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崔老太太还是同意了小孙子的请求。 三日后,将崔岘送往裴府。 与此同时,那十两银子,分作两份。 五两充公,用于贴补家里和钰哥儿读书。 另外五两,则是给了陈氏。 那一车厚礼,米面油蛋收起来,肉下锅煸熟了,留着以后慢慢吃。 而那两匹布,一匹放家里,另一匹由大伯母林氏带去县城,找裁缝铺加急,给崔岘赶制三套衣裳。 当天晚上。 大伯母急匆匆从县城归来,拒绝陈氏帮忙,自己忙活着炒了一大盆猪肉炒萝卜干,一大盆葱炒鸡蛋。 屋子里香飘四溢。 但就算是嘴馋如崔璇,都沉默着没动筷子。 因为她知道这顿肉是怎么来的—— ‘卖掉’阿弟换来的。 大伯母殷切给崔岘夹了满满一大碗肉,嗫嚅羞愧道:“岘哥儿,吃,多吃点。” 正如她自己所说,让八岁稚童外出务工,供自己儿子读书。自诩崔家长媳的林氏,腰杆子都挺不直了。 但她这个长媳说了不算。 崔老太太一锤定音,明日就要先把钰哥儿送去县城顾夫子那里开蒙。 “够了,大伯母,我要吃不下了。” 崔岘看着冒尖儿的碗,连连摇头,并招呼众人:“阿姐,祖母,你们大家都吃啊。对了,为什么不见阿兄?” 林氏看了一眼崔老太太,表情尴尬。 大伯则是闷声道:“躲在卧房里哭呢,不肯出来,我晚上再劝劝他。” 崔钰死活不肯去读书。 因为这个,向来懂事的他,下午已经闹过一场了。 他大声哭嚷,表示绝对不会拿卖阿弟的钱去读书。 但崔老太太心意已决,谁也拗不过。 听到大伯这样说,崔岘端起那碗肉:“我去劝吧。” 等崔岘走了。 堂屋饭桌上一片安静,谁也没出声。 片刻后,崔仲渊再也忍不住,靠在陈氏肩膀上悄悄抹眼泪。 他心疼儿子嘛。 若是崔岘被强行送去当书童,崔仲渊这个当爹的,绝对会站出来护住儿子。 可这次…… 是岘哥儿自己一心想去的。 先前崔岘那番‘英雄不问出处’的话,不仅打动了崔老太太,也打动了崔仲渊、陈氏夫妻俩。 儿子想外出闯荡,当父母的,哪有拦着不让的道理呢? · 大伯一家的卧房里。 崔钰蜷缩在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蒙起来,抱着膝盖默默流泪。 被子的一角被掀开,而后,另一个瘦小的人迅速钻了进来,用肩膀蹭了蹭崔钰的肩膀。 崔钰往侧边退。 那人便贴着他的肩膀,跟着他挪动,直到崔钰贴到墙角,退无可退。 接着,被子里传来一声崔岘戏谑的笑:“哎呀,哭鼻子啦?” 就这么一句话,莫名把崔钰给惹毛了。 他猛然掀开被子,红着眼怒道:“笑!你还笑!你知不知道世道险恶,就敢给人做书童?安稳去读书开蒙,难道不比给人做……做……来得好!” ‘做仆从’三个字,崔钰甚至都没勇气说出口。 崔岘叹了口气:“我去读书,那你怎么办呢?” 崔钰几乎想也不想,道:“我是你兄长,就算要去做书童,那也是我去。若裴家不肯要我,那我就回来,大不了同祖母一样,每日少食一顿饭,也能供你去读书。” 听到这话,崔岘心中动容,无限感慨。 他看向身旁模样稚嫩的崔钰,心想:原来兄长不仅仅是一种年纪,更是一种责任。 罢了罢了。 大哥、父母、祖母都认了,多一位‘兄长’又有何妨。 因此崔岘认真开口:“阿兄。” 崔钰闻言眼睛里浮现出希冀:“是不是后悔了?阿弟,你今日那番话,打动了祖母。你听兄长的,你现在去跟祖母说,说你不去裴家了,你想去读书开蒙。你信我,祖母一定会同意的。” 不得不说,崔钰人虽年纪小,但很通透。 说话的同时,他急切的拉着崔岘,就要往外走。 但,崔岘没动。 崔钰回过头,用近乎乞求的语气说道:“阿弟,算兄长求你!我一想到自己要……要用‘卖掉’你的钱去读书,我心里就难受。” 他才九岁。 放在现代社会,还是懵懂顽童,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疙瘩。 但生在封建古代农家,寒门清贫,早早被生活逼迫着,学会妥协退让,扛起兄长的责任,懂事到让人心酸。 “我已经决定好了,去裴家。阿兄,这书,得你去读。你我兄弟血脉相连,如同你不忍我去做仆从一样,我也同样不忍你去。但终究是要有个人去的,对不对?” 崔岘笑着伸出拳头:“自家兄弟,不多说腻歪虚话。来,我们碰一碰拳,做个兄弟约定。” “不管我爹,你爹来日是否能中榜,但你我都须从现在起各自努力,兄弟齐心,来日顶峰相见,光耀崔氏一族门楣。” 崔钰不停摇头,拒绝出拳。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岘曾经在心里给崔钰这样一句评价:小小年纪,便有君子风范。 而君子,可欺之以方。 因此崔岘佯装难受,继续说道:“我虽决定去裴家做书童,但心里也忐忑难受,这个时候,本该兄长来安慰我,为何还要我来安慰你呢?你去读书一事,既已成定局,阿兄难道连同我做个兄弟约定都不肯?” 果然,听完这话,崔钰红着眼妥协了。 他颤抖着伸出手,两个稚嫩的拳头用力抵在一起。 “……好,兄长答应你。我们兄弟,各自努力,来日顶峰相见,共同光耀崔氏一族门楣。” 陋室清贫,寒门穷困。 两个小小少年彼此对视,拳拳相撞。 无声,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第二天,崔钰是哭着离家的。 崔伯山带着准备好的束修,陪儿子去县城顾夫子的私塾开蒙。 同样来开蒙的,还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 老夫子将他们引入学堂,各自落座,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卷书。 夫子说,书很珍贵,可以小心翻阅,看不懂没关系,以后就懂了。 夫子还说,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不着急识字,先各自想一想,究竟为什么读书。 其余的孩子或懵懂、或茫然,或挤眉弄眼开小差。 唯有崔钰坐在学堂里,先擦干净眼泪,又将手掌放在衣衫上,反复擦拭。 夫子有句话说错了。 这是他人生的第二堂课。 第一堂课,崔钰已经上过了,那堂课的内容残酷到令他绝望:牺牲掉阿弟,他才能坐在这里读书上课。 所以,从今以后,别人可以玩闹、可以走神、可以懈怠学问。 但唯独他崔钰不可以。 反复擦干净手的过程里,崔钰心想:为什么读书呢? 为了不牺牲阿弟,为了光耀崔家门楣,为了不再做泥巴腿子。 为了……为了所有泥巴腿子都能读上书,并且不必牺牲自家阿弟、阿妹。 书卷很大,大到数以千年来、数以万万人读了书,越读越觉得自己渺小。 书卷很小,小到它分明无穷浩瀚,却连个未开蒙稚童的心愿都无法实现。 崔钰此刻完全不知道,他立下的,是一个何等恢宏壮阔的愿景。 他的眼里只有桌上那卷书。 晨光熹微,倾洒进学堂。 被粗苎麻布衣裳磨蹭到通红、却干净的手,小心翼翼翻开桌面上的书卷。 是曰:开卷有益。喜欢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