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第95(1 / 1)

秦瑶:“????” 两团小软肉在那里推来揉去,竟然还是偏瘦一点的“瑞瑞”占了上风。 小胖崽铭铭被亲哥压得起不来,嚎叫着向爸妈求救,顾呈和秦瑶一人一个,把两孩子分开了,秦瑶怀里抱着小儿子铭铭,这家伙吃了败仗,一脸委屈样,各种撒娇黏蹭要吃奶。 这崽子,一边吃,还一边嚎两声。秦瑶拍拍他的背,心想:小废柴。 顾呈抱着大儿子,瑞瑞倒是精神状况稳定,看起来就是个漂亮软萌好欺负的崽,一点都看不出刚才把弟弟压在底下的霸道样,很有优雅范儿。 好似满脸写着“坚持以理服人”六个大字。 虽然想要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可是顾队长心下恨铁不成钢,长得像老子,怎么是个银样镴枪头,臭崽子。 怀里的小铭铭叽咕叽咕使出吃奶力气,秦瑶拍拍他的脸,暗骂这个小废柴这时候倒是劲儿大。 瑞瑞这时候倒也好脾气,岛上的香蕉大,一个顶两,顾呈在边上吃香蕉,自己吃一半,顺带给大儿子喂香蕉泥。 秦瑶评价道:“顾队,铭铭还真像你。” “也许另一半就是个重在参与。”秦瑶无情嘲笑道:“顾队,你儿子多吃点,你也多吃点,瞧你这瘦的。” 两孩子吃饱了之后歇了一会儿,又开始新一轮的婴儿相扑,主要是瓜皮弟弟铭铭喜欢去招惹哥哥,瑞瑞在大部分时候他都忍,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暴起来将弟弟按揉一顿。 看了会儿婴儿相扑,底下沈桂香叫他们下去吃饭,今天吃饭晚了些,为了等秦三哥来,天黑了才煮饭,沈桂香备了些菜,没煮太多,秦三哥来了后,又说自己多弄几个菜,他带了肉菜。 “两孩子都吃饱了吧,给孩子蒸了鸡蛋羹。” “让舅舅抱会儿。”秦三哥在两个外甥之中挑了大外甥,长得像他亲妹的,天然有好感度。 饭店客人多了,再忙也不会有奖金,大概率会有个好名声;相反的,饭店客人少了,每天剩下的食材剩菜多,饭店里的人倒是可以“瓜分瓜分”。 八百块钱,还不到以前沈桂香当工人时一年的工资,一年的工资顶个位置,挺不错了。 谢红霓结婚没要钱,两人结婚就没通知家里,自个儿领证了。 厨子的工作吃香,很多自诩为文化人的家伙却不一定看得上,可沈桂香绝不会歧视厨子工作,儿子有这么一门工作伴身,顶顶好了,也是个国家单位,错过这村没这个店。 她的父亲是留过洋的医生,这一年又在医院得到了重用,家里的情况跟着好了起来,家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个小几岁的妹妹,跟她不一样,妹妹倒是留在家里,没吃过什么苦,现在也在城里有了工作,被安排在医院当护士。 谢红霓的亲妈刻薄挑剔,想找有钱有地位的女婿,爸爸讲究门第血统学历,接受不了一个当厨子的女婿,更受不了跟厨子成为亲家。 第一更 这个时代参军是个好路子,海军要比陆军待遇更高一些,名额也不多,其他地方想要当海军,名额很少,沿海地区的海军名额要多一些。 再说,谢红霓的成分有问题,他参军后也很难往上升。 “红霓,我当厨子,以后都陪着你。” 她是个心高气傲的女人,也幻想找个厉害的丈夫,像她爸爸那样优秀,不说是个医生,也应该是个什么专家学者工程师…… 可夫妻分离,就为了争一口面子,又着实提不上劲儿。 成为一个国营饭店的厨子,无论放在哪里,也是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金龟婿。 名声是好听了些,让她的好爹妈“脸上有光”。 不愁吃又不愁穿,岛上物产丰富,尤其是水果,像谢红霓这样的北方人,在没南下之前,总觉得“荔枝”是什么稀罕玩意儿,那可是贵妃爱吃的宝贝。 来到岛上后,才知道这边荔枝根本不是啥金贵的主儿,公社的农户都不稀罕吃,喂猪都嫌寒碜,问这边村里的小孩,都说更爱吃香蕉,很多山上的荔枝,最后烂在地里也没人摘。 很多荔枝树散散地在地里,种下去之后,村民管都不用管,浇水施肥打虫全不用,照样结一树果子,很甜。 谢红霓把荔枝吃了个爽,恐怕说出去也没人信,这边岛上冬天同样是水果蔬菜遍地,满眼都是绿色,跟北方的冬天全然不一样。 而秦三哥爱吃这边的海鲜,尤其爱吃蟹,不过这边海边渔民家里宴客,是不摆虾蟹的,把虾蟹海参拿出来给人吃,无异于是打发叫花子。 一渔网下去,如果只捞上来虾蟹,那简直是“晦气”。 虾蟹如果不肥不带黄,不配进入人嘴里,只配沤肥。 生个火,简单烤制,香的不行,蟹壳煮汤,鲜美要命。 “我明天去跟周阿姨说,把这件事定下来,看看能不能再讲讲价。” 夜里给孩子喂完奶,两孩子跟着姥姥睡,秦瑶和顾呈小夫妻俩“久别胜新婚”,才关上房门便热烘烘抱在一起,开着窗,外面的风吹起来,吹得人皮肤起鸡皮疙瘩,又凉又热。 顾呈冷静分析道:“我不是瘦,你是看习惯了儿子那张肥脸。” 因为家里有头“猪铭铭”,对比出来的,对于小儿子那张肥脸,他都不忍直视。 “你不要样样凭感觉。”顾呈咬牙切齿道,女人真是昏了头了,凭感觉不凭数据说话,“你再试试,你亲自试试看小不小。” 而男人瘦了一圈,那个怎么可能不变小?这是科学。 为了替他挽尊,秦瑶同志灵机一动,决定对顾呈使用“生机”技能,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效果,顾队长应该不会多下蛋吧? 事实证明,确实没有多下蛋,就是晚上异常坚持,就……非常的有劲儿,且持久。 秦瑶去文化馆见了周阿姨,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和张厨师一家见了面,张厨师瞧着面善,夫妻俩都不是刻薄人,秦瑶讨价还价了一会儿,人家同意改成了六百块钱,秦瑶二话没说,先给了三百定金,剩下的等办完交接手续,当天结清楚。 “他是厨子,他爸也是厨子,家传。” “带辣椒的菜?”秦三哥疑惑道:“我会啊。” “什么?你会?那你试试。”岛上普通人家里都不吃辣椒,但是饭店不一样,很多爱吃辣这一口的,反倒会下馆子尝尝味道,因此他们饭店还有专门的几道香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