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第229章(2 / 2)

他用的可是石板,以后顶多修一修,只要不刻意破坏,他的石板能用好多回。

这些都不用沈青越操心。

他只管收好该给他的银票。

这还没算他给张叔阳设计收藏版收的设计费。

尽管只做五十份,沈青越就要了二百两的设计费。

每一份儿的封面他也要钱,画一张,一两。

五十份儿五十两,沈青越都没介意这封面他一共赚二百五十两数字不好听。

他也没打听张叔阳弄这些收藏款打不打算卖,要卖多少钱。

他猜八成是不会卖的,不卖的东西才能显得更值钱。

沈青越折腾了大半年,入冬前赚了五百多两银子,一对比他从前卖扇子赚的全是零花的小钱。

沈青越只过了把赚钱的手瘾,前脚收了银票,都没细看银票上到底写是什么,后脚就给姜竹了。

“拿去,省得我乱放哪天就当废纸扔了。”

论藏钱,十个他也顶不过一个姜竹。

他们小姜师傅藏宝是大师级的,至今他都只听过没见过姜竹爹留给他娶媳妇用的那二十多两压箱底钱到底在哪儿呢。

姜竹要告诉他,他都拒绝听,就等着哪天无意间发现,收获寻宝的惊喜感。

唯一的问题就是银票藏久了可能会发霉,但他有装药用的密封袋,把银票塞进去,还能防潮。

有这些,姜竹都不用愁还在辛苦开荒的村民们年前的工钱了。

他不用拖欠,能给每家算钱。

沈青越挺喜欢姜竹这点的。

“你想哪天付钱?”

“就这两天吧。”早点儿把钱付了,谁家想趁着落雪钱买点儿什么也好赶紧买。

姜竹是个行动派,算好了就喊上家俊去县里钱庄兑银子了。

主要兑的是碎银和铜钱,这样回来好发也好算。

运回来,他们找了里正通知大伙上他家领钱。

里正当着大伙儿的面挨个对天数,全都核对完了,没人有异议了,再开始分钱。

他念一个名字,报一个天数,现场按一天三十文算钱,算好了姜竹直接给钱。

能凑整的先给银子,零散的再给铜钱。

将近三个月,持续坚持来的几人每人领了二两多银子。

大多人则是一两多到二两间。

家里劳力充足,有两三个人没事儿就来的人家,能凑五六两银子,而少的,也有好几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