险些没站稳。 李才扶着他,他笑到泪流满面,孩子们也有往这边瞟的,瞧见外头有人,喊得越发卖力,有的更是喊破了音。 侍女道:“最里头往外的第二列第三排的就是大小姐,大少爷在最外头这列,不过他的位置在两个窗户的中间,您在外面看是看不到的,要不进去看看……” 陈建平这样说着,笑得像个迷路后回家了的小孩子: “不不不不,怎么能打扰孩子们学习呢?”陈路平道:“我就我就在这看着就好了,你们忙吧。” 长子江明,是在奉天与她所生,次女江月,算算日子应当是南逃时候生下的。 她说让他一定要回来看看女儿,如今他见到了。 他想啊,那人年幼时,应当也是这般模样吧? …… 上午的课念完,两个孩子堂堂正正的站在了他的面前,脆生生喊了句:“父亲。” “起,来……起……来…”陈路平再端不住,扑过去一左一右抱紧,浑身颤抖,泣泪如雨,张着嘴半天不说话。 两个孩子跪着,浑身僵硬,但还是懂事的抱住了这个第一次给他们留下印象的人。 他们虽然第一次见自己的父亲,但却并不怕生,想来,三弟妹他们的确照顾得很好。 已是总角的陈江明问:“你真的是我们的父亲吗?” 只是黄口的陈江月也问:“你怎么那么喜欢哭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哈……” 陈路平王两个小家伙连上各招呼一口:“因为我高兴啊,我回来了,以后……一定会好好疼你们两个的。” …… 几日后,将领们入宫参宴,皇上年少,酒力不佳,喝了几杯便有些支持不住:“诸位爱卿果真好酒量,朕实在不胜酒力,先告饶了。” 皇上退下后,本就拘谨的将领们喝得更加开怀。 “来来来。” “喝……喝……” “不醉不归!" 喝完酒,大伙儿出了皇宫,陈路平则被请入殿中。 “臣参见陛下。” “大将军不必拘礼。” 皇上颔首:“过来坐。” 陈陆平并未起身,皇上也不勉强:“朕听说,你在回京之前,跟将士们讲了一个老虎和狼的故事,你说,老虎和老虎不该互相猜忌。” “是。” “那你呢?” 皇上问道:“你对朕,对朝廷,是否有猜忌?”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心中,的确有。”陈路平抬起头,坦然而答:“臣的前半生,像是一场梦,但这场梦太真实,臣今生难忘,也不能忘,更不会忘,所以臣会有顾虑,但臣不会自作聪明。” “不会自作聪明……这句话说的好。”皇上问了一句:“你还恨吗?还恨皇室吗?” “恨,臣当然恨。”陈路平很平静:“臣在刚开始的时候,恨不得变成厉鬼,但是后来,臣经历了很多事,觉得恨已经没有意义了。” 言至此,他忽然想起了那个与他相携难归,却没能同归的,没来得及好好对待的姑娘,心中唯剩苦楚与叹息,眼中不禁柔和些许:“臣说过,那场梦今生难忘,更不能忘,所以臣恨,但臣不能因为恨频频回头,那样的臣,也不再是臣了,倘若如此,臣往后的路,也就没法走了。” 皇上坐直身体,醉意全无:“你,想走什么路?” “与狼撕咬的路!” “好,朕和整个朝堂,整个大景,也要走这样的路。” “陛下……” “朕本不该在这个位置,但朕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是不是应该,在其位,谋其政。” 皇上顿了顿,继续道:“朕其实,很讨厌一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做的事,可无论做什么,怎么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自己的子孙过得更好。” “有能力的,把前面的路铺平了,后人更好走。” “即使是寻常人家,他们能给孩子的虽然不多,但他们也会力所能及去拼,他们愿意把得到最好的都给孩子。” “再穷一点的,他们没有办法给孩子争取什么,所以,他们会把孩子养大,把自己活好,不成为孩子的拖累。” “如果孩子能飞起来,那他们就站在孩子身后,如果孩子飞不起来,那和孩子平平安安过一生,其实也很好。” “可并不是所有的父辈都爱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所有的长辈都会为后人着想。” “因为即使他们不为后人着想,后人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人从小到大,有一点永远不会变,那就是,生养之恩大过天,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什么事,即使不满意,即使不认同,也不会开口指责。” “他们不指责,不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气,更不是因为认同,而是因为,每一代人都活得比上一代人明白。” “他们知道指责没有用,所以他们要把自己活得更好,他们不会用言语来指责,而是用行动去证明,上一代是错的。” “朕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是否来得及,但前人是错的,我们这一代就会活得很难,下一代,下下代会更难。” 