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一小两座房屋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连续从黄河、淮河上空飞过,接着又飞过长江的上方。 一座雕梁画栋的中式宫殿出现在前方,瞬间就和两座房子靠在一起,贴在吕瑶木屋的另一边,随后木屋的墙壁多了一道门,一身淡青色长裙的罗婷进入房间。 严蕊看到她进来,从地上一跃而起,站到罗婷面前,抓住她的衣领,故作凶狠的审问:“罗婷,你坦白交代,起义军和你到底有没有关系?我才不信你毫不知情!” “阿蕊,别闹了,有话好好说,我相信罗婷不会欺骗我们!”吕瑶知道她是闹着玩,嘴上还是劝道。 随后两个人盘膝坐在地板上,才认真说话。 有心去寻找后,罗婷果然查到了不少起义军的信息。 “曾凡比我们晚过来几个月,他就在景德镇买下一个窑口,改进工艺烧起青花瓷,可惜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 并不是山南窑信息保密做的多好,而是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之间,普遍存在着层层的信息壁垒,后世通讯那么发达都难以打破,更何况这个通讯落后的年代了。 她们的商团主要客户和人群都是官员、富商等中上阶层,除了早期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几个主要助手代理她们去联络,更难以和底层普通工匠产生联系,造成这种信息空白在所难免。 罗婷把她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这些内容在景德镇大多数人那里都不是什么秘密,山南书院十多年来一直存在,已经培养了数万名学生,现在的在读学生有五千多,从最基础的小学,到最高深的研究院,从几岁到几十岁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 只不过这些学生大多毕业后都会留在这里,少数出去的学生基本都会失去联系,这个时代本来就通讯不方便,原先也没多少人察觉不对。 直到最近,景德镇的人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失联,敢情是在筹谋颠覆天下的大事,原来造反还能这么做。 “婷姐,你是说这些起义军的核心人员都出自那个山南书院?都是曾凡培养出来的?他一个人筹谋了十年!”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严蕊还是感觉不可思议。 都是花了十年时间,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除了山南窑的老人和最早那两批学生,大多数人都没见过曾凡,现在他的名字都很少有人提了,实际上他只在这里不到一年时间,一直到现在没人再见过他!”罗婷苦笑道。 “我听一些起义军将领提到过梅先生,他是不是起义军首领么,他应该见过曾凡吧?”吕瑶问道。 “你说的应该是梅峥,我去见过他,他是曾凡聘请的山南书院山长,他接手书院不久,曾凡就离开了,再没有回来过!起义军将领基本都是梅峥的学生,他组建了起义军的情报网络,身份相当于参谋长和政委,军事决策有一个专门小组,都是山南书院的学生,他们的分工很明确,没有最高首领!”罗婷显然把该了解的都了解差不多了。 “曾凡只来了一年,培养了几个学生,然后这些人积蓄十年力量,就这样轻易的掀翻了蒙古人的朝廷?”严蕊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呵呵,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可信,如果曾凡自己主持,未必有这么大的魄力,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没有那么多思想上的束缚!”吕瑶笑道。 “姐,你这一说,我们好像都成了老太婆,我可没你们那么老!”严蕊很不认同她的说法。 “阿蕊,你别不服气,按照历史知识来算年龄,我们比这个时代的人都多七百多岁,你说算不算老!”罗婷也开玩笑道。 “不能那么算,按照出生日期算,我们负七百多岁呢,我们超年轻!”严蕊马上反驳道。 说话的时间里,她们的房屋组合体已经飞到了景德镇山南的上空,下面就是群山环抱的峡谷,她们当年留下的那块巨石,完全被藤蔓草木覆盖遮挡,在高空不去仔细分辨,都难以确定具体位置。 严蕊的城堡和罗婷的宫殿占地面积太大,根本无法落下去,吕瑶的房子带着三人缓缓降落,悬停在巨石的后方。 