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万首

第571章 范云《建除诗》(1 / 1)

建除诗 范云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 …… 赏析: 《建除诗》是一种特殊的杂体诗,它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字冠于句首,构成独特的诗歌形式。范云此作借这种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生图景与思想转变。 一、开篇描绘宏大的建国立业之景 1.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建国负东海”,起笔便勾勒出一个倚仗东海而立的宏大国家形象,“负”字赋予国家以坚实之感,显示其地理位置优越,根基稳固。“衣冠成营丘”,营丘是齐国故地,此句表明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完备的礼仪文化制度,展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文明开化。诗人开篇营造出一种宏大、庄重的氛围,暗示着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与曾经的辉煌成就。 二、途中的游历与社交场景 1.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除道梁淄水”,描绘出修治道路、横跨淄水的开拓进取之态,展现出一种积极行动、勇于征服自然阻碍的精神。“结驷登之罘”,乘坐四匹马拉的车登上之罘山,既显示出出行的隆重,又有一种登高望远、志得意满的意味,暗示诗人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意气风发。 2.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描绘出宴会上满座皆是良朋益友的热闹场景,“苹藻绝时羞”虽言以苹藻供奉,无美味佳肴,却更强调了朋友相聚时重情而非重物质享受,突出了真挚的友情,反映出诗人社交生活的丰富与和谐,以及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 三、对广阔世界的眺望与对友情的珍视 1.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诗人极目远眺,将聊摄、姑尤等地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这种对广阔地域的描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暗示着诗人在事业或人生追求上的广阔视野与雄心壮志。 2.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 强调结交朋友不拘泥于固定场所,志同道合者相互吸引、彼此寻求。此句表达出诗人对真挚友情和共同理想的看重,认为友情不受时空限制,只要心意相通,便能相聚相知,反映出诗人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对精神契合的追求。 四、宴饮之欢与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1.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 描绘朋友相聚,执手共赴盛宴,举杯畅饮、相互劝酒的欢乐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宴会上热烈、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欢聚时光的珍视。 2.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 “破琴岂重赏”用伯牙破琴谢知音典故,表明诗人看重的是知音之情,而非赏赐,体现出对精神层面情谊的执着。“临濠宁再俦”以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为典,感慨世间难再寻如庄子与惠子这般相知相惜之人,进一步强调了对高洁友情和精神契合的坚守,凸显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纯粹情感的追求。 五、对人生危机的警醒与功成身退的思考 1.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 “危生一朝露”,将人生的脆弱比作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充满危机感,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蝼蚁将见谋”暗示即使强大之人,也可能遭受如蝼蚁般弱小却阴险之人的算计,体现出对潜在危险的警惕,反映出诗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 2.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 在认识到人生的危机后,诗人提出成功之后不应贪恋权位,而应及时隐退,从此收起追逐功名之心。这体现了诗人在经历世事之后,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是一种对人生更高层次的思考,显示出其睿智和对自我人生规划的清晰认知。 六、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淡泊 1.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 “收名弃车马”表明诗人彻底放下名利,舍弃车马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外物,选择回归简朴生活。“单步反蜗牛”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步行,回到如蜗牛壳般简陋居所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决然舍弃,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态度。 2.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 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场景,秋天开挖水渠引入秋水,春天察看土地播种。这一系列农耕活动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表达出诗人对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平和、悠然的生活情趣。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 诗人选择关闭门户,谢绝世俗之人打扰,表明彻底与世俗喧嚣隔绝。“何欲复何求”以反问形式,强调自己已无过多欲望追求,内心达到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表达出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视。 七、艺术特色 1. 形式独特: 采用建除诗体,以特定的十二字依次冠于句首,使诗歌形式整齐有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这种独特形式既增加了创作难度,又为诗歌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2. 用典自然: 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伯牙破琴、濠梁之辩等,这些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深化了主题表达,更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诗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思想情感。 3. 情感跌宕起伏: 诗歌情感从开篇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到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危机的警醒,再到功成身退的豁达以及回归田园的淡泊宁静,情感脉络清晰且跌宕起伏。这种情感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共鸣与思考。 …… 解析: 1.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 解析:“建国负东海”,描述建立国家时以东海为依靠,“负”字生动体现出国家地理位置的险要与依托自然天险的稳固,暗示国家根基坚实。“衣冠成营丘”,“衣冠”代表礼仪制度与文化,“营丘”是重要的历史地域,表明在此地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礼仪体系,显示国家的繁荣与文明开化,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建国立业场景,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赞叹或参与其中的自豪。 2.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 解析:“除道梁淄水”,“除道”意为修治道路,“梁”有横跨之意,此句描绘出为了发展和开拓,不畏艰难修治道路横跨淄水的场景,展现出积极进取、勇于克服自然障碍的精神。