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第一百六十四章 贵妃(1 / 1)

王棉:…… 九娘说的好有道理,橘座的肚子,极有可能就是单纯的胖。 “一只,也好!” 王棉点点头,快速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仔细想了想,略庆幸:“橘座到底不年轻了,七八岁的老猫,生产对于它来说是个负担呢!” 王姮已经命人拿来了牛乳、鱼汤等。 就像王棉所庆幸的那般,狸奴不年轻了,生产一遭,必须好好调养。 这只狸奴,虽然养不住,却仍旧陪伴了王姮几年。 在王姮心里,它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很多无法对人说的心里话,她都说给了狸奴听。 就连狸奴这一次的生产,王姮都有种莫名的预感:它,是为了她! 很快,王姮的预感就成真了。 狸奴产崽的第三天,它恢复了力气,便叼着小猫崽,来到了王姮的床榻。 “啊呜!” 狸奴将小猫崽丢到王姮面前,用脑袋,用力的将猫崽推向王姮。 王姮瞪大眼睛,“狸奴,你什么意思?” “啊呜!”给你! 狸奴继续顶着小猫崽,小小一只团子,骨碌碌的就滚向了王姮。 王姮见到狸奴这般,确定了内心的猜测。 不过,她还是指了指猫崽、又指了指自己:“狸奴,你、你要把你的崽儿送给我养?” “啊呜!”不然呢? 狸奴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里,闪烁着猫主子惯有的喵之蔑视。 那眼神,仿佛在说:铲屎的,你行不行啊!不要这么的愚蠢,好不好? 王姮:……好叭。 被当成了托孤的傅母,还被嫌弃。 “哈?橘座让你养孩子?” 王棉赶来看橘座和小猫崽,然后就听到了王姮的吐槽。 她再次忍不住的感叹:“这猫儿,真是成精了!” 自己生了崽,自己不带,却交给主人。 “狸奴应该不只是让我养猫崽儿,而是把猫崽儿送给我了!” 王姮眼底闪过一抹感慨—— 或许,狸奴也预感到她的人生即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王姮不会继续窝在河东乡下的庄子,她很快就要离开齐地。 而狸奴却习惯了这里,不愿意跟着她走,可又放心不下她,几年都不曾生育的狸奴,便生了一只猫崽,让这猫崽代替自己陪伴她。 当然,这些有可能只是王姮的脑补。 狸奴再伶俐,也只是一只猫,它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生崽,是天性。 “托孤”,更是懒惰使然。 不过,王姮还是喜欢更感性的去解读狸奴的行为。 如此她就有种被重视、被牵挂的感觉。 她好似什么都不缺,可母亲、父亲……所有的至亲,都不曾将她视作唯一。 不曾拥有一个正常的、好的原生家庭,王姮看着乖巧、软糯,实则有着一定的性格缺陷。 只是王姮掩饰得极好,哪怕是姜侧妃这个眼明心亮的亲生母亲,相处了这些日子,也不曾发现。 那是王姮心底最深的一抹阴暗。 平日里不会显现,却总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王姮。 “啊?橘座把自己的崽儿送给你了?” 王棉窥探不到王姮的内心,自然也就不知道她的缺陷。 王棉在后世看多了网文,也刷了无数的短视频。 她知道,万物皆有灵,成了精的猫儿狗儿,更是不在少数。 她还知道,有些通人性的动物,会弄个幼崽代替自己继续陪伴主人。 王棉也想到了橘座多年不曾生育,却猛不丁的弄了个猫崽儿出来。 那么,它极有可能就是牵挂王姮这个主人,便特意为她生了个崽儿。 “……阿棉,不管怎样,这猫崽儿都是我的了!” 王姮不想再去猜测狸奴的心思,原因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结果就是,她有了一只猫崽儿。 而想要证明拥有一个物件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命名权。 她伸出白嫩嫩的手指,轻轻戳了戳那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小猫崽,轻声问了句:“小东西,给你取个什么名字呢?” 