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分工兴许能快一点儿, 经过先前走马灯, 他发现大家还是挺会分工节约时间的。
姜正家, 就是刀工更好的姜正和家俊来削竹子做零件,家蕙和石生帮他们糊灯笼,家业负责拼成灯笼。
开始慢, 后来还挺快的。
他们的竹帘可以让会破篾的只破篾,再专门找一两个人过剑门刀刮篾,让会编席子的来专门编。
为了节省成本,可以用绳子来构图,做出来几个样品后,分工比着编,每个人只需要记一部分篾条对应绳子的位置,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
先前刘三给他染料时候,他曾经想过用染料染竹篾。
不过现在想想,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可以染绳子。
用彩色的绳子来编出彩色的图案。
反正长腿鸟颜色简单,主要就是黑灰白红,也好染。
在村里召集人手应该是可行的,就是不知道利润有多高。
如果卖不上价,兴师动众的就不值当了。
沈青越:“你们觉得值多少钱?”
池远舟还真不懂这个。
张叔阳也不太清楚这该怎么定价。
不过如果是他们自己买,“五两左右可以买。”
看来这事还得找刘三问。
沈青越粗糙估算一下,如果按一人完成一个竹帘需要十五天,每天工钱八十文,那成本就是一两半。
另外他们得租个场地。
帘子不比扇子,铺开需要挺大地方,分工后说不定一间大屋子都装不下。
而且现在天气还凉,也不能让大家在院子里干,至少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屋子才行。
做好了,还得有个仓库存放。
山上家里的前院倒是挺合适的,但是他们俩自己在山上自在习惯了,尤其是想和姜竹腻歪的时候……
除非迫不得已,还是在山下租个院子吧。
房租得算上。
再加上竹子和线的成本,可能要新买的工具,还有一些可能现在还没想到的成本,一张得卖二两以上,他们才能比较宽裕地盈利。
沈青越想得美滋滋,花了十天时间,和姜竹一起动手做了个样品出来,卷上去找刘三问价。
到了他的布铺,刘三竟然不在。
他们把车放到布铺外,顺便在县城逛了逛。
距离茶市没几天了,街上外地人都多起来了。
还有趁着人多耍把式演杂技的,占了个街角,敲着锣鼓就开始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