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167章(1 / 2)

就一个老头说他有石斛。

他领姜竹几个到家里看,自己晒的大概有半斤多,姜竹和江宏明能看出来这是石斛,但是品质够不够好,他们也看不大出来。

见他们也不像多懂,老头道:“春天摘的,我自己晒好了泡着喝的,想要鲜的再等等,起码等下了霜,刚开过花儿的药性淡。”

江金弓:“大伯,这是几年的呀?”

老头想了想:“得三四年了吧。”

江金弓看姜竹和江宏明。

三四年的石斛,马五说质量不错让他们按五两到八两一斤收,他给他们八到十两。

姜竹:“您想怎么卖?”

老头:“我不要银子,你们下趟什么时候来,给我捎点儿好布,要红的,我小姑娘出嫁穿点儿好的。”

姜竹:“行。”

老头给他们抽了两根儿,把剩下的石斛收起来,“不懂你们拿回去找懂的问问,我这是好的。”

姜竹:“行。”

从这儿离开,顺着村民给他们指的路,跑两个时辰还有一个稍大点儿的村子。

这村子同样不要钱,要东西。

听说他们是隔壁村介绍来的,有年轻人问他们要不要皮货,灵芝没有,但他们知道哪儿长石斛,他们什么时候带东西来,什么时候就能去给他们摘。

“你们要什么?”

“酒、糖、盐、布。”

村民想了想,“你们城里女人戴的首饰,小孩儿玩的东西,我们也要。”

“还有米。”

“对,还有米,要白米。”

另外一个只有十来户的小村子要的东西差不多。

而独居的猎人比较简单,先问能不能弄到刀和箭,不行那就要酒。

不过回程时好歹遇到一个采药人,向他们打听了药价,领他们回家卖给他们一批处理好的药。

他平时也会攒着到镇上卖,价格差不多,还省得他自己跑一趟了。

这趟对姜竹他们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确实有石斛,各个村子看到的凑一凑,能有个两三斤了。

如果一斤能赚两三两银子,光石斛就挺多钱。

但忧的是,他们好像短时间都实现不了在家坐等收药。

甚至还得大老远往里面运东西。

不过能看到钱的活儿,他们年轻力壮地倒是愿意跑。

无非是跑镇上、县里买些东西,牵着牲口走一趟。

就是一来一回得三四天,姜竹有点儿不知道要怎么跟沈青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