房屋前面墙壁自动裂开一扇门的面积,倒下去变成一个楼梯,三个人都可以飞行,不过在吕瑶带领下,还是踩着楼梯走了下去。 走下楼梯,她们三个正好站在巨石上,拔掉覆盖的藤蔓,露出巨石的全貌,跟十年前相比,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 “罗婷,你见那个梅峥的时候,表明我们的身份了吗,曾凡有没有留下关于我们的信息?”吕瑶忽然问道。 现在才七月份,按说不到约定见面的时间,可是她心中感觉曾凡就在附近。 “没有,他和梅峥说了自己的身份,不过谈论最多的还是宣传和组织动员,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内容,走之前留下一封信,我也看过了,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他没有跟那里的人提过我们!不过梅峥后来组建情报系统,察觉到我们的存在,所以他才对我坦白这些,他也想再见见曾凡呢!”罗婷无奈说道。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我们做什么,一直在这里等吗?” 到处都是杂草,严蕊身体飘起来,在巨石周围的草丛上方踩来踩去,展示着草上飞的轻功。 “你不愿意吗,跟那些隐居深山的和尚道士相比,我们的条件好多了,在这里就当度假了!”吕瑶在三个人里面最有权威,其他两个人习惯了听从她的决定。 从居住和生活条件来说,她们住在这里和住在其他地方没有区别,差的只是这里没有城里热闹。 她们由于身份特殊,过来十多年,一直刻意保持和其他人的距离,大多数时间都是独自生活,在这里住下来,也没有太多不适应。 这里距离山南书院不太远,她们也通过上帝视角见识了那里的授课,古今融合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让她们感觉很怪异,不过仔细思索之下,好像又很符合当前的状况。 同样,她们也看到了藏在山洞里的造纸和印刷工厂,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在昌河边上已经圈定了一块土地,看样子要建设更大型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 既然掌握了政权,起义军的主张可以光明正大的宣传和实行,不需要再遮遮掩掩,对书籍的需求量自然增加了。 昌河的几个码头上,现在除了一船船外运的瓷器,新增的就是一船船的书籍,山南书院用到的教材占大多数。 一车车的书籍从山洞里拉出来,装运上船,运往四面八方。 根据罗婷得来的信息,山南书院的模式要在全国推广,初步规划每个行省先建设一座书院,培养军政和科技人才。 她们打算在这里隐居,商贸网络的联系方式转交给了梅峥,吕瑶设计的去中心化的架构,商团并没有直接的资金积累,商贸网络的情报获取能力或许没有梅峥的情报网厉害,可是覆盖范围遍及世界,尤其是西域和蒙藏的情报,正是他们当下的短板。 闲来无事,吕瑶跟严蕊学习国画,同时继续练习瓷器上的彩绘技能,出去后可以更好的完成她那个八仙过海转心瓶。 罗婷这些年主要在江南各地活动,除了为商团组织货源以外,她也收集了不少这时代的流行曲目,在后世大多曲子都已经失传了。 跟后世繁荣的音乐圈不同,在这个时代,作曲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宋词词牌来来回回就那些,一个词牌可以翻出几百首词。 针对这样的情况,罗婷发挥所长,写了一本音乐理论书,并以此编了一套在这个时代相当领先的乐谱教材,设计了一套更简洁、更精准的记谱方法,让普通人更容易学会识谱、演奏和作曲。 当然,光有理论还不行,她把收集的词牌曲子都编录成册,并且分别编录了琴、筝、箫、琵琶、鼓等多种乐器的演奏谱子。 她还应梅峥的请求,做了一首激昂雄壮的《大同之歌》,起义军的口号是天下大同,他们也自称大同军,哪怕已经实际恢复了全部汉土,并且攻入了蒙古腹地,并没有停下脚步的打算。 天下大同,不能只喊口号,也将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足够广阔的疆域,才能打破治乱兴衰的循环。 普天之下,何必有那么多国家、宗教,民族,为什么不能统一在同一种理念之下,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可以摆脱野兽的自私本能,愿意为了族群长远的利益,克制自己的私欲,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脑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