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146章 洛阳之行三(1 / 1)

嘶! 杨升听到这里倒吸了口凉气。 难道是? 杨赐的声音继续响起:“第二年,一部掺杂了《道经》《兵法》,部分残缺的不知道什么人编写的药方。 这些东西被整合在了一起的经书现世了。 借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很自然的这个道士得到了这部经书。 这个道士也随之成立了一个,名叫太平道的教派。” 嘶! 此时杨升已经有些麻了。 居然真的是张角? 这? 张角的太平道背后居然有这些人在扶持着? 这些人好大的胆子密谋废立就算了,居然还想着勾结外族。 杨赐没有停下继续说着话。 “但不久,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司徒袁逢去世,其弟袁隗袁次阳领司徒之职。 袁次阳继承了袁周阳的司徒之职,也继承了袁周阳扶持外力的思想。 但他总觉得只由这个道士带着兄弟二人发展,想成长到能威胁朝廷的外力,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之后他让人开始频繁接触张角,随后的几年众多家族不断在背后出力。 短短几年时间,太平道从冀州广宗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发展成几乎遍布整个大汉的大教。 不少地方刺史、太守、县令都上表朝廷,说太平道如不加以制止必然酿成灾祸。 这些奏书和奏表很自然的就被我们拦截了下来。 有时我们也怕这个外力过于强大,对大汉造成无法比拟的伤害。 但负责此事的袁次阳却表示,他有着绝对的后手,让我们放心。 终于! 在今年年初他潜伏在这个道士身旁的内应唐周来到洛阳,密告袁次阳。 而我们也早就联合了诸多大臣做好了准备。 终于几天后,唐周在京兆府敲响了告密的鼓声。 趁机也为我们铲除了十常侍当中的封谞、徐奉等人。 虽然没能按原计划一举铲除十常侍,却也让他们在陛下面前失掉了不少宠幸。 同时,我们也拿回了在宦官和外戚手中的最重要的兵权。 虽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但却掌握在了陛下手里。 接着卢植、朱儁、皇甫嵩出征之际,在我们或明或暗的提示下。 三人联合大臣上书,要求陛下解除党禁。 果然! 经过两次提议,陛下同意解除党禁。 一切都在朝着大家原本预料的方向发展着。 就在我以为只要瞬间剿灭黄巾,我大汉就中兴有望了。 这时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特别是当何进说出那句,允许各州郡县的刺史、太守、县令自募兵马守备地方,跨州、郡征讨黄巾。 当时除了我之外,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 之后我暗中调查,果然! 我发现在这次合作的众多家族里面。 有大部分家族或者扶持一些太守,豢养起大量兵马而且还大肆圈占土地。 特别是汝南的袁家,袁术借着和何苗的矛盾先一步回到汝南。 在汝南拉起了数万兵马,而且趁机圈占了成千上万亩的大片土地。 一但接下来朝廷势弱,地方太守、刺史必然割据一方,我大汉的天下危矣! 而且我估计,袁次阳在张角身旁的后手远不止一个唐周这么简单。 我感觉自己的时日已经无多了,所以我才把你召集到洛阳。” 额! 听完杨赐这一堆话,杨升沉默了。 整个人都晕乎乎了。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过于震撼了。 张角背后居然有这些人在支撑着。 现在一想好多事情都对上了,难怪不管多少人上书都能被压下来。 这绝不是两个十常侍就能做到的。 还有就是最不起眼的袁术和何苗的矛盾,居然也是个局? 果然,任何一条小的消息都需要重视啊! 在仔细想想。 太平道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遍布大汉十三州,发展起近百万信徒。 就凭张角三兄弟几个泥腿子就能成事了? 估计几代人、十几代人都发展不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张鲁父子的五斗米教,两代人都是官身。 但在汉中传道几十年却依旧困在汉中,信徒也不过才几万人。 而且你敢相信,传的神乎其神的《太平要术》居然是几本残书整编的大杂烩? 那么?所谓的南华老仙,会不会也是这些人推出的呢? 不过想想也是。 在一个知识被垄断的时代,平常人又能有多少书读呢? 特别是这部书掺杂了修道、兵法、治病救人这些东西。 里面的内容都是一般人难以接触到的,而且其中大部分东西都和真的一样。 这就让人更加笃信了。 而且他估计张角拿到这部《太平天书》估计藏的死死的。 里面的内容也就张角一个人知道,自然也就没别人去追究这是不是一本大杂烩了。 呼! 杨升深吸了口气。 看向杨赐,问道:“那不知伯父的意思是?”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赐没有回答。 而是反问道:“你说呢?” 杨升深吸了口气,回道:“伯父!看样子这大汉天下不会太久了,黄巾平定之日就是天下群雄并起之时!” 杨赐点了点头,就从这一句话就看得出,他是个有大局观和眼界的人。 沉默了半晌才说道:“只是,我杨家该何去何从? 原本我是打算带着这个秘密进棺材的,而且我也打算警告杨彪,一辈子做个忠于汉室的汉臣! 在天下形式不明朗的时候,一辈子都做汉室忠臣,以保全家族。 但随着你的出现,我准备改变主意! 这也是我要你来洛阳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杨赐沉默了许久。 杨升也沉默了下来,感情杨赐要自己来洛阳是为了以后的杨家。 说实话,他看过历史对世家的感观不是很好。 特别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之后的世家。 他本人对杨家原本的态度,仅仅只是借用一下名头为自己招揽人才而已。 反正不用白不用。 但现在看来世家的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的多。 他看着同样沉默的杨赐。 估计他也在考虑扶汉还是杨家的未来。 一个是生养他的家族,另一边是自己效忠一生的大汉。 果然! “哎!” 过了好一会,杨赐深深的叹了口气。 “我不是迂腐的人,但我还是想告诉你,这大汉要乱了。 如果这大汉有救,我希望你能救则救,保全我杨家的忠名。 不能救我到时候估计也管不到你了!”喜欢三国之杨家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杨家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