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三论打破世家垄断
“子安,请坐。”荀彧轻声说道。
重新落座后,荀彧开始细细体味曹彦之前说的这番话。
他感觉,自己在这一刻钟受到的精神冲击,比之前三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但这未尝不是开拓思路的好机会。
于是,荀彧很快问出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
“子安所言振聋发聩。然,你可有应对之策?”
曹彦沉思片刻,反问道:“文若可知大汉举孝廉之制?”
他忽然抛出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荀彧颔首道:“武帝设此制,本意是打破世卿世禄,引导民间形成重孝尚廉的风气。”
曹彦点头道:“汉武帝初设此举时,确实为大汉人才选拔开辟了新径,也成功打破了被世卿世禄垄断朝堂的桎梏。
可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察举已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甚至还有童谣传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所谓的‘举孝廉’,已然成为了世家豪门垄断统治阶层的工具。
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四世三公之盛况,便是举荐异化之果。“
说着,曹彦用手端起了茶碗,“就好比这茶盏,察举制是盏,寒门百姓是水。盏不破,水终不得出。”
荀彧盯着茶碗,瞳孔微微收缩,陷入了沉思。
“故欲破此局,当立三策。“曹彦竖起三根手指,继续说道:
“其一,设立科举取士制度,不论门第,唯才是举!
其二,在郡县设立蒙学,州府设立太学,使百姓亦能识字明理。
其三,改良造纸,广印典籍,令学问不再束之高阁。“
荀彧的指尖有些微微发颤。
作为颍川荀氏子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曹彦这番话的杀伤力。
厅外偷听谈话的曹老板,
此刻也忍不住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生怕自己会因为再听到什么震惊的事情而惊呼出声。
片刻之后,荀彧忽然问道:“蒙学师资从何而来?寒门、百姓即便入学,终究难敌世家百年积淀。”
“问得好!”曹彦微微一笑,放下手中茶盏,说道:“可将蒙学分作三级。
幼童学《三字经》启蒙认字,
少年习《九章》明理,
优异者入太学专攻经义、算科、工科。
至于师资,
可令太学毕业学生先赴蒙学执教三年,方得授官。”
荀彧倒吸一口凉气,而曹操则把嘴捂得更紧了。
这一招,不仅是要改革察举制,更是要挖世家的根啊!
“那造纸之术,如何改进?”荀彧嗓音发干,但还是继续问道。
“蔡侯纸质脆难存,是因用料不当。”曹彦说道,“若改用楮树皮配破布麻头,加以蒸煮捣浆之法,再以重石压制成型,可得坚韧如帛之纸。”
言罢,曹彦拿起桌案上的一卷竹简,说道:
“新纸若成,这卷竹简中的内容,只需巴掌大小的纸张即可记载完成。
而且纸张可以装订成册,一本书,甚至可抵得一车竹简!”
荀彧现在不只是手指了,整个身子都开始颤抖起来。
曹彦却还在继续加码,
“为了方便大量出产,可将文字刻成单个泥字,用时排版成版。
一版便可印成百上千册,字迹工整如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