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五百七十五章 也就这么回事儿(1 / 1)

李天明上一世也去过很多地方,只不过,相较于国外,他还是更喜欢在国内溜达。 那么多名山大川,一辈子都看不过来,还去国外闲逛,纯属撑得难受。 而且,李天明一直没觉得国外有什么好的。 一些历史不过二三百年的古堡,还有些硬被编上故事的断壁残垣,再有就是从世界各地搜刮的文物。 被各路旅游博主吹上天的自然风光,真的去了才知道,全都是经过滤镜加成的。 网上看是一汪清水,真的到了地方才知道,就他妈是条臭水沟! 李天明去过两次便没兴趣了,尤其是,外国人对待中国人实在算不上友好。 赚着中国人的钱,还把中国人当凯子。 尤其是骨子里那种…… 你能来我们的国家消费,应该倍感荣幸。 都他妈什么物件儿啊! 经过将近十三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在慕尼黑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也不知道负责安排行程的人是咋想的,到了地方啥也干不了,先睡一觉。 不过,这么一来,倒是省得再去倒时差了。 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负责接待的合作方代表,一脸自豪的向众人介绍着慕尼黑的一些知名建筑,还有当地的风俗。 语气之中满是身为发达国家的优越感。 李天明听得昏昏欲睡,全然不感兴趣。 动不动就几百年,就好像这座城市在二战期间没被洗过地似的。 大规模炮火的超度之下,别说几百年前的破烂玩意儿,就算是现代钢筋混凝土的产物,也照样给轰成渣渣。 真以为老美和大苏那么文明呢? 揍你之前,还会把历史古迹提前圈出来加以保护? 而且,说得再好,刚刚在机场的时候,他还是闻到了一股子尿骚味儿。 至少在海城,遇不到这么不体面的行为。 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也就那么回事儿。 说好不好,说坏不坏。 “卢局!看!” 李天明碰了一下身边的卢源,朝车外看去。 卢源诧异,扭过头正好看见路灯下,一个男人对着灯杆儿放水。 半拉屁股蛋子还露在了外面。 呃…… 不愧是发达国家,大晚上的路灯还亮着。 回头瞪了李天明一眼。 你让我看这个,不怕我长针眼啊? 到了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李天明和卢源分到了一起。 看着满屋子的电器,卢源不禁一阵失神。 电视机、电冰箱,还有空调,房间居然还有一个卫生间。 “天明,你说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些,我是说……家家户户都能用得上这些。” 李天明迟疑了片刻:“应该很快吧!” 国家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按照前世的记忆,卢源所期待的这些,要不了多少年就能实现。 “二十年,努力奋斗二十年,我们的人民早晚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呃…… 看着卢源攥着拳头,信心十足的样子,李天明很想说…… 卢局,你瞧不起谁呢? 转天正式开始工作,京城和海城两地的代表分头行动。 京城那条轧钢生产线已经签了意向合同,他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至于价格,那要看海城这边的结果。 如果海城能压的下来,他们就顺便摘个桃子,压不下来的话,他们就按照之前商定好的价格,7500万美元成交。 “等会儿谈的时候,咱们分成两步走,孙主任,你们主要负责技术,商务这一块,由卢源同志负责牵头。” 说话的是海城冶金局的领导。 对这条轧钢生产线,海城也是志在必得。 分派好任务,众人又等了一会儿,合作方的代表才到。 “那个大胡子是对方的首席商务代表奥利弗.汉斯!” 卢源小声提醒了一句。 来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课,力争知己知彼。 简单的寒暄过后,率先进入正题的是重工业局的一位工程师。 关于这条轧钢生产线的技术问题,其实已经没什么可聊的了。 当初国家定下要采购两条轧钢生产线的时候,只圈定了两家供应商。 一家是东瀛的三菱重工,还有一家就是面前的德国慕尼黑机械。 两相比较之下,德国人报的价格虽然略高一些,可是对方同意在出售设备的同时,转让相关的技术。 而东瀛人的条件则要苛刻的多,不但对技术全面封锁,而且还要求中方企业雇佣东瀛的技术人员来对设备进行维护。 要知道,国家之所以要引进这两条生产线,为的就是技术,得不到相应的技术,买这玩意儿干啥? 所以最后在反复考量之下,还是选择了与德国人进行合作。 第一天的谈判,根本没涉及到商务问题。 谈了一上午的技术,下午还带着他们去参观了生产车间。 卢源几次想提,都被对方给含糊了过去。 显然,人家现在是胸有成竹,在价格上不打算做丝毫让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话,他们的技术领先全世界,还不就是想逼着咱们让步嘛!” 卢源憋了一肚子的气,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本来想在技术上破局,但人家提供的设备虽然不是目前西德国内最先进的,但也绝对领先中国的轧钢技术一个时代。 并且,当初谈的就是这种轧钢设备,想要最先进的,人家也不打算卖。 “天明,你看了一天,看出点儿什么没有?” 李天明无奈:“人家说话滴水不漏,咱们很难抓到机会,卢局,上面的心里价位是多少,您好歹给透个底。” 卢源刚要说话,又强行忍住了,四下看了看。 “等回去以后再说,当心隔墙有耳!” 呃…… 你谍战剧看多了吧? 不对,现在还没有谍战剧呢! “回酒店就安全了?您就不怕德国人在咱们的房间里装了窃听器。” 卢源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你说的有道理,不得不防啊!” 好嘛! 你是真听不出来我是说着玩儿的。 不过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设备采购行为,人家犯得上用这些手段嘛! “卢局,别这么紧张,其实……” “其实什么?” 李天明略显无奈的说:“我是想说,咱们从一开始就把位置给摆反了。” “你把话说得明白点儿。”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咱们是买家,他们是卖家,咱们主动上门给他们赚钱的机会,怎么……怎么弄得好像是咱们求着他们呢?” 李天明已经全面了解过这次的招标经过。 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问题。 既然想压价,为什么要和东瀛、西德两家分开谈? 难道不怕两家私底下串标? 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但也不能不防。 再有就是,今天在谈技术的时候,李天明也听出来了。 “对方提供的轧钢设备在西德国内,最多算是二流产品。” “你想说什么,说明白点儿!” “这种技术标准的设备,在欧洲应该很常见吧?” 卢源这下总算是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 “你是想说……我们完全可以撇开德国人,去找其他人合作?” “当然了,这只是手段!” 这次合作可不单单是设备采购,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被西方世界封锁了这么多年,随着外部关系缓和,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要是因为跳单,再引发不必要的争端,那可就麻烦了。 现在的中国需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一种,积极、诚信的合作态度。 可不能因小失大。 “所以,你的意思是,东西最后还得找德国人买。” 呵呵! 李天明笑着没说话。 “你觉得……咱们应该找谁呢?” “海立格!”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