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春祭 “能!” 太后没有废话,换了件嬷嬷的衣服,跟在暗一后面一路无险的出了皇宫。 天光还未大亮,钟离点了一盏油灯,又披了件外套,这才坐了下来。 “春寒料峭,你也别只顾好看,该穿厚实些。” “小舅舅说得是,我带着大氅呢,屋子里暖和,这才脱了。” “这么早过来,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门房是太后的人,你没惊动吧?” “没有急事,就是来看看你。” 钟离瞥他一眼,这话骗鬼呢,看他信不信。 “春祭之后便是春闱,小舅舅准备的如何了?春闱之后是打算留京还是外放,可有考虑过?” 钟离以为他就是来问此事的,安下心来回答他的问题。 “大盛这两年也就表面光鲜,内里其实已经烂透了。锦元帝和你父皇创下的盛世已经被他糟蹋的差不多了。” “京城用不着我,我也不愿把精力浪费在勾心斗角中,我准备去蜀州。” “为何是蜀州?那里地势多样,交通不便,百姓也多未开智,周边又有异族,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 “江南倒是好地方,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去了又有何意义?淮南道才经历动荡,云州叛乱,雍州灾害,荆州也差点失守,这些地方也正需要重建,可皇帝能放我去吗?你与大小姐本就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皇帝岂能再让我去添砖加瓦?” “西北更是不可能,往东,那里是钟家祖籍,算来算去,也就蜀州合适!我也想去那里试试看,看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看这些年是不是只读圣贤书做了书呆子!” “小舅舅有气魄,我支持你!大盛若多些你这样的人,何愁不能渡过难关。” 钟离也有诸多感叹,却只化作一声叹息,随着清茶一起入肚。 “你呢,皇帝越发容不下你和大小姐了,你们有何打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坐以待毙。” 钟离听他这么说也不知该欣慰还是该担心。欣慰他不是傻子,不会任人摆布,担心他羽翼未丰,斗不过那心狠手辣的昏君。 “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说。” 许肆垂眸喝茶,掩饰那一抹心虚,他这不是已经用上了吗? “我不会跟小舅舅客气的!” “不客气就好,不过……舅舅就舅舅,你为何非要加个小字?” “这不显得你年轻吗?” “那我也可以叫你大外甥,如何?这样也能显得咱俩年纪相当!” 大外甥?许肆光想想就觉得这称呼透着一股不那么正经的意味,连连摇头。 “我错了,以后都叫你舅舅。” “舅舅?你叫钟离舅舅,许肆,你到底是谁?” 房门被推开,扮成嬷嬷的太后一脸激动的走进来。 “微臣拜见太后娘娘!”相比太后的激动,许肆淡然许多。 面前的男子芝兰玉树,通身透着一股矜贵高雅的气质。面对她的质问,也丝毫不见慌乱。 “你故意引哀家来的?”太后在主位落座,脸上的激动已经平复下来。 钟离也看明白了,默默瞪了眼大外甥,难怪刚才一脸心虚呢,这是利用他引蛇出洞呢! “娘娘恕罪,微臣的确有些事要向娘娘禀告,奈何不方便进宫,只能麻烦娘娘走这一趟了。” 太后心中激荡,虽早有怀疑许肆的身份,但如今真相就在眼前,她却反而有些害怕了。 “你说!” 许肆看了眼门外,江晚提着一个麻袋进来。 门口的暗一看她一眼,心中不满被利用,但也只能默默让开。 “微臣拜见太后娘娘。” “大将军也在呢!”太后有些搞不懂许肆此番的目的了,语气不免带着不悦。 江晚却好似没有听出来,“今日是给娘娘送礼来了。” 少女将麻袋打开,提溜出一个人来。 “娘娘可认识此人?京郊西营的人,此次去雍州救灾便有他。” “不认识。哀家在西营也没有安插人手。” “那就奇怪了。这人叫黑子,雍州回京前,他去刺杀瑞王,被人当场抓住。而在我们的审问中,他却称自己受齐大人吩咐,言语之中竟还攀扯到了娘娘。” “吏部尚书齐通?” “是他!” “你们信了这人的话,怀疑哀家?” “那倒没有!若是信了,今日也不会来找娘娘了。” 许肆的解释让太后心中那股郁气消散了些。 “齐通的确是哀家的人,但哀家从未吩咐过他去害萧珩。当然了,如今看来,齐通可不一定是哀家的人!” 太后语气嘲讽,心中已经给齐通记上了一笔。 “此事哀家会查!” 要的便是这个结果,许肆和江晚齐齐行礼,之后便都沉默了下来。 “这便是你们今日请我来的目的?” “其实还有一事需要娘娘帮个忙。”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说。” “是关于陛下选妃的事……”许肆说完就见太后平静的看着他,可那平静的眼里却又好似藏着不满。 “还有吗?” “没有了!”许肆回答。 “好一个没有了!你们没了问题,但哀家却还有一个疑问。许肆,你到底是谁?” “娘娘想听什么话?假话,微臣不敢欺骗娘娘。真话,微臣……没有证据!” 看似没有回答却也是一种答案,太后审视的目光落在许肆脸上。 以前没往那方面想不觉得,如今再带着答案去看,越看越觉得像她的明睿。 不是五官,而是那种由内往外的气度。还有他的聪慧,他的行事风格,与那时的明睿真的很像! 微暗的晨光越来越亮,一层金色洒在小院里。 太后跟着暗一离开,回眸的那一刻,苍老的眼底绽放出一丝坚定。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一年一次的春祭如约而至。 今年的春祭日,皇帝安排的是相国寺祈福,天还未亮,整个皇城已经动了起来。 古朴悠扬的钟声响起,相国寺的大门打开,十八位高僧站在门口诵读经文,迎接皇帝和百官的到来。 静谧空灵的木鱼声中,明黄色的身影走在最前,后面是文武百官,再之后便是太后领着的妃嫔和百官家眷。 祈福安排了两日,第一日是祭天,由皇帝率文武百官在祭坛举行。喜欢让我嫁太子,老娘让他成太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让我嫁太子,老娘让他成太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