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惊龙

第57章 益母煎心.露润旱苗(1 / 1)

戌初刻,藏经阁的铜灯在佛经上投下蛛网般的光影。庵主慧明师太的木鱼声混着松涛,惊飞了梁上栖息的夜鹭。陆九渊踏月而来,茶炉里煨着的“益母茶”正咕嘟作响,药香混着茶香,竟在砖地上漫出“母慈子孝”的卦象。 “师太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后山那场雪?”他将茶盏搁在功德案上,茶汤在灯影里晃出涟漪,“令郎病入膏肓时,是谁割腕放血,混着益母草煎药,硬是从鬼门关抢回条命?”慧明的木鱼槌“当啷”落地,惊觉茶汤里的波纹,竟拼出小尼静微幼时的模样——那时她还不是尼姑,是住在破窑里的孤女,日日趴在书生床前换药膏。 静微的手抖得握不住佛珠,腕间疤痕在茶香里发烫。她记得那年寒冬,书生咳得呕血,自己咬咬牙用簪子划破手腕,将血滴进益母茶汤:“伯母,阿衍喝了我的血,便与我同命相连,今后定能长命百岁。”可后来师太搬来尼姑庵,她为追去解释,竟被当作孤女收留,一住便是十年。 “看清楚了,师太。”陆九渊指尖在盏沿画圈,茶雾突然化作巨幕,映出当年破窑场景:少女静微跪在佛前,用自己的红头绳系在书生腕上,绳结里藏着半片益母叶,“您怕拖累儿子,逼她出家,却不知她早已把自己的命,熬成了您儿子的续命茶。” 慧明望着幕中少女割腕的动作,忽然想起儿子至今未愈的寒症——每逢阴雨,他腕间红绳便会渗出血痕,原来那不是装饰,是静微用血肉结成的契约。茶汤里浮出的益母叶,叶脉竟与静微腕间疤痕一模一样,恍若她这些年吃的素斋,喝的佛茶,都不过是在熬煮自己的真心。 “伯母……”静微忽然跪下,佛珠散落在陆九渊的茶炉旁,“当年您说阿衍功名未就,不该被孤女拖累,可您看这红绳——”她褪下腕间绳结,露出底下与书生同款的血痂,“我们早已是血脉相连的人,就像这益母茶,苦里藏着回甘,寒里熬着暖骨的火。” 慧明的泪突然砸在功德案上,溅起的水花在茶雾里显形为“悔”字。她想起儿子每次寄来的家书,字里行间总问“后山的益母草可茂盛”,原来他从未忘记那个为他放血的孤女,就像静微从未忘记,自己割腕时发的誓:“若阿衍病愈,我便削发为尼,替他吃素十年。” “师太,尝尝这益母茶吧。”陆九渊将茶盏递到她颤抖的手中,“叶底藏着的,是静微这些年抄经时滴的血,每滴都在说‘我愿’——愿他平安,愿您心安,愿这世间的苦,都由她一人担了。”茶汤入口的瞬间,慧明看见静微的身影与自己逝去的儿媳重叠,同样倔强的眉眼,同样甘愿为家人熬尽心血的模样。 静微忽然取出贴身的帕子,上面绣着的不是佛经,而是书生当年送她的益母草图。帕角染着的暗红,正是十年前割腕时留下的印记,如今在茶香里,竟显形为“合家欢”的卦象。慧明颤抖着握住她的手,触到腕间的疤痕,终于泣不成声:“傻孩子,你早该拿这帕子来见我,早该让我知道,你才是阿衍命中的益母,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 陆九渊趁机将一包“合欢茶”塞进静微怀里,茶包上系着的红绳,正是方才从慧明的木鱼槌上解下的:“这茶用合欢花配益母草,喝了能解千般结。”他忽然瞥见静微耳后新长的红痣,竟与书生的胎记相映,“不过先说好,等你们生下小娃娃,定要请我喝满月茶——我连茶名都想好了,就叫‘甘露润禾苗’。” 藏经阁的铜灯忽然爆起灯花,映得三人脸上都染了暖光。静微望着慧明手中的茶盏,茶汤里的益母叶正舒展成怀抱的姿势,恍若母亲抱住孩子,恍若十年的误会,终于在这盏茶里,熬成了回甘的蜜。而陆九渊的茶炉里,新添的合欢花正在沸水里旋转,将满室的檀香,都染成了人间烟火的甜。 是夜,尼姑庵的钟声不再清冷。慧明师太亲自取下静微的僧帽,露出的青丝间,别着陆九渊送的合欢花。藏经阁的砖地上,益母茶的茶渍竟自然形成“归”字,指向山下的灯火——那里,书生正揣着刚收到的家书,朝着尼姑庵的方向,踏碎了满地的月光。 当第一颗星子亮起时,静微腕间的红绳突然发出微光。她摸着怀里的合欢茶,忽然明白,所谓“久旱甘露”,从来不是等天降雨,而是有人愿意为你熬煮真心,让旱苗在血脉里,长出足以接住月光的叶。而陆九渊的茶盏里,此刻正浮着两尾交缠的银鱼,正是“阴笑笑卦”的真意——在苦涩里看见回甘,在分离中守着团圆。喜欢商海惊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商海惊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