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小厨子

第92章 周浩然有快递(1 / 1)

后世,曾经有老一辈跟周浩然说了,当一个人过惯了,也习惯了那种孤独之后,就会变的越来越独。 这种“独”说的是在家里,容不下其他人一起生活了。 当时,老一辈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在劝周浩然赶紧找对象结婚。 曾几何时,周浩然根本没在意过这句话。 他认为他自己一个人,想吃吃,想喝喝,懒了不爱收拾屋子那就不收拾,爱动弹了,就去整个298、398的,没人嘟囔,多好? 可是现在,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了,周浩然终于能体会到了那些老一辈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曾经周浩然身上的“独”了。 自从一大妈走了之后,易忠海就一个人守着他那东厢房过日子了。 时间长了点之后,周浩然真的能感觉到了易忠海身上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了。 而且,易忠海自从一大妈走了之后,不光变的“独”了。 更是变得“独”了。 而这个“独”,就是在表达“唯我独尊”的这个“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易忠海又捡起过去他当“一大爷”那时候的“一家独大”的派头子了。 哦,对了,是从棒梗媳妇不再让他去管孩子开始的。 最开始,易忠海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从“独”里走出来了,一天天的就像长在后院似的,就守着理论上来说,是他的徒孙,实际上却应该是重孙子辈的棒梗儿子。 那时候,棒梗媳妇见易忠海都70来岁了,家里也就他一个人了。 而且,就先不说易忠海以后的家产全是她们棒梗家的事,就说白天棒梗去上班了,有个人能帮她带孩子,她也高兴啊。 就这么的,让易忠海没啥事可以抱着孩子晃荡晃荡。 可是后来,棒梗媳妇发现不对了。 原先,易忠海只是不断在给孩子买点东西,吃点好吃的啥的,到中间,发展到易忠海开始插手孩子的管教的事。 这时候,棒梗媳妇都没说啥。 毕竟这个时代对于孩子的管教,基本上都是放养的。 有一个八级工退休的“高工”来专门教导孩子,棒梗媳妇还巴不得呢。 但是,最后,易忠海更过分了。 从孩子的生活、教育、吃食,一直插手到了棒梗和棒梗媳妇的生活。 那派头,简直就像他是棒梗的爹似的。 这样一来,棒梗媳妇能干? 她没事都敢跟贾张氏和秦淮茹这俩棒梗亲人对着干呢,怎么,还能让你一个“师父”骑头上了? 也就这样,被“剥夺”了孩子的“抚养权”和对徒弟的“管教权”的易忠海,把目光放在了大院里面。 也是这样,易忠海开始捡起了过去他当“一大爷”那时候的派头子。 而且,更为过分的,都开始变成了“老派大家长”似的“一言堂”了。 怎么说也是70来岁的老头了,大家都住一个院里几十年了,平常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再加上原先人家也是厂子里的八级工,“余威”还在。 院子里那些还在厂子里上班的“小一辈”对于易忠海的“指指点点”也就听听拉倒,没说什么。 不过吧,也正因为这样,渐渐的,易忠海开始“得寸进尺”了。 在院子里,只要是他以为不对的,那就肯定得插手去管。 从平常生活的买菜做饭,到休息时聚在一起喝酒什么的。 甚至,下班点回来晚了他都要管。 这里,管的最多的,得说是周浩然。 谁让满院子里,只有周浩然过的最“悠闲”呢。 是,对于老年人的改变,或者说对于老年人的“小心眼”,周浩然可以理解。 但是,理解归理解,这不代表周浩然会让着他。 毕竟大家生而为人,不是你年龄大就可以倚老卖老的指指点点的。 每当易忠海过来开始“絮叨”了,周浩然也不会“脸红脖子粗”的跟易忠海去掰扯什么。 都不用周浩然说什么,只要他轻轻的挥一下手,喊一嗓子“老儿砸”。 然后就可以静等着易忠海伸手指着他“你。。。。你。。。。你”半天了。 俗话说,骂人不揭短,那还骂个什么劲啊,对不? 既然周浩然都选择“对抗”了,那还不“猛踹瘸子那支好腿”,那还等什么呢? 渐渐的,从何雨柱这个大哥,到闫埠贵这个酒友,再到刘海中这位酒友的棋友,等等等等,院里的其他人也开始有学有样了。 这回,易忠海“自闭”了。 不过呢,周浩然才不管易忠海“自不自闭”呢。 开春了,他得收拾他新买的小院了。 是的。 周浩然费劲“千辛万苦”,终于买了一个产权清晰,已经过户到他身上的小院了。 说起这个小院,还得感谢段处长呢。 段处长,原先周浩然一直管他叫段叔,甚至都把他真的当成了叔。 就连何雨柱结婚都是段处长一手操办的。 后来因为点事,周浩然才改口叫了段科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处长,还是指段科长被调走了之后的职位。 前一阵,过年,周浩然和赵敏去给王老大和王老三拜年的时候,喝酒唠嗑嘛,就说到了这个段科长。 怎么说也是过了这么多年了,两个人也八竿子打不到什么关系了。 周浩然也放开了,随口的问了一句段叔最近怎么样。 然后,才知道段科长那几年弄的“有点过头”了,还没等到清算的时候,就“潜逃”了。 从王老三那“唏嘘”的语气,周浩然能听出来。 这个“潜逃”,可不是真的潜逃。 