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正唯唯诺诺一副胆小懦弱的样子,就是站着不动。 沈如意朝常顺看了眼,他马上会意,上前威武板正道,“王府公事,还不快带路?” 老里正吓得一哆索,直接双腿跪下,“小民不……不敢……只……是……”额头上冷汗直渗。 老头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也扑嗵跪下。 沉默一片。 怎么回事? 沈如意转头,“张公子,我们今天来看的三块地,是不是无主荒地?” “是荒地。”张五松现在是王府坐班幕僚,接触到土地等事宜。 怎么这些村民这么害怕荒乱。 “既然他们不带路,咱们自己去。” 张五松看向季文川,他可是南山先生,是名动九州的大儒,他们这几个以他马首是瞻。 季文川当然看出张五松的心思,微微一笑,“去另外两块地。” 安旬看向里正一行,他们还是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没有他们带路,怎么找那两块地? 沈如意说道,“我知道大致地方,咱们过去。” 前两天,邱朝梓让她选地时,她看到了南陈国土地登造册,讲真的,统计的相当笼统,如果不是对城镇乡村有相当了解的胥吏,估计实物跟登记没办法匹配。 虽然邱朝梓说会有当地里正带路,但沈如意不喜欢稀里糊涂,她仔细比对后,画了个大概方位图,没想到今天就真派上用场了。 跪了一地的村民见他们走远了,有个中男人问道,“阿爹,这是他们自己找过去的,可跟我们没关系。” 老里正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囔囔:“跟我们没关系……跟我们没关系……” 沈如意带几人走过曲曲折折的田埂,来到了一座小山前,发现小山脚下人来人往,繁忙一片。 这些人可不是来爬山逛山景的,而是各式挑夫、匠人,他或是挑瓦扛木,或是挑泥抬水往小山上去。 他们跟着上去,还没走两步,就有守卒凶狠狠的拿刀过来拦人,“这里不准随意上山,赶紧滚。” 常顺也要拨刀,被沈如意制止:“这些护卫是什么人?” 常顺望着守卒,一脸不善,“京都府的衙差。” 竟让京都府的衙差护山。 “背后之人是谁?” 常顺抿嘴并没有说。 难道常顺知道小山坡荒地被谁占了? 她望着他。 他转到她身后,跟她护卫似的,但对小山之事一字不提。 沈如意:…… 她离衙差远了几步,拉住一位中年男问道,“大哥,你们这是……” 中年男人一脸菜色,被人拉住,双眼无神麻木的看向他们,见他们衣裳光鲜,以为是来郊游的有钱人,并不搭理,挑着担子转头就往山上去。 常顺见中年男不敬,要上前训斥,被沈如意制住了,“那你说……” 他就是不说,站着一动不动。 沈如意不跟他耗,又拉住一个,“大哥,山上建什么房子?” 小伙朝他们几人看了看,眉头一皱,“上面正在建寺庙,你们不知道吗?” 建寺庙? 沈如意脑中立刻出现了一句名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的“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而是虚数,用来形容南朝时期佛教寺庙的众多。 相传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原,九州十国跟南北朝相似,居然也大兴修建寺庙。 这可是战事连连老百姓食不裹腹的地代,居然还有闲钱建庙,这是干什么? 四月阳光灿烂,沈如意抬头看向上上下下的劳苦百姓,内心却冰凉一片。 山下平原之地种的粮食跟这些人一样枯黄发菜长不出产量,却来修什么寺庙。 “这是谁允许的?” 季文川凝眉。 安旬没作声。 张五松道,“负责建寺庙的是二皇子康王。” “建康城内外正在兴建的寺庙多吗?” 张五松点点头,“建康城大小山峦挺多的,听说大山建大寺庙,小山建小庙。” 山路蜿蜒,沈如意看着山路久久没有出声。 十五前,她穿越到九州十国时,原尊是个六岁的小尼姑,在一个荒凉的尼姑庵里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而她能穿进小姑娘的身体里,就是因为小姑娘饿死在寒冷的冬夜里。 她仰头,长长的叹了口气,久久没动。 季文川也叹了口气,“这也是我一直不出山的原因。” 安旬低头看着脚尖,季沈二人沉重的气氛影响了其它人心情。 张五松见大家既不能上山,又不说话,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我们现在……” 很明显,那两个说是荒坡的地方已经被划来建寺庙了。 沈如意转身离开。 安旬等人看向季文川。 “走吧。” 几个跟上。 几个村人看到他们安然回过来,面露轻松,“贵人,你们回来就好。” 原来老里正不敢过去,是怕挨衙卒的打。 沈如意又朝不远处的小山看了看,看来这些人没少骚乱当地村民,使得他们听到就害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深深吸口气,指着坑坑洼洼的荒地说道,“就这里了。” 如果不是沈如意提出养猪场,季文川甚至觉得这事很荒唐,所以她选哪里,他都无所谓,只是有机会跟她一起出来办事,如果事情办不成,一起出来逛逛也不错。 沈如意却很认真,请里正,让他找几个人手,由张五松带着测量荒地,并画到纸上。 “胡……” 胡有穆一直站在沈如意边上,见她朝自己看过来,连忙接上话,“胡有穆,如意姑娘有什么让在下做?” “听说胡公子曾是游侠,是吧?” 胡有穆叹气点头,“本想跟随王爷打仗,没想到战事停了。”没仗可打,他就没办法建功立业,最近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离开端王府,去寻找新的机会。 沈如意微微一笑,“胡公子,帮我做件事。” “何事?” 沈如意朝边上无人的地方走了几步,示意胡有穆跟上来。 二人说了会话。 当然,都是沈如意在讲,胡有穆在听。 “放心,不让你白跑,每天一百文,预支二两。” 还有这好事? 这世道钱可不好挣,在王府里每天也只能勉强混口饭,甚至经常吃不饱,胡有穆感觉被钱砸中了。 四月下午,阳光鲜活,微风轻拂,带来温暖和舒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给看似热闹实则萧条的山村落增添了几分生机。 几匹大马从小山上冲下来,呼啸奔腾。 行人纷纷惊慌躲避,孩童们不是吓的尖叫,就是哇哇大哭。 沈如意等人瞬着跑马的方向看过去。喜欢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