“结驷登之罘”,“结驷”指驾驭四匹马拉的车,显示出行的隆重与气派,“登之罘”则表明前往之罘山,象征着追求高远目标,表达出诗人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昂扬斗志与志得意满。 3.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 解析:“满座咸嘉友”直白地描绘出宴会上在座的都是优秀、值得结交的朋友,呈现出一种欢乐融洽的社交氛围,反映诗人社交圈子的优质与和谐。“苹藻绝时羞”,“苹藻”原指供祭祀用的水草,“时羞”指当时的美味佳肴,这里表示虽无丰盛美食,却以苹藻供奉,强调聚会更重情谊而非物质享受,突出朋友间真挚纯粹的友情。 4.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 - 解析:“平望极聊摄”,“平望”即平视远望,“聊摄”是古地名,此句写诗人向远处平视,目光所及达到聊摄之地,展现出视野的广阔。“直视尽姑尤”,同样是极目远眺,能看到姑尤地区,进一步拓展视野范围。这两句通过对广阔地域的描绘,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阔,更暗示诗人在事业或人生追求上具有宏大的视野和雄心壮志,有俯瞰天下、掌控大局的胸怀。 5.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 - 解析:“定交无恒所”表明结交朋友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打破了空间限制,体现出交友的随性与不拘泥。“同志互相求”强调志同道合的人会相互吸引、主动寻求彼此,突出了友情建立在共同志向和兴趣基础上,反映出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理解和积极的交友观念,认为只要心意相通,便能跨越距离相聚相知。 6.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 - 解析:“执手欢高宴”,朋友间相互执手,共同参与盛大宴会,“执手”这一动作传递出亲密无间的情感,“欢”字直接点明宴会上欢乐的氛围,生动展现出朋友相聚时的喜悦与热情。“举白穷献酬”,“举白”指举杯告尽,即干杯,“献酬”是相互敬酒,描绘出宴会上大家尽情举杯、相互劝酒的热闹场景,将欢乐的氛围推向高潮,充分表达诗人对与朋友欢聚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7.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 - 解析:“破琴岂重赏”运用伯牙破琴谢知音的典故,伯牙在子期死后,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无知音。这里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像伯牙一样,看重的是知音之情,而非赏赐,突出对精神层面情谊的高度重视和执着追求。“临濠宁再俦”化用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的典故,感慨像庄子与惠子这般在濠梁之上进行精彩哲学辩论的知音,世间难再寻觅,进一步强调对高洁、纯粹友情和精神契合的坚守,展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纯粹情感关系的向往。 8.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解析:“危生一朝露”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比作早晨的露水,阳光一照便会消逝,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传达出一种危机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蝼蚁将见谋”,蝼蚁虽小,却可能暗中算计,这里比喻即使强大之人,也可能遭受来自看似弱小却阴险的人的算计,反映出诗人对复杂社会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警惕,表明诗人对自身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意识到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未知的风险。 9.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 - 解析:“成功退不处”表达出诗人在取得成功后,不贪恋功名利禄,不居功自傲,选择及时隐退的态度。这体现了诗人对功成名就后人生方向的清醒抉择,不被成功冲昏头脑,具有超脱世俗的智慧。“为名自此收”进一步说明从此收起对功名的追逐之心,表明诗人彻底放下对名声的追求,回归到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是对人生价值重新审视后的决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10.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 - 解析:“收名弃车马”,“收名”呼应上句,表示彻底放弃对名声的追逐,“弃车马”则象征舍弃象征身份地位的外物,表明诗人决然放下世俗的繁华与虚荣,选择回归简朴。“单步反蜗牛”,“单步”指独自步行,“反蜗牛”形象地描绘出像蜗牛回到自己的壳一样,回到简陋的居所,生动展现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回归简单质朴生活的情景,体现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1.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 - 解析:“开渠纳秋水”描绘了秋天时,诗人亲自参与开挖水渠,引入秋水灌溉农田的场景,体现出对田园劳作的积极投入。“相土播春畴”,“相土”指察看土地情况,“春畴”即春天的田地,表明在春天根据土地状况进行播种,这一系列对农耕活动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节奏,表达出诗人对回归田园、亲身参与农事的喜爱和享受,传达出一种平和、悠然的生活情趣。 12.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 - 解析:“闭门谢世人”表明诗人选择关闭家门,谢绝世俗之人的打扰,彻底与外界的喧嚣和纷扰隔绝,专注于自己内心世界和田园生活。“何欲复何求”以反问的形式,强烈表达出诗人此时内心已无过多欲望和追求,经过人生的起伏和思考,已达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对当下简单纯粹的生活感到满足,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 句译: 1.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建立的国家背靠着东海,在营丘这地方形成了礼仪文化。 2.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修治道路横跨淄水,驾乘四马之车登上之罘山。 3.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满座都是友善的朋友,用苹藻祭祀而无世俗珍馐。 4.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平视远方直到聊摄之地,极目望去可达姑尤区域。 5.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结交朋友不局限场所,志同道合者相互来寻求。 6. 执手欢高宴,举白穷献酬:握手言欢于盛大宴会,举杯畅饮尽情相互劝酒。 7. 破琴岂重赏,临濠宁再俦:破琴明志岂看重赏赐,面对濠水哪还有那样的挚友。 8. 危生一朝露,蝼蚁将见谋:生命如朝露般脆弱危险,可能遭蝼蚁般小人的算计。 9. 成功退不处,为名自此收: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从此不再追逐名声。 10.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放弃名声与车马排场,独自步行回到简陋居处。 11.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开挖水渠引入秋水,查看土地在春天田野播种。 12.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关闭门户谢绝世俗之人,还有什么欲望与追求。 …… 全译: 建立国家背靠东海之畔,在营丘兴起礼仪文化风范。 修通道路横跨淄水两岸,套好马车登上之罘山巅。 座中全是令人愉悦的好友,用苹藻祭祀而无珍馐美馔。 放眼平望,远至聊摄之地,一直看去,穷尽姑尤之边。 结交朋友不局限固定地点,志同道合者自会相互寻见。 彼此执手在盛宴上欢乐相聚,举杯痛饮尽情地相互劝勉。 即便毁掉琴也不看重赏赐,面对濠水哪还能有那样的同伴。 生命如同清晨的露水般脆弱,或许会被蝼蚁般的小人暗算。 功成名就后不贪恋权位,从此便收起对名利的追赶。 放弃名声不再要车马排场,独自步行回到如蜗牛壳的陋房。 挖掘水渠引入秋天的流水,察看土地在春天的田亩播粮。 关闭家门谢绝世俗之人来访,又还有什么欲望?还有什么想望?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诗词一万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