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五百二十九章 推动历史的进程(1 / 1)

“哥,那位就是D大人啊?” 中枢首长要来,闲杂人等自然不能随意在厂内走动。 李天明三人都被安排在了李学军的办公室。 等了好一会儿,就见一行人从楼前经过。 孙福满、李学军,还有海城市一众领导的簇拥着,中间是个身量不高的老人。 李天明一眼就认了出来。 D! 年前王作先给李天明看过那篇社论之后没多久,报纸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愈演愈烈。 看那架势,很有早些年运动开始前的感觉。 一帮在粉碎XX帮之后失势的老家伙们也准备伺机而动,打算将这潭水搅混,重新登台。 但是这一次,中枢首长们非常果断,没有让这场争论影响到国家好不容易迎来的稳定。 历史终于发生了改变,没有像上一世那样,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正式确定以老人家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就在春节刚过没多久,报纸上便接连爆出了重磅炸弹。 提出两个FS的H姓领导提出了辞职,老人家在众多老功勋的拥护下,顺利接手了权利。 此后的两个月时间,虽然一直没什么大动作,但李天明还是能感觉到,老人家正在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国家,乃至影响世界的大动作。 “天明!” 孙立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激动得面色涨红。 “快,首长点名要见你!” 呃? 李天明一愣:“首长咋知道我在厂里?” “你就别问了,赶紧的,还能让首长等你!” 那是不能,李天明多大的脸,敢让首长等着。 “你们俩就在这儿,哪都别去!” 李天明交代了一声,跟在孙立身后急匆匆的下了楼。 此刻老人家正在炼钢车间的连铸工段。 车间主任和技术科、生产科的领导正在为老人家介绍炼钢的工序。 “这些设备看上去都有着年纪喽!” 孙福满忙道:“首长,这些设备有一部分还是解放时接收的,还有一些是50年代大苏援助的,重型天车是70年代初,从东德引进的!” 老人家点点头,接着又向技术科科长发问。 “这位同志,你是管技术的,我们这些人里,你是明白人,你来说说,我们海城钢铁厂的设备,和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相比,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原先的技术科科长秦有祯已经靠边站了,现在主管技术科的是原先厂里的一位工程师,50年代留苏的大学生。 “首长,我……” “讲实话!” “我们厂的设备……至少落后一代!” 老人家似乎并不意外:“还是保守喽,我们派出去考察的同志,带回来的消息,还有拍的一些影像,我都看过喽,再不发展,不迎头赶上,怎么得了!” 听到老人家这么说,在场众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之前十年,人们都在忙着阶级斗争闹革命,反倒是忽视了生产。 好在现如今国家已经趋于稳定,国家的政策也在发生着改变。 只不过要让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调转方向,又谈何容易。 最近这段时间,老人家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并且已经有一些想法。 “首长,李天明同志到了!” 老人家点点头,很快李天明便被带到了跟前。 “首长!” 这次来的不止是老人家,还有王作先等一众领导。 “天明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李天明连忙握住了老人家的手。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前年的广交会上。 得知李天明在厂里,老人家突然很想见见这个胆大包天的小伙子。 虽然李天明的一些想法很不成熟,很激进,甚至是…… 很幼稚! 但他的那些思路,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带来启发。 老人家最近在考虑的计划,已经在中枢领导班子中讨论过好几次了。 只是同志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尤其是一部分老同志,对他的想法顾虑重重。 这次来海城,老人家正是打着考察海城钢铁厂的名义,想私下里见见李天明这个小诸葛。 在钢铁厂各个车间转了一圈,最后还去了去年年底建成的职工宿舍。 对职工福利房的问题,老人家特意做了指示。 随后,一行人又回到了行政楼。 李天明坐在会议室的角落,听着一帮大领导们讨论起了,工业部正在计划引进的轧钢生产线。 这两条轧钢生产线,早在前年就在讨论了。 到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合作方是西德的一家冶金设备公司。 只是,这两条生产线要放在什么地方,还要经过一番争夺。 谁都想提升自家企业的实力。 老人家能来海城,显然是属意海城钢铁厂。 这种大事和李天明不挨边,他也不知道为啥自己会出现在这里。 只能不声不响的坐着,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老人家也是好整以暇的抽着烟,并不发表意见。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要考虑的是大方向,不是这种细节问题。 讨论一直持续到了天黑,事情已经基本上能定下来了。 两条轧钢生产线,海城钢铁厂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分到一条。 接下来就是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毕竟要在厂内新建一个完备的车间,不是在图纸上随便勾勾画画就行的。 “首长,还是先吃饭吧!” 老人家点点头:“正事要办,肚子的问题也要解决,大家先吃饭,有了力气,才能更好的工作。” 李天明早就饿了,糊里糊涂的又混了一顿。 吃完饭,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 正迷糊着呢,又被老人家的秘书带到了一个房间。 “天明同志,过来坐!” 房间里只有老人家一个人。 单独召见,这待遇不一般啊! “抽烟!” 李天明连忙双手接过。 心里惴惴不安,也不知道老人家单独见他,要说些什么。 “刚刚他们在讨论的轧钢生产线,工业部的同志反应,很多地方的钢铁厂都在申请,看得出来,大家都想把这个金疙瘩放在自己家里。” 这并不新鲜,提升产能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国家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钢材。 “以前我们总是在说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永远不能丢,但是,艰苦奋斗的同时,也要有趁手的家伙才行,不然只靠我们的工人同志流血流汗,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谈!” 李天明连连应是,还是没闹明白老人家和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你曾说过一句话,要与世界接轨,正视我们与国外的差距。” 我说过吗? “首长,我……” 老人家笑着摆了摆手:“这种论调很大胆,但并没有错,我们确实落后了,但是我们有迎头赶上的决心和勇气。” 呼…… 李天明暗暗松了口气,暗下决心以后说话前必须过过脑子。 坚决不能上头。 “要与世界接轨,可是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政策上的转向,涉及到方方面面,很难一蹴而就,而且,我们要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老人家说着,指了指脑袋。 “尤其是这里,要想转弯就更难喽!” 李天明的一颗心都快悬到了嗓子眼,政策上的事,也是他能参与讨论的? “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你说的与世界接轨?” 呃…… 李天明内心很纠结。 老人家提出的问题,作为重生之人,他已经有了正确答案。 只是…… 应该我说吗? “你有顾虑?” 确实有,而且还是很大的顾虑。 李天明自然希望历史的进程能够加快,可是,他只想做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受益者,而不是…… 可现在一个推动历史进程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李天明还是忍不住……心动了!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