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的、卖肉的、卖家禽、卖野味的。
卖零食、卖玩具的。
卖桌椅板凳家具的。
卖陶瓷碗碟花瓶摆件的……
沈青越远远听见鹅叫, 赶紧戴上口罩,放心地溜达起来。
他是没逛过这种集市的。
他们老家就有集, 四五天一次,不过知道他天生的毛病,他爷爷回老家从来不带他,阿姨去菜市场也不带他,他逛过吃喝用品最齐全的,就是超市了。
客观来说, 他知道他们家附近那家大型超市东西是要比这里齐全多了,但视觉感官上,这儿比超市琳琅满目多了。
东西摆在地上、板车上、篮子、筐子里,高高低低, 各种颜色,这里一扎, 那里一捆, 又是一堆儿, 走到哪儿都能听见吆喝声、砍价声, 男声、女声, 老老少少, 蹲着的、站着的、坐着的、走着的, 还有在小摊吃东西的。
香味儿也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视觉、听觉、嗅觉, 甚至挤来挤去的触觉, 哪儿都是热闹的。
沈青越很新鲜, 哪个摊子他都想看一看。
遇到个卖碗碟的摊子,他都能蹲那儿看半天。
他挑了一个又一个,拿起一个又一个, 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一个白瓷的浅底盘子,准备买回去当调色盘。
他现在用那个是姜竹家盛菜用的盘子,颜色有点儿深,调淡墨不好分别颜色。
卖盘子的老头老大的不愿意,抓把稻草给他包盘子,“你这小哥挑得也太仔细了,挑那些,就要一个啊?”
沈青越又要了一个人家烧坯时候挤歪了,烧出来挺扭曲的大碗。
他拿回去当笔洗用。
沈青越拿着碗当把件玩儿,“你看这弧形多漂亮。”
姜竹看不出哪儿漂亮,这都快扭成麻花了,反正整个草市大概除了沈青越,没人会花钱买这么一个碗。
倒是不贵,一文钱,沈青越高兴,卖碗碟的老头也高兴,皆大欢喜。
沈青越还买玩具。
竹蜻蜓、草蚂蚱、小瓷人、泥娃娃……一买,他还买好几个,小人,小鸡,小狗,围在摊子边一脸羡慕的小孩们逐渐看呆。
姜竹赶紧掏钱装东西走人,省得一会儿这些小孩儿反应过来了和家长哭闹。
沈青越向来是个管不住钱包的,何况刚刚赚了钱,一路走,一路买,茶叶来一包,果脯来一包,小点心来一包,刚出炉的油酥烧饼,刚出锅的油条糖糕,还有能现切的芝麻糖,酥果子……
一路走一路吃,手里东西越来越多,直到走到卖酱的摊子,姜竹买了两竹筒的酱汁,再也提不下了。
沈青越好奇地闻了闻,是酱油。
“那边还有醋要买吗?”
姜竹摇头:“香醋要去县城买,李家铺子的香醋才好吃。”
“?”沈青越也不知厨艺相当不怎么样的小姜师傅对调料还有这种追求。
不过回想一下,姜竹似乎确实爱吃醋,调凉菜时候要放不少醋,吃面时候要放醋,偶尔还倒点醋泡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