狸奴,不曾被王姮驯服,它是自由的。 王姮也就从未想过给它取名字。 小猫崽不同,它被狸奴送给了她,那它就是她的。 她会养它、照顾它,做个最好的主人。 她要用心的给它取个寓意好的名字。 阿棉说,狸奴是橘猫,还说什么大橘为重,大橘大利。 “吉利?吉祥?” 王姮小声的咕哝着,看向小猫崽的目光充满了欢喜、宠溺,“好,那就叫你如意吧!” 狸奴是吉祥,她的崽儿就是如意! 王棉麻木脸,这取名逻辑,无敌了。 …… 王姮和王棉都认定狸奴的生产、托孤,另有寓意。 她们甚至怀疑,狸奴会忽然消失。 而事实却是,狸奴并没有。 狸奴:……开什么玩笑?本喵皇还没有出月子呢! 在王家庄子,好吃好喝好伺候,孩子也不用它自己带。 顶多就是给小猫崽喂喂奶,舔舔毛。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它懒病发作,竟是连喂奶也会省掉。 王姮的奴婢,会拿来牛乳、羊奶等,细心的喂养小猫崽。 猫崽如意得到了最好的照顾,营养亦是充足。 不过七八天,它就睁开了眼睛,水汪汪的,隐约还有一层蓝光。 半个月后,它就能够滚来滚去。 再然后,狸奴就不见了。 王姮&王棉:……我就知道会这样! 狸奴走了,倒也不是彻底消失。 隔个几天,它还会回来。 跑去厨房或是赖在王姮脚边,噌吃噌喝,顺便看看自己的崽儿。 看到跟过去没有太大区别的狸奴,王姮都有些怀疑:难道是我想多了?狸奴才没有那么的“通灵”? 不过,王姮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狸奴。 她还要扮演“孝女贤孙”呢。 谢太夫人、王廪的病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 王姮每日里都要晨昏定省,亲奉汤药。 还有那几个弟妹—— 崔氏确实狠毒,也屡屡出手。 但,架不住王廪侍妾多,庶子庶女也多。 经过接连折腾,还能熬到返回沂州老家的“幸存者”,共计三男三女。 王家子女的排行,有些混乱。 比如王姮,她出生的时候,王家还没有分家。 王廪还有几个兄弟,兄弟们各有所出。 王姮是按照族中姐妹的大排行。 所以,她即便是王廪的嫡长女,也排在了第九,人称王九。 姜氏特意给王姮取了个“阿玖”作为乳名。 王姮出生没多久,王廪就得罪了京中的权贵,被排挤出了京城。 那时,王家经历了一次分家。 王廪与族人们闹得很不愉快,王姮的庶弟,相继出生,王廪一时赌气,便给庶子们单独排行。 也就有了王大郎、王二郎。 最初,可能只是赌气。 但,随着姜氏的“离开”,王家各房明面上不说,暗地里各种议论、嘲讽。 甚至还闹到了王姮面前。 王廪知道后,恼羞成怒,彻底爆发了。 分家! 必须分家! 他将兄弟们全都分了出去。 家里清净了,没有一群极品。 儿女们的排行,却还是有些混乱。 儿子,继续按照王廪这一房的小排行。 比如王廪的嫡子王昶,排行第五,就是五郎。 女儿,因为有王姮这个九娘,后头的庶女们,便顺着王姮的排行依次排了下去。 此次王家被遣返回原籍,来到王姮面前的三个庶弟、三个庶妹,分别是: 王二郎,王三郎,王八郎。 王十娘,王十一娘,王十二娘。 当然,这个排序,不是孩子出生的顺序,而是“残存”的顺序。 比如阿朱夭折的那三个孩子,都没有计入排行。 六个庶弟庶妹,年纪长大的事王二郎,今年十二岁。 年纪最小的是王八郎,刚刚满月。 也只有王八郎还有生母,其他人的生母或是已经被崔氏所害,或是在被抄家的时候发卖。 王八郎的生母,就是姜氏的陪嫁丫鬟阿朱。 她强撑着身子,在回乡的路上,生下了儿子,几乎耗尽了性命。 阿朱却不敢咽气,因为她还没有将儿子托付出去。 熬啊熬,终于熬到了抵达河东,阿朱只剩下了一口气。 见到姜侧妃的时候,阿朱已经说不出话,只能死死睁着一双眼睛,哀哀的流眼泪。 “……阿朱,我不能代替阿玖承诺你什么!” 姜侧妃看到瘦骨嶙峋、气若游丝的故人,早已冷硬的心,也禁不住有些柔软。 但,姜侧妃还是没有给阿朱任何的承诺。 她与女儿相处了这些日子,虽然还没有彻底了解,却也隐约窥探到了一二—— 她的阿玖,并不如表面看着的乖巧、好脾气。 或许,她对自己这个生母,心底是有芥蒂的。 又或许,她这个年纪,就是容易叛逆、不太服管教。 又又或许……原因很多,姜侧妃不愿深究,她只知道,她不能、也不想强迫女儿。 