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点头,示意曹彦继续说下去。
曹彦略作沉吟,继续道:“黑山军此次南下,无非是为了抢夺粮食和军资。
东郡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自然是他们的首选目标。
但只要我们守住东阳武和顿丘两地,黑山军便不敢轻易渡黄河南下。”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转头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拱手道:“子安所言极是。东阳武与顿丘,乃东郡南下之门户。
若我们能守住这两地,黑山军便无法长驱直入。
然黑山军人数众多,我们东郡却兵力有限。
只守不攻,恐难长久。”
“文若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曹操点头问道。
荀彧看向曹彦,说道:“军略非我所长,还是请子安来讲吧。”
曹彦看了荀彧一眼,心里知道这是荀彧不想抢自己风头。
但现在是关键时期,曹彦也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
因此,他直接说道:“我们可用围魏救赵之计。
东阳武和顿丘两地,可各派一员大将镇守。
大兄则独领一军,游弋于外,寻找战机。
若黑山军全力攻打东阳武或顿丘,大兄便可趁机袭其后路,直捣其巢穴。
如此,黑山军必乱。
若黑山军回军救援,大兄便可半道伏击,一举击溃之。”
“那要是黑山军不理我呢?”
“黑山军的家眷皆在老巢之中,他们不可能不回防。”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此计甚妙!文若,你以为如何?”
荀彧拱手道:“子安之计,深得兵法之精髓。不过黑山军狡猾多端,我们还需小心应对。”
曹操又问道:“东阳武和顿丘两地,该派何人去镇守?”
曹彦回道:“顿丘派可派曹仁、曹纯二位将军前往镇守。东武阳则由文若、乐进和我一起镇守即可。”
“就依你之言。”曹操微微颔首道,忽然又问道:“子安,你的新军开始训练了吗?”
曹彦闻言,顿时苦笑道:“就这三天时间,人都还没招募够,怎么训练?”
“你打算招募多少?”曹操又问。
“一千人。”曹彦答道。
“现在招募了多少人?”
“不到三百……”
“那你得加快速度了。”曹操皱眉道。
“即便招募够了,训练时间太短也指望不上他们。”曹彦摇头道。
曹操看着地图,皱眉沉思。
良久之后,他才问道:“子安、文若,你们觉得黑山军会从哪里南下?”
这次曹彦没有再说话,把机会留给了荀彧。
荀彧也不再客气,指着地图上说道:“魏郡毗邻兖州,黑山军若来应该会分为两路。
西线过荡阴取顿丘,东线经内黄直扑东武阳。”
曹操皱眉沉思,
曹彦却忽然指着阴安渡,随后斜斜刺向东郡上方的清河国,
“文若所言此两路,乃明路。
然依我观之,他们却很可能以轻骑出阴安渡,趁着黄河下游尚在结冰期,绕道清河国突袭东武阳!此乃瞒天过海之计也!”
曹操和荀彧皆是一怔,望向曹彦道,
“这是黑山军能想得出来的计谋吗?”
“切莫小瞧了张燕!”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