皇上猛然起身,缓步朝他走来,稚嫩的声音很洪亮:“朕不想成为连吃东西都要向狼群祈求的老虎,老虎不是病猫,大景的男儿不是绵羊,该是我们的,就该是我们的!” 陈路平热血沸腾,晃神间才发现,少年人已经慢慢走到自己跟前,缓缓跪下。 陈陆平满目震惊,再次拜倒:“陛下折煞臣了!” 二人相对跪着,皇上没有抬头,闷闷地说:“其实,我知道的东西并不多,我知道的,都是太傅他们告诉我的,父皇退位前,让我重用太傅他们,太傅离开前,也让我一定要重用你。” “可我和其他大臣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你能在北边平安回来,一定不简单,我应该防着点你,可太傅说,大景要防的,只有外边。” “你杀了他,我很难受,可是我知道,太傅是死得其所,太傅说,他到了该死的时候,而未来的大景,还会有更多的人死。” “我想让大景更好,可是,我终归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我是皇帝,可我暂时没有当皇帝的能力。” “我没有皇上的见识,没有文臣的才华,也没有武将的胆识,我不知道我怎么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才能让大景更好,我真的不懂。” “皇爷爷犯下的错,太重,皇室的一声歉,换不回大家的命,你是陈家的长子,你是大景的大将军,你是秦老将军唯一的忘年交,你也是林相他们极力保下的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人保你,那是情义,一群人保你,那是利益,绝大部分人都愿意保你,那足以证明,你不是北招放回来的奸细,或者说,北招能把你放出来,却难让你俯首听命。” “你在回到南边之后,在下面待过,你见过很多百姓,你最清楚大景现在是什么样,你呈上来的札子我也看过了,你知道要怎么做?” 皇上抬头,直起腰身,伸手去扶那人的两条手臂:“你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当一个好皇帝?你能不能辅佐我,我们一起让大景像以前一样,可以不求着狼群留一口吃的。” 陈路平心中翻江倒海,这声音如此稚嫩,却令他背后冷汗直冒,惊喜交加。 他被扶着慢慢抬头直腰,看着那少年人,又低下头去:“陛下不弃,臣必死效!” “好,朕相信大将军!”皇上说着,站起身将他扶起。 “南边很好,但是没有大雪。” 陈路平站直身躯,他抬头,看着眼前巍峨高山:“朕年幼时,在北边看过很多大雪,朕觉得还是北边好,朕相信,只要上下一心,总有一日,我们能一起回北边。” “陛下……” 巍峨大山声声哽咽,又弯了腰:“陛下…一定会的…” “大将军,是不是腰不好,要不朕给你叫个太医吧?” “不不不。”那人仰头,拍了拍自己的腰:“没,没有,臣的腰,好的很呢。” “大将军快来坐。” 陈路平依言而坐,皇上竟是亲自给他倒起茶来:“喝酒吃肉应当会闷,喝点茶吧。” “谢陛下。” 陈路平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犹豫片刻,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想了想,还是跟陛下说一下的好。” “大将军有何高见?”皇上满眼金光:“快快说来。” “臣……臣欠钱了……” “啊?”皇上满脸错愕:“大将军,此话何意呀?” “臣不敢欺瞒陛下。” 陈路平严肃道:“臣在起兵之时,向大户人家“借”了点儿钱,既然事已经了结,臣想着,这些也该还了。” “那,借了多少?”皇上喝了口茶:“要是太多的话,朕……可还不起呀。” “嗯,也不算太多。”陈路平坦诚道:“也就一箱欠条。” “咳咳咳……” …… 再往下写,本来应该去写朝堂争斗,遇到了什么,如何费尽心思成功变法,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 可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写勾心斗角? 所以不能按原计划写,那会和我更好的想法背道而驰,因为我打算继续写小人物,在他们的故事中,用一些小细节表达变法前与后的不同。喜欢那年那景那些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那年那景那些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