即便是为她好,也不能擅自为她做决定! 收养王八郎,拟定他为王家家主,确实可以让王姮成为王家实际的家主,并为她谋一条退路。 但,王八郎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王二、王三,都可以! 人心太复杂了,也太易变。 亲手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姜侧妃做这些,是想让女儿过得更好,而不是让她伤心,给她培养敌人! 与其早早的下注,还不如“养蛊”。 用家主之位做诱饵,引得王家仅剩的三个儿子相互竞争,王姮才能做渔翁,才能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姜侧妃对阿朱,确实残存了一丝主仆情谊。 只是,这点子情谊,还是无法与她的阿玖相比。 当然,姜侧妃也不会太绝情。 那一丝的情谊,只要不跟阿玖、跟她的利益相比,姜侧妃还是愿意照拂阿朱些许。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侧妃看着阿朱,缓缓说道:“我虽不能代替阿玖做出承诺,却可以保证,阿玖是个善良、宽厚的人。” “八郎是她的弟弟,是王家子孙,阿玖断不会不管他!” 不过是多养一个“蛊虫”,王姮有钱有人,甚至都不用自己劳神费力,只需动动嘴,就能办妥。 依着王姮的聪明,她知道该怎么做! 就像对待谢太夫人、王廪母子,在姜侧妃看来,王姮做得就非常完美。 没有敷衍推诿,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明着一套、暗地一套,她是真心实意的伺候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就是姜侧妃这个知道王姮真性情的亲娘见了,都忍不住感叹:好个孝顺、纯良的好孙女(好女儿)! 就该如此! 做戏做全套,哪怕是假的,只要坚持到底,也能变成真的。 做得好了,王八郎非但不会成为阿玖的拖累,还能成为她刷名声的工具,以及日后的得力助手! 姜侧妃此刻对阿朱的“保证”,不只是全了她与阿朱的情分,也是帮女儿呢。 妥妥的一举两得。 阿朱听到姜侧妃的话,眼底满都是感激。 以她的身份,以她目前的状况,她根本不敢奢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多么尊贵的人儿。 她所求的,只是让儿子吃饱穿暖、平安长大。 “……奴,叩谢娘子!娘子大恩,奴来世结草衔环,一定报答!” 阿朱终于闭上了眼睛,将刚出满月的儿子,留给了王姮。 王姮:……行叭! 一个弟弟是养,三个弟弟也是养。 多一个王八,顶多也就是多找个乳母的事儿。 她有钱,养得起! 再说了,王姮到底拿了王家的祖产,帮忙养几个孩子,倒也应该。 王姮不吃亏,可也不会侵占不属于她的东西。 她,不屑! …… 京城。 太极宫,两仪殿。 那一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圣人禅让,齐王即位。 新皇登基后,接连发出诏书。 第一份,尊父皇为上皇。 第二份,册封齐王妃李氏为皇后。 第三份,册封齐王世子杨睿为太子。 “还有诸位郎君,也当论功行赏。” 李王妃,哦不,是新鲜出炉的李皇后。 她坐在地板上,圣人杨翀则将头枕在她的大腿上。 圣人头发披散着,穿着素白的绸衣,整个人很是放松。 李皇后轻轻用手帮他梳理头发,按摩头皮。 这半个月,夫妻俩都非常的忙碌。 楚王及其余党,全部处理。 杨继及其后妃等,全部被“请”去大明宫。 还有安抚宗室,稳定京城,封赏功臣等等事宜,夫妻俩几乎忙得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还有继续讨论后续事宜。 比如,论功行赏。 除了那些齐王府的旧部,还有一人,李皇后也没有忘了: “郎君,阿姜,晋贵妃吧。”喜欢攀金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攀金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