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

第二百八十八章 姒?(1 / 1)

“阿姮,圣人为九皇子取名懋。” 楼彧回到国公府,连官服都没换,就熟门熟路的从后山直奔公主府。 他一撩衣摆,盘膝坐在王姮对面,直接说着宫里刚刚发生的事儿。 “懋,美也!” “不愧是圣人,这字极好!” 也非常“适配”姜贵妃所出的爱子。 王姮对同母异父的亲弟弟的名字,十分喜欢。 圣人赐名,却没有寄予太高的期望,也没有什么让人做文章的歧意。 就是简单的祝愿,愿其美好! “姜贵妃醒来后,给小皇子圈了乳名,名曰:犀奴!” 楼彧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沾了茶汤,在光滑的木地板上,写出一个个的字。 懋! 犀奴的犀! 王姮点点头,九皇子的“犀奴”,跟长宁公主的“季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奴”为名,就是求一个贱名好养活。 犀牛,是猛兽、是灵兽,姜贵妃这是希望小皇子能够健康顺泰。 “阿娘有了小皇子,终于得了圆满!” 她的后半生,更是有了除恩宠之外的依靠。 即便圣人驾崩,只要有九皇子,姜贵妃就能做个安享富贵的太妃。 将来九皇子长大,封王、分府,姜贵妃还能出宫,在王府、在封地,做个尊贵的老祖宗! 不会殉葬,更不会出家,只要她不自己作死,她就能有个非常美满的后半生。 就是王姮,有了皇子弟弟,也能多一个靠山。 王姮从未想过,自己的弟弟参与夺嫡,继而获得那个位子。 她和姜贵妃一样,都非常知足。 或者说,她们都足够清醒。 圣人正值壮年,太子占据嫡、长、贤的诸多优势,如此情况下,还能生出野心,那就是妥妥的找死。 至于十几年后,宫廷、朝堂会有怎样的变故,姜贵妃也好、王姮也罢,都不会多想。 过好当下,安稳度日,才是正经啊。 “对了,还有一事,姜源一家,已经抵达离京九十里的驿站。” “再有一两日,他们应该就能抵达京城。” 楼彧伸手抹去地板上的水渍,见王姮即便有了皇子亲弟,也没有太过兴奋,便换了个话题。 “他们来得,还挺快呢!” 王姮轻声说着,对于即将到来的便宜亲戚,她谈不上欢喜,也没有厌恶。 就是有些血缘关系的陌生人,顺眼就亲近些,若不顺眼—— 楼彧抬眼,正好看到王姮淡然的模样。 他略一迟疑,还是开口道:“姜源也就罢了,幼时姜家还算兴旺,他做过几年的贵公子!” “读过书,享受过富贵,虽突遭横祸,经历多年坎坷,却还能有所坚持!” “姜家被流放凉州,姜家的大多数男丁,都在流放路上,或是抵达凉州后受不得苦寒酷热而死。” “六房三十几个成年男丁,只剩下了嫡长子姜渊,以及三五个未成丁的子侄、弟弟。” “姜渊亦是姜贵妃的长兄,当年与姜贵妃关系最好。” “他咬牙支撑,勉强在凉州熬了几年,最终还是因为一场风寒而死。” “那一年,姜源才十四岁。尚未成丁,却接替长兄,支撑起了姜家,照顾寡嫂,抚养侄子侄女。” “对了,姜渊的遗孀,并不是他的原配,原配娘子死在了流放路上。” “姜渊抵达凉州后,续娶了当地的胡女,还与她育有一女。” 楼彧缓缓介绍着姜家的情况。 曾经名满京城的天水姜氏,如今只剩下了十几口人。 按照与王姮的亲戚关系,可罗列如下: 小舅姜源,年二十九岁,娶妻康氏,育有两子两女。 大表兄姜复礼,大舅姜渊的嫡长子,年二十六,娶妻李氏,育有一子三女。 二表兄姜复安,是已故二舅的儿子。 五表兄姜复义、六表兄姜复廉,则都是姜源与康氏所出。 还有三四个表妹,咳咳,几位表姐早已嫁人,不好跟着娘家一起进京。 王姮没说话,端着茶盏,静静的聆听。 楼彧的诸多介绍中,重点提到了便宜大舅的遗孀,还有那个遗孀所出的女儿,王姮禁不住眉心一跳。 “怎么,这位表——” 王姮的声音一顿,她在心底默默捋了捋时间线,并回想了一下楼彧介绍的姜家情况,然后说道:“这位表妹,可是有什么独特之处?” 王姮知道,楼彧的暗卫,不敢说无孔不入,却也有着极其高超的打探消息的手段。 姜家与王姮关系极深,姜家诸人的情况,楼彧也就会格外关注。 兴许,在得知姜家人的存在后,楼彧就派出了暗卫。 近两个月的时间,哪怕隔着千里,楼彧也能将姜家众人,以及所有的前尘往事都调查清楚! “她是姜渊的遗腹女,今年还不满十五岁。” “在姐妹中,她行四,名曰姜四娘。” 楼彧缓缓说着,素来镇定从容的他,提及姜四娘的时候,竟也有些迟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姮愈发好奇了,“阿兄,她到底有何不妥?” 