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第18章 死守东武阳!(1 / 2)

(' 第18章 死守东武阳!

眭固领着骑兵往西南疾驰,佯装要去攻打顿丘。

实际上,他们却在半道埋伏,意图伏击出城增援的东武阳守军。

可等来等去,直等到夜幕低垂,也不见守军半点踪影。

“这帮没卵子的东西,光知道嘴上逞能!”眭固气得破口大骂。

末了,他却也只能下令就地扎营,等待后续军队抵达。

翌日清晨,

北方尘土飞扬,两支大军浩浩荡荡而来。

一支是黑山军统领左髭丈八率领的两万大军。

另一支相貌、装束与汉人迥异的队伍,乃是南匈奴右贤王于扶罗麾下的一万匈奴铁骑!

望着城外黑压压一片的敌人,

曹昂、李整、李典三人不禁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

“果然被叔父料中了!”曹昂轻声对李氏兄弟道,“眭固假装撤兵,实则是想诱我们出城。他们早已在城外布下重兵!”

“匈奴人竟也与黑山军勾结到了一起。”李整面色凝重。

李典却显得颇为镇定:“怕甚,这一切不都在校尉和郡丞的预料之中嘛!”

三人随即望向城墙上的曹彦和荀彧。

曹彦与荀彧正站在城墙边上,凝视着那三股正在合流的大军。

“子安,按你的吩咐,檑木滚石、热油、金汁等等全都备齐了。”荀彧仔细地向曹彦汇报守城物资的准备情况。

按理说,曹操离去后,

东武阳的实际主事者应是荀彧才对,

结果现在却搞得曹彦好像才是主心骨。

不过荀彧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有些紧张和不适应也是难免的。

更何况曹彦之前不管是实际指挥,还是理论知识,都足以证明他精通军事。

荀彧将临战指挥权交给他,也是情理之中。

曹彦沉吟片刻,对荀彧说道:“文若先生,后勤保障和伤兵救治就劳烦你了。”

荀彧拱手道:“放心,交给我便是!”

曹彦点头,随即转向曹昂、李典、李整三人:

“子脩,你守北门。”

“曼成,你守南门。”

“子齐,你守东门。”

“末将遵命!”

曹彦分派完任务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

而城外,

眭固与左髭丈八、于扶罗会合后,

望着手下黑压压的一大票人马,心中涌起一股得意。

“东武阳守将是个白脸小子,狡猾的紧。”眭固说话时,脸上的疤痕不住抖动,显得格外狰狞凶悍。

左髭丈八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挥舞着手中的大刀,粗声粗气地说道:“管他白脸黑脸,咱们一拥而上,踏平这东武阳便是!”

他身后的黑山军将士们听了,也跟着大声叫嚷起来,士气倒是十分高昂。

于扶罗坐在马背上,微微皱着眉头。

他此番答应张燕出兵攻打曹操,

一是为了生存,他们需要过冬的物资。

二是为了报复,他们原本是与袁绍结盟,结果却遭到了袁绍的背叛。

所以此番前来攻打曹操,算是公事私事一并了了。

于扶罗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二位统领,我匈奴骑兵擅长骑战,攻城战怕是不太在行。”

眭固看了于扶罗一眼,笑道:“右贤王不必担忧,此次攻城主要以我黑山军为主。你们匈奴骑兵只需从旁策应,牵制一方守军即可。”

于扶罗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眭固的安排。

随后,眭固下令让手下士兵先进行试探性进攻,

先去探探东武阳守军的虚实。

很快,一队黑山军士兵扛着简易木梯,朝着东武阳城墙冲了过去。

城墙上,曹彦站在高处,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莫要着急,等他们靠近了再动手。”曹彦对身边的士兵喊道。

当黑山军士兵已经快要接近城墙时,

曹彦这才一声令下:“放箭!”

顿时,城墙上的弓箭手们万箭齐发!

密密麻麻的箭雨,朝着黑山军士兵当头射去!

这群黑山军装备简陋,连木盾都很少配备。

加上距离又近,

这一波箭雨下去,黑山军立时便又有不少人中箭倒地,惨叫连连。

可后面的黑山军却悍不畏死,依然不顾一切地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