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也希望通过击败黄巾建立威信,
震慑兖州士族和陶谦、袁术等外部势力。
但刘岱性格刚愎自用,难听人言,
个人能力又有极为限,
面对青州黄巾,他只能中午出行。”
“???”曹操三人一脸懵逼,问道:“为何只能中午出行?”
“因为早晚要出事啊!”
“……”
曹操、荀彧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而戏志才却突然问道:
“若刘岱真死于黄巾之手,我们又要如何才能名正言顺的入主兖州?”
听到这句话,曹彦下意识的看了荀彧一眼。
荀彧被曹彦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曹彦又转回了戏志才,说道:
“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皆是大兄讨董时的盟友。
且鲍信对大兄敬仰有加,张邈更是大兄的至交好友,情同手足。
我们有很大希望争取到他们两人的支持。
只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大兄入主兖州就将顺理成章。”
稍作停顿后,曹彦继续说道:
“与此同时,
同时,大兄可致信袁绍,
请他帮忙向天子奏请兖州刺史一职,
这样我们才能在兖州名正言顺地扎根。”
“袁绍他会同意吗?”曹操问道。
“不同意不行啊,万一主公撂挑子不干了,那百万黄巾不就北上与黑山军汇合了嘛。”戏志才笑着解释道。
“也是。”曹操微微颔首,给了曹彦一个眼神,示意他继续。
曹彦接着说道:“正如志才所言,
袁绍还需要我们帮忙守着他的身后。
他定会权衡利弊,同意让大兄你占据兖州,作为我们共同的根基。
一旦掌握了兖州,
我们便可东望徐州,
南下豫州!”
曹操看向荀彧和戏志才,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戏志才拱手说道:“子安此计可行,但还需一人去说服和联络兖州其他士族。”
曹操闻言,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荀彧的身上。
以荀彧的身份背景和能力,
由他去做鲍信和张邈的说客,自然是最佳人选。
于是,他开口问道:“文若,你可愿走这一趟,去说服张邈和鲍信?”
荀彧没有丝毫的犹豫,拱手道:
“若能得鲍信、张邈支持,我等确有机会入主兖州。彧虽不才,但愿走这一遭,为主公说服二人!”
一切准备就绪,
曹操、曹彦等人,
便只等刘岱那边的消息传来。
……
入侵兖州的黄巾军,总共分为三路。
青州黄巾大渠帅司马俱为一路,也是此次进攻兖州的主力。
他麾下能战之士有十五万之多,再加上家眷,足有三四十万人。
司马俱自青州临淄南下,经泰山郡直扑济北国。
其目标为控制黄河渡口,进而切断兖州与冀州的联系。
左渠帅徐和,率领麾下八万余黄巾军,携带家眷、裹挟流民,达到三十万之众,绕道济北国西侧,突袭济阴郡。
右渠帅张饶,率领七万黄巾军,拖家带口也有二三十万人,沿泗水南下,攻任城、鲁国,目标为控制兖州粮仓。
三路黄巾军可谓势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近半个兖州,让兖州刺史刘岱焦头难额。
兖州南部是肯定守不住了,如果非要死守,可能会有被包饺子的危险。
于是他与济北相鲍信一起,
率大军撤至仓亭津,
同时向曹操和袁绍求援。
鲍信见黄巾势大,
于是向刘岱献上“坚壁清野”之策,
劝他效仿东武阳,据城而守,等待支援。
可刘岱却不知哪根筋没搭对,竟然决定要亲自迎战!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