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你文章写的这么好,就没想过参加文艺期刊征文?” 这段日子跟在黄主任身边,听黄主任教导,她对这时候的文学宣传创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时尝试写稿子,倒也无不可。 “没有底,不知道写什么?” 部队文艺期刊上每个月都有征文,副院长给秦瑶塞了本文艺期刊,“这本你得好好读读。” 秦瑶翻开目录,她逐个标题看下去,陡然在作者一栏中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顾呈? 顾呈写的一首诗《海上繁星》发表了,表达了出海时思念家人的情思…… 这首诗倒是写得还不错,只是很多意象句子对她写过,让她回忆起过往种种,不禁头皮发麻。 秦瑶拍了拍脸,翻到了末尾征文,有一些海防方面的征文,文章选用了,能有几块钱稿费,每年还会筛选出不少优秀作品奖,最高能有两百元奖金,已经算是巨款了。 心头莫名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 “小顾!咱家小顾你有出息了啊!”顾呈晚上回家,秦瑶拿着月刊走下楼招呼他,热情祝贺:“小顾你的大作发表了。” 小顾还好,总比这家伙小呈小呈乱叫好。 秦瑶比划了一个“x”。 “我与秦同志看法一致。”顾同志没有半点虚心,微笑抱胸站立,右手五指如同弹钢琴似的上下翩飞。 还有更厚脸皮的,顾呈走上前拥秦瑶入怀,贴在她耳边道:“等几天请小高和小陈夫妻俩来咱家吃饭,届时,我要精心挑选十几首诗……” 顾呈刮了下她鼻子:“没错。” 顾呈老神在在:“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宣传自己的大作,显得厚颜无耻,但是宣传别人的“大作”,秦瑶同志表示“乐在其中”。 隔壁枣花嫂子跟她拉家常的时候,秦瑶不着痕迹提起自家小顾发表了一首诗,“写过不少文章,第一次发表了一首诗,写得还不错。” 枣花嫂子回到家里,数落自己的丈夫,“你看看你,还说自己是个文化人,怎么就没见你发表过诗歌。” 周政委语塞。 跟周政委有同感的是高建国,这顾呈哪来的文艺细胞啊? “他跟瑶瑶挺相配,这个女婿我接受了。” 不就是写诗嘛,打油诗谁还不会了? 苗翠叶欣然答应。 秦三哥下乡好几年了,家里联系他,想让他参军,秦三哥犹豫,他是个好好先生,本来有他的参军机会和名额,但他总让给别人,这会儿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东西。 第一更 “挑个爽利点的,会管家的那种,王熙凤最好。” 这个傻小子啊……沈桂香叹了一口气,现在她心里最担心这个儿子,想给老三找个精明强悍的媳妇儿,别让外人占了便宜。 可男男女女选对象,哪能尽如人意。 王熙凤,是个狠辣的,哼哼,亏她妈想得出来。 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长得快,绿色的叶片青翠如玉,就像是谁来抹了一层油似的,秦瑶院子里的花开了,翠绿的叶子比花更好看。 绣球花在偏碱性土地开红色的花,在偏酸性土地开蓝色的花,在又酸又碱?的土地上开“紫色”的花。 天气热了,秦瑶睡得早,起得早,也不需要闹钟,天还没亮她就起床,一起床不顾身旁的丈夫,必须得下楼到院子里看自家的院子的花,例行打卡。一个模样,兴许是秦瑶磷钾肥使得太多,明明这些花苗并不大,却是一个个分叉,冒出无数花苞。 顾呈披着军装站在门口,没系扣子,他的眼睛微眯,有些吃味,自家老婆明明是个宣传文艺份子,现在却天天冒充植物研究专家。 顾呈早训过后统一在食堂吃早饭,说自己不在家里吃,可秦瑶硬说先吃点垫垫肚子,一万匹马都拉不住。 这得从他一个不小心往家里带回了一袋燕麦片说起,这玩意是外国流行的东西,他们国家是不兴吃的,吃的是燕麦米,而不是这种粗糙如纸片一样的燕麦片。 这大袋燕麦片是顾队某个岛上认识的旧朋友送给他的,在出口公司上班,他们也想引进这种燕麦片生产线……但是,这种燕麦片真的很难吃哎,无论怎么吃都觉得难吃。 不妙的是,这袋燕麦片拿回家后,媳妇儿秦瑶积极开发各种吃法,还准备跟万恶的牛奶混在一起吃,光是想想那个味儿,胃里翻江倒海,舰船在飓风中飘摇也不过如此了。 她尝了尝味道,牛奶配上胡椒粉,初看之下有些黑暗料理,但味道真是绝了,非常好吃。 顾呈站在餐桌旁,捂着鼻子,迟迟不愿坐下,结婚不到半年,他就发现自家媳妇儿这样的女人太可怕了。 他把碗推了推,“都给你,你吃,我不饿。” 顾呈往后退,“我不吃。” “不吃。”在工作上寸土不让的顾队长,在家里直接退让到院子,秦瑶端着碗拿着勺追上去,顾呈忙不迭跑了,他直接跑出了家属大院。 “不吃不吃。” 顾呈跑了。 周瓜瓜大名周晓军,小名瓜瓜,其他人都喊他瓜瓜,姐姐佳佳,他年纪小,挑食,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瘦成个猴儿。 “秦阿姨,我妈要毒死我啊……”周瓜瓜双眸含泪哭嚷着找秦瑶求救。 周瓜瓜大声道:“顾叔叔他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