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第29章 四书(1 / 1)

甲班实际上也有十多人,常来的只有六人,现在有七人了。 其他不常来的都是已经学到五经,平时在家自学,几天来一次,或者遇到疑问来找夫子解惑。 座位有十来个,大多靠前坐着。 “是啊,我已经熟悉了千字文,夫子便将我升入了甲班。” “来坐我旁边。”徐文信招呼文俊。 “你是说你不到一个月便把千字文通篇背诵理解了?” 还是有些怀疑,千字文虽不难,但对于一个几岁刚蒙学的孩童,又要识字,又要理解,仅不到一个月还是难度比较大。 “夫子考过我了。” 徐文俊平静说道。 “你这脑瓜子,我阿耶看的真准,想我当初在乙班也是学了一年。” 徐文信摸摸文俊的头顶,表情骄傲,这是我堂弟啊! 旁边有人嗤之以鼻:“来之前学过吧?我是没见过一月能学完千字文的,你们谁见过吗?” 有人笑笑,有人不搭话,有人相信投来羡慕的眼光。 “陶明渊,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没必要阴阳怪气。” 有人说自己堂弟徐文信自然有气。 徐文俊一听这名字,心想你这名字要倒过来就出息了。 这陶明渊十七岁,在范夫子的私塾学了十年,四书快学完了,算私塾的老资格。 “那就恭喜你徐家出了位神童。” 陶明渊作势一拱手,脸上讪笑,还是阴阳怪气。 “现在神童是挺多的,我们这穷乡僻壤也出了一位啊!哈哈!” 又来一人嘲讽,现在很多造势神童的,大多禁不住验证,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徐文信来了脾气,正想开口,文俊立马拉住。 “堂兄,不必在意,肚子里有没有货自己知道就行。” 徐文信忍不住,还是打算反击,却见到门口范夫子走了进来,忙正襟危坐。 范夫子脚步轻踱,双手后背。 “今天甲班来了一位新人,想必你们也认识了。” “自我手中启蒙,开学至今不到一月,已经对千字文熟练掌握,吾心甚慰,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方不负天资。” 徐文信满脸得意,像是夸赞的人是他一样。 徐文俊立马站起来。 “夫子教诲铭记于心,当时刻鞭策自己不敢忘。” 心想夫子昨天可没有这么夸啊,难道刚刚在门外听见了给我撑腰呢? 得到范夫子亲自背书,陶明渊等开始嘲讽徐文俊的几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想必心里清楚范夫子听到几人话语了。 陶明渊瞟了一眼,看到徐文信脸上得意的神情,更是尴尬。 范夫子继续说道。 “至于你们,家中送你们来进学,农事不沾,你们可有尽力苦读?可对得住家族的培养?” “天资我就不说,你们付出的努力有多少我一目了然,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 说着夫子叹了口气:“勤能补拙啊!开始学习吧。” 大家开始翻书朗诵,一时间声音嘈杂。 范夫子逐个检查功课,或要求背诵,或要求释义。 答出者正常轮到下一位,答错或不熟练者收获一顿训斥,到了甲班一般不会打板子了。 甲班每人学习进度不一样,除了书法,历史,算数统一学习,其他都是按各自进度学习。 看的出范夫子对每人的功课进度都了如指掌,不愧为附近名声最大的夫子,就这份责任心也值得。 范夫子最后来到徐文俊身边。 “今天开始学习大学,可有先行熟悉下?” “回夫子,昨天有将大学粗读一遍。” “将你能记住的背诵出来。” 徐文俊有点慌,昨天只是读了一遍,并没有刻意去记忆,也没想到今天会要背诵。 稳住心思,搜寻记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还好前面自己尝试过释义,记忆深刻点,吞吞吐吐背了百来字,后面徐文俊估计也能背出来,只是卡壳的厉害范夫子便叫停他。 还没开始学就能背下百来字,四舍五入也有整本大学的十分之一了,经常背书的都知道,有理解才好背诵。 范夫子抚了把短须,压住要翘起的嘴角。 “我先给你释义一段,好好记着。。。” 乙班的学子今天左等右等夫子就是不来。 放学回家,晚饭刚吃完,族长便来到了徐文俊家中,对着徐文俊就是一顿夸,想是徐文信回家后把今天范夫子对徐文俊的夸赞如数告知。 徐云虎一家人不知所云,族长便详细解释了一番徐文俊的读书天赋。 全家欣喜万分,又是一顿猛夸,赵氏红了眼眶,族长更是高呼。 “吾族兴旺可期!” 徐文俊这40多年老脸皮被夸的面红耳赤。 匆匆月余。 徐文俊再度一月学完大学,又得到范夫子的一阵夸赞。 也是在这个时期才能学完,大学和中庸并没有后世那么多注释,并不是主要学习书目,没有后世的特殊地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书里的论语和孟子才列为经书不久,四书这个时候并不被重视,在后世朱熹注出《四书集注》才注重四书,科举才以四书为主要科目。 现在这个时期重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经才是科举的主要项目。 大学不到2000字,背诵和理解,外加上每人的理解注释不同,范夫子倾囊相授,徐文俊自然一月就拿下了。 更何况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娱乐消遣,全身心都投入在读书中。 读完大学刚好是休沐日,徐文俊正在河边读新买的论语,有位族内叔父来到家中,月儿便将他叫回了家,家里就他们两人。 “文俊,青砖烧制出来了,族长唤你去看看。” 在村里大多都是直呼名字,否则人多时候一声二郎不知道多少人答应。 “那太好了,快去。” 徐文俊笑眯眯,可算有砖瓦房住了,这破茅草屋住腻了,最恼火的是晚上想多读会书还怕影响到家里人。 “从过年后一直到现在,我们尝试了各个时间段的阴干砖坯,比较起来最合适的砖坯阴干时间是两个月。” 岩老给族长和徐文俊介绍。 砖窑已经增加到了五口,周围清理出了一大片空旷地带,一条条的棚子,摆满了正在阴干的砖坯。 有点后世砖瓦厂的意思了。 “给大伙说说,文俊不到一月蒙学就读完千字文大家都听说过了,昨天我家小子回来又告诉我文俊一月又读完了大学,天佑我徐氏,出了个神童啊!” 众人惊叹,也是由衷的高兴,有些还理解不了什么意思的自有旁边的人给他解释。 这个时代家族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集体荣誉感很强,犯了大罪诛九族一个都跑不了。 出了头家族找你帮忙你也是理所应当,好多家族有前途的孩童都是全族供养。 “文俊,阿伯知道你家早就想盖房子,青砖技术也是你交给族里的,你现在读书,也需要自己的房间,今天我做主,烧制出来的砖瓦优先供应给你家建房子。” 族长说这话,村里的人都没有任何异议,冲着这技术是徐文俊教出来的也应当如此。 “应当如此。” “应当如此,大家先帮虎子家盖好房子。” “各位叔伯,听我一言,我家确实想盖房子,但是这青砖还是要出钱买的。” 徐文俊说道。喜欢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