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发现,绢布上还写着王毓提出的意见。 推荐可以在广武安置十五万人左右。 至于其他各县,盂县、虑虒、楼烦三县多山地,土地有限安置人口也就四万左右。 而阳曲、原平、卤城三县均可以安置十万人以上。 杨升思索了一下,安置近五十几万人,这个人口密度足够了。 毕竟不能一次性把人就安排满,以后的人口还会增长,要预留出空间。 不过广武有工各种工坊,人数可以在适当的加一些。 但多余的人呢? 要知道昨天来的才是第一批。 等黄巾之后,冀州、幽州甚至豫州、青州等地要涌进来多少人? 嗯? 这时他的目光看向了雁门关外,已经失陷的几县。 也就是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东西长两百多公里,面积更是多达五千多平方公里。 几乎都是平原,而且各种资源极度丰富。 只是现在的大同盆地,不时的有鲜卑人南下放牧,现在迁移人口过去还不现实。 有时鲜卑人还会从大同盆地出兵,袭扰幽州的代郡和上谷。 只要能收复大同盆地,在西端的参合口筑起后世那道着名的关隘“杀虎口”。 然后在将东边的平城打造成一座坚城。 咦! 这让他想到了之后北方赫赫有名的坚城,大同。 这个位置好像就是现在的平城。 其实东边最理想的筑关地当然是上谷郡内的广宁城,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 这样一来,东边的张家口,中间的大同和西边的杀虎口,就可以构筑一道北方的防线。 嗯! 有些扯远了。 杨升回过神来,说道:“一切都按郡丞大人的提议办理!” 王毓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还有就是,现在已经过了春耕,眼下这些新进入雁门的人难道要养到明年开春吗?” 嗯? 王毓的话倒是提醒了杨升。 之前自己就一直在埋怨缺少人手。 昨天新安顿下来的那批流民不就是最好的劳动力? 自己完全可以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来养活这些人。 而且昨天晚上他注意到了,这一批来到雁门的几乎都是壮年和年轻的女子,小孩也有不少,就是没多少老人。 想到这里他直接说道:“这样吧!凡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有一技之长的全部送到了工坊里面去。 没有一技之长的只能到河堤上做工了,或者去开垦荒地。 妇女完全可以单独抽调出来,专门负责做饭这些事物。 如果能熟练缝制衣物的就进制衣厂里面去。 至于年龄小于十六岁的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供应一石米面。 对于读书识字的人,全部充入太守府内,担任小吏!”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这些孩子是要全部送去读书的。 但现在自己还没建学堂,也没有教书先生,现在也就只能先搁置了。 嗯! 王毓赞同的点了点头。 和他想的差不多。 很快王毓就带着几个小吏下去安排了。 这时,王旭走了进来。 拱手道:“主公,外面有两个幽州商人求见。” 嗯? 终于来了。 杨升对着王旭说道:“请进来!” 王旭拱手退了下去。 很快王旭就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只见其中一人身穿蓝衣,微胖圆脸留着短须,三十出头年纪。 另一个则是一身黑衣,长脸留着长须,也差不多是三十出头的模样。 看见这两人,杨升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某部电视剧里面的张三和李四两人。 实在太像了。 苏、张两人走进大厅对着杨升拱手躬身道:“草民苏双(张世平)见过太守大人!” 杨升抬手道:“免礼了,坐!” 苏双:武力61,智力74,统帅61,政治68,魅力81。 张世平:武力69,智力72,统帅64,政治71,魅力83。 这里他不由的感叹,这两人数值不差啊! 等两人落座完毕。 两人这才发现,这个太守府内的座椅比之前的垫子舒服太多了。 这是这腿怎么露出来了。 两人一时尴尬了起来。 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到,两人急忙拉了拉下摆。 还没等两人再仔细感受。 杨升直接问道:“不知两位来我太守府有何贵干?” 两人对视一眼。 圆脸的苏双说道:“听闻雁门境内出售一种精致的食盐和白糖,所以我兄弟二人想购买一些,在贩到其他地方去。 后来得到消息,这些产物都是来自太守府,所以我兄弟二人今日才来太守府拜见!” 杨升点了点头。 之前自己之所以售卖食盐和白砂糖就是为了吸引商人前来。 毕竟赚钱要赚有钱人的钱的才是。 但自己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弄什么商队。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人现在才出现,来的还是这么出名的两个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到这里杨升问道:“哦!那不知道两位打算购买多少呢?” 两人对视一眼,苏双自信的说道:“我兄弟二人颇有家资,此次打算求购一千石食盐和五百石白糖!” 杨升点了点头。 “可以!” 毕竟这是这一次合作,少点就少点吧。 苏、张两人松了口气,随后问道:“那不知道这价?” 杨升直接大手一挥说道:“食盐三金一石,白糖五金一石,至于出了雁门你们卖多少我不会管。” 两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这价很合理。 杨升继续说道:“另外,这些钱我打算让两位用金来结算。” 两人也表示理解,毕竟这五铢钱的价值一直在贬,实在太不稳定。 眼看事情谈妥了,杨升问道:“不知道两位对于其他的东西有没有兴趣?” 哦? 这下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苏双好奇的问道:“不知太守大人还有什么营生照顾我们兄弟?” 杨升只说了一个字。 “酒!” 嗯? 没等两人说些什么。 杨升直接说道:“子初!去后院的地窖里面取一坛酒出来!” “诺!” 要知道每天都有几十吨就刷新,他不窖藏一点怎么对得起自己呢? 所以后院和旁边的几个院子里面他一口气搞是十几口地窖。 至于藏了多少酒他自己都算不清了。 很快王旭就回来了,左手拿着一坛酒,另一只手拿着两只碗就来到了两人面前。 王旭放下东西就转身离开了。 杨升接着示意两人打开。喜欢三国之杨家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杨家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