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面磨得更细,白面掺得多,口感细腻,汤底也好,浓厚不腻,卤肉多汁好嚼好吃,汤里还烫了点儿应季的菜叶子,火候掌握得很好,不老不嫩的。
这汤他喝起来略微有一丁点儿咸,鲜香味儿却更足了。
沈青越闷头一口又一口,等感觉到饱,其实已经有点儿撑了,一碗面也见底了。
沈青越摸摸肚子,已经开始期待下个草市。
还是出来吃好吃。
沈青越问:“吃饱了吗?”
姜竹迟疑地点点头。
行,懂了。
他们俩挨着摊子溜达,沈青越消食,顺便给姜竹再买点儿吃的。
他默默往姜竹脑袋上瞥了一下。
因为他老说,姜竹在外面干活儿会戴草帽,来的路上和在摊子上也一直是戴着帽子的,就这会儿刚吃完面太热了,姜竹把草帽摘了当扇子扇。
沈青越垂眸看他有点儿汗湿的脑袋,心想,是不是长高了一点点儿?
好像也胖了一点儿?
青春期的小孩真是又能吃又能长,刚干掉一大碗面,没一会儿又啃了一个肉饼,瞧着还能再吃点儿啥。
“你上次买的猪耳朵是不是那家的?”
“嗯。”
“再买一个吧。”
“嗯。”
“我看看还有什么。”
他们又从隔壁摊子上买了只烧鸡。
一只四十文,大概就两斤多点儿,有姜竹在根本就不担心吃不完。
下午回去,又是一阵算账。
今天姜家俊带着姜家业卖豆腐,生意很不错,一上午就全卖完了。下午姜家俊让弟弟看着点儿摊子,他还去帮来采购的船商搬货赚了十文钱。
姜树生意也不错,早上姜竹他们卖扇子,招惹来一群大人孩子和看热闹的,有人顺手就买了他的菜,下午也持续不断有来看灯笼的,断断续续一直有人买。
这次草市卖笋干的摊子少了,赶上一个想买的,一口气买走了二十斤,是从他们三家共享的那堆儿里出的货,他家能分不少。
为了庆祝,姜树又买了点儿酒。
算钱,数钱,分钱。
三家合不拢嘴地开心。
正好今天时间还早,吕香梅张罗着在他家吃顿饭。
姜竹把他买的鸡和猪耳朵拿出来,姜树一见不妙想跑,被姜家俊追上,去把他买的酒掏出来。
他们这次换回来半篮子鸡蛋,吕香梅从菜地里割了两大把韭菜,叫姜家俊端上粮食去磨面。
白面是不可能全白面的。
除了麦粒,一起磨的还有高粱、豆子,不过包出来的包子很香。
姜竹六堂嫂毛玉珠很会调馅,也不知道她放了什么,比沈青越从前吃的韭菜鸡蛋馅儿好吃。
晚饭很简单,一大盆儿炖菜,一大盆儿凉菜,还炒了一盘子韭菜,切了姜竹买的猪耳朵,鸡肉撕开了,一大锅蘑菇豆腐疙瘩汤,还有两笼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