忽的,王姮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问了句:“莫非她的容貌有异?” “是了,刚才阿兄提到过,她的生母是当地的胡女。姓安?” “还有小舅母康氏,以及二表嫂史氏,她们都出自昭武九姓?” 都是西北各处边城,从外邦迁徙至天朝的胡族。 他们虽是异族,却经过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融入了天朝。 但,他们因为出身、容貌等等原因,还是会被许多天朝人进行了区别对待。 姜家若非落罪,被流放至凉州,家中男丁娶不到良家女,他们也不可能与昭武九姓联姻。 兴许啊,姜家能够在凉州支撑近二十年,靠的就是姻亲的帮扶。 昭武九姓的胡人,在正统的天朝人看来,是异族,是蛮夷。 他们很难入仕。 加上祖上的基因与习惯,他们更擅长经商。 胡商胡商,地位卑微,却家财万贯。 姜家还有“姜”这个姓氏,即便是流人的身份,也足够吸引那些空有金银的昭武九姓了! 王姮作为纯粹的世家贵女,对于异族的蛮夷,倒不会排斥、鄙夷,却也不会太过亲近。 当然,若是自家亲戚,长得美,性子还合得来,王姮还是愿意结交一二。 就像曾经的郑樱郑桃,她们的容貌,就极具异族特色,却很美,很温驯,王姮就愿意照拂。 如今换成姜家人,王姮依然是如此标准。 “难道这位姜四娘,生得如胡姬般异发异瞳?” “西市有个酒肆,他们的当家胡姬便是金发碧眼。阿棉还说什么洋娃娃,我也觉得好看!” 王姮思维发散,已经开始胡乱猜测。 楼彧轻轻摇头,“姜四娘更像她的生父,黑发黑眸,十足的天朝人长相。” “哦不,更确切的说法是,她长得很像——” 说到这里,楼彧又是一顿。 他那深邃的眼眸,深深的望着王姮。 “像我?” 王姮迎上楼彧的目光,伸出一根青葱玉指,反过来,指向自己,“阿兄,你是说,姜四娘长得像我?” “有些像,其实她更像姜贵妃!” 楼彧嘴里说着,伸手从袖袋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卷轴。 他递给王姮,“这是暗卫送回来的画像,画中女子就是姜四娘!” 王姮接过卷轴,展开,入眼就是一个妙龄女子的画像。 猛一看,这人确实与王姮有些相似。 可若仔细辨认,就会发现,画中女子是标准的杏眼,与姜贵妃无比相像。 反倒是王姮,她的眼睛,不是端庄、明媚的杏眼,而是更为浑圆、更为灵动的荔枝眼。 还有鼻子,姜四娘更为高挺,这大概是其母的优良遗传。 王姮的鼻子也挺翘,却更为秀气、尽显精致。 “民间有句俗话,侄女肖姑。” “姜四娘就非常的像她嫡亲的姑母,也就是你的阿母,姜贵妃!” 楼彧看着王姮,眼神中带着宠溺与一丝丝的担忧。 或许在许多外人看来,王姮能够有公主的尊荣,全靠有个好阿母。 而除了母女的情分,王姮那张像极了姜贵妃的盛世美颜,亦是有一定的作用。 人嘛,对于长得像自己的晚辈,还是有些特殊感情的。 如今,又来了个姜四娘,她是姜贵妃的侄女,她比王姮更像姜贵妃…… 有人会生出妄念,有些人更是会忍不住借此生事。 楼彧最看重王姮,自是不想她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 “……姜四娘其人呢?是否知道自己长得像阿母?”是否生出了其他的想法? 比如争宠? 比如取王姮代之? 王姮太了解人性的复杂与丑陋。 她从不介意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任何人,包括她的至亲! “据暗卫观察,其人还算本分!但,阿姮,你最清楚人心易变的道理。” 尤其是姜四娘这种,本是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忽然天降富贵,很容易迷失本心。 若是再有人挑拨,她势必会给阿姮带来麻烦。 …… 驿站,姜贵妃派来的内侍,终于与姜家众人汇合。 “这位就是四娘子?竟与贵妃娘娘如此相似?” 除了皮肤略黑些,俨然就是年轻时的姜贵妃啊。 原本,那内侍对于冒出来的姜家人还存疑虑,但看到与姜贵妃有着七八分相似的姜四娘,彻底相信姜家人的身份。 “真的,我与阿姑长得很像?” “对了,我、我新取了名字,单名一个‘姒’。” 姜四娘羞涩怯懦中,带着些许野心……喜欢攀金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攀金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