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市。 八十年代的庆市,算得上是贫穷落后。 经济不发达。 四面环山,像是一个罩子,将它牢牢罩在里面。 交通不便,哪怕和浙城相邻,可呈现出来的经济势头,连隔壁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直到后来,二十世纪到来。 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余钱开始旅游,散心,越来越注重养生时,庆市一炮而红。 钟灵毓秀,山清水澈。 油菜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黄,喜庆又漂亮。 不过那都是后世了。 谢昭带着林暮雨从长途汽车站下车时,马路上一辆驴车正慢悠悠的穿过,带起一片潮湿的泥土。 “这是……庆市吗?” 林暮雨愣了一下。 这还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然而,面前的景象,和她想象中的车水马龙不一样。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看书。 书里面或多或少会描写外面广阔的世界。 四个轮子跑的小汽车,人流如织的自行车,还有工人们高高兴兴的挽起手一起去上班,聊不完的话题。 可是,面前的庆市,似乎瞧着和湖东县…… 也没有很大的差别。 谢昭忍住笑。 啧。 自家媳妇儿这反应,倒是和上辈子自己第一次来庆市一模一样。 “这里算是郊区。” 谢昭将林暮雨手里的行李拿过来,解释道:“就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还得坐车往里头跑一段路,才算是到真正的庆市中心。” 谢昭拦下一辆人力三轮。 林暮雨见是人在前头踩着骑,她有些不好意思。 可谢昭倒是带着她大大方方的坐了上去。 “不要觉得内疚。” 谢昭贴近她耳朵,轻声道:“大大方方卖劳力,比坑蒙拐骗强多了,要是咱们因为内疚,不肯坐他的车,他去哪儿挣钱呢?用自己的勤劳换钱,他一点都不会觉得寒碜的。” 林暮雨愣了一下,若有所思。 她抬头去瞧车夫。 果然。 三十多岁的汉子,正是力气最壮的时候。 站起身,咬着牙,狠狠一踩。 虬结的肌肉从小腿上冒起,可他脸上的神情是高兴又热情的。 踩一趟,挣的孩子的营养费,是爱人的衣裳钱,更是一家上下几口人的开支。 寒碜吗? 当然不。 “两位去哪儿?” 车夫笑吟吟问道。 “庆市国营纺织三厂。” “三厂啊?成!倒是不远,从这边南路过去,骑个两里路就到了。” 车夫拐了个弯,带着谢昭和林暮雨朝着纺织三厂驶去。 道路两旁种的是梧桐。 这种树从金陵闻名,又赋予一段英雄和美人的佳话,因此迅速席卷全国,风靡一时。 雨停了。 斑斑点点的阳光从头顶洒落,空气里泛起一层潮湿的泥土味儿。 林暮雨静静地看着道路两旁慢慢多起来的商铺和行人。 地面不知不觉变成了水泥路。 道路两边停着一排排的自行车,有不少人在摆摊。 卖的都是蔬菜,间或有水果。 第一摊是桑葚。 黑漆漆的,个头小,但是颜色极其漂亮。 往后就是蔬菜。 放在小篾盘里,堆起来,叫卖是羞涩的,每个人都坐在自家摊子的后面,拘谨又热切的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半个小时后。 人力三轮停了下来。 车夫扭头,冲着两人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 “到啦!” 谢昭道了谢,他先付钱,而后跳下车,将行李拿下去,又伸手将林暮雨抱了下去。 林暮雨脸一红。 “我自己能下!” 谢昭耸耸肩。 “我知道啊,抱你更安全些。” 林暮雨:“……” 这人。 她是没出过远门,不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好不好? 只是说是这样说,但是心里仍旧泛起甜蜜。 车夫感慨。 “你俩感情可真好!” 他说完,咂咂嘴,准备给谢昭找钱,却见后者摆摆手,冲着他一笑。 “不用找了哥,请你吃烧饼。” 车夫一愣,赶紧道了谢,高高兴兴的骑着车离开。 “走,先去招待所。” 谢昭带着林暮雨,抬头看了看,一眼就看见马路对面,一个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 “纺织三厂招待所。” 谢昭带着林暮雨走到马路对面。 两人将行李放到地上,柜台后面的女招待员探起脑袋,“干嘛的?” 谢昭将向阳镇开的证明递了过去。 “我是向阳镇集体企业,锦绣制衣厂的员工,来三厂采购服装的。” 招待员看了一眼身份证明。 确认无误后开了房间。 “一间房还是两间?” “一间。” “那得出具结婚证明才行。” 林暮雨红着脸,将一本红色的结婚证递了过去。 招待员打开,吉祥纹图案的外框,里面是文字,摘录了当时的《婚姻法》,盖了公章,注明发证机关。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合法夫妻。” 谢昭笑着道。 招待员看了两人一眼。 男才女貌,倒是般配。 “二楼右边第三间房,钥匙拿去吧。” 招待员将钥匙递给谢昭。 两人上楼,将行李放好,谢昭先检查了一遍安全问题,又将床铺好,扭头问林暮雨要不要休息。 后者摇头。 她眼睛亮晶晶的。 “现在去纺织厂买布料吗?” 谢昭一乐。 “天都快黑了,肚子不饿?” 他在自家媳妇儿脸上捏了捏,“再说了,现在去,拿不到最好的价格,我可不是来当冤大头的,先了解了解情况,明天再去。” 林暮雨不懂这些。 谢昭也不想她费心,将东西收拾好后,他就带着林暮雨出门去了。 去哪儿? 当然是国营纺织三厂对面的小饭店。 这可不是国营的。 是私人挂了三厂的牌,私营性质。 换句话说,这就是和厂子里的食堂搞竞争。 而它还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客源不断,这就说明了一件事——它背景绝对足够深厚。 此刻。 马路对面,鸿兴饭店。 一个大门头,瞧着只有一间门面,但是里头来来往往不少客人。 走进一瞧,得,里头更是别有洞天。 顺着狭窄的门口进来,里头一下子开阔了起来,从一间门面,变成了三间,里头很深,应该是后厨。 柜子上还摆着酒。 老式的汾酒,五粮液,西凤,还有高档的茅台酒,旁边放着标价,十八元五角。 平价五星二锅头也是有的。喜欢上辈子苦够了,再也不当假少爷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上辈子苦够了,再也不当假少爷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