而是。。。。 算了,有些事就不明说了。 毕竟有时候就这样,民不究官不纠,恶事做多了,早晚都会遭报应的。 感慨了一会,又唏嘘了一会,周浩然就开始给一头雾水的讲起段科长这个人。 当周浩然讲到他俩现在住的房子,就是想当初段叔帮忙“超标”的批下来的时候,周浩然想起来了。 还记得当初段科长给周浩然介绍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么? 对。 那时候,段科长说了,最开始是想给周浩然分到95号院旁边那个独立出来的小花园,或者是后面的后罩房。 只不过小花园和后罩房都荒废了,这才给周浩然分到了前院东厢(倒座房)。 这下,周浩然上心了。 还有什么四合院能是南锣鼓巷这种“古建步行街”里的“自建房”比不上的呢? 不用说别的,真要是周浩然随便把这两块地拿下来其中一块盖一套房子和小院,那都不用40年之后,就30年之后,这套房子和小院就得价值大八位数,甚至好一好就都能够一够小九位数了。 每年,就靠往外租收到的租金,也是妥妥的“大中产”了。 说干就干。 过完年,街道上班了,周浩然第一时间跑过去研究地去了。 原本,周浩然想的,如果要是“售价”他能承受,或者少差一点。 那他借钱都得把两块地一起拿下。 可惜,周浩然想的挺好,但是没赶趟啊。 院子后边的原先后罩房那地方,被后边的那个院子给“霸占”了。 甚至,都已经做过登记了。 如果周浩然要买,也可以,只不过里面后来修建的房子及其里面的租户,就需要周浩然自己去处理了。 同时,就连四合院东边原先的那个花园,都已经被占了一半了。 处理也需要周浩然自己。 既然这样了,周浩然也不想费那劲了。 直接把东边的花园剩下的那一半给买下来了。 (算啦,说起来有点绕口,可能有人看不明白,直接上图吧。 不过,图是我自己做的,各位就将就看吧。) 还行,不贵。 就算现在是81年,物价照比6、70年代时候上涨了超过270%。 但是连交税什么的都算上,总共也才3000块钱,周浩然掏的那叫一个痛快啊。 不过吧,这边,周浩然是乐了。 可是回到家,当赵敏知道周浩然花了三千块买了一块荒地的时候,难受了。 也就是那时候还没出正月呢,要不赵敏肯定脱口而出一句“败家”。 仔细想想,如果按当时的物价算,周浩然还真有点败家。 毕竟就那片荒地的面积,也就撑死是一个标准的二进院。 一个标准的三进院才多钱? (参考一下《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片儿爷卖的那套三进院。) 也就这样,也不知道从谁嘴里传出去的,95号院那个周浩然有点钱就不知道怎么得瑟好了。 都开始败家的去买了块地准备当地主了。 周浩然分析过,这事能传出去,离不开易忠海。 别看易忠海平时时候,或者说原先的时候,嘴很严,一副“公正公平公开”的样子。 不过上了年纪之后,尤其是在一大妈走了之后,最近周浩然还带头怼过他,说不上怎么小心眼呢。 不过呢,事情总有两面性的。 其他的别人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呗。 反正周浩然得便宜了就行呗。 就像其他的院子,对比周浩然买的,便宜肯定是便宜,不过呢,他们能买到手最多有一个“房契”。 而周浩然这回买到手的呢? 是一个“地契”。 地契唉~~~~ 说不好听。 就算40年后,周浩然还活着,看着那块地上盖的房子不满意了,都可以拆了重建。 甚至,从理论上来说,就那块地,周浩然想要盖个十层八层的,都没人管他。 哈,当然了,这只是理论哈。 具体的,还得看审批哈。 不过呢,这些都不是周浩然用来劝说赵敏的理由。 周浩然只用了9个字组成的一句话,就成功劝服了赵敏。 那就是“以后留给孩子们住的”。 得嘞。 一提到孩子们,赵敏一下子就没有动静了。 反过头来,赵敏的热情比周浩然还高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呢,俗话说的好,高楼不是一日盖起来的,冰冻也非三尺之寒。 尤其是现在,计划和市场还没有正式的并轨,大家都在摸着那什么过那什么。 盖房子,尤其是好好的盖套院子,就显的有点“捉襟见肘”了。 是,那些材料啥的对于周浩然来说,还是对于赵敏来说,只要他俩随便一个找点人、打个电话啥的,都能弄到足足的。 甚至,都不用找其他人。 就拎着几瓶酒,带着闫埠贵去找一下刘海中。 那刘海中都能让他的徒弟们给办了。 可是吧,就这点东西真的不至于去他人情。 反正就是时间拖的长点而已,又不是买不到,对吧? 周浩然最后和赵敏一商量,时间长点就时间长点呗。 反正他们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也就是这样,从开春开始,周浩然带着几个小的,时不时的何雨柱一大家子也过来帮忙。 都没用上一个礼拜,那片荒地就清理出来了。 然后,光秃秃的,显的更荒了。。。。。 随着这段时间周浩然和赵敏,还有何雨柱两口子外加胡母和胡父购买的建筑材料进场,房子也是时候盖起来了。 可是吧,真当周浩然上手去盖房子了,才发现,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后世,周浩然刷视频,尤其是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刷视频,最喜欢看的除了奥德赛、修蹄子、洗地毯、锻刀大赛以及荒野求生这类的视频之外,还有就是“历时多长时间,老房改造”、“老房新建”这类的。 视频里,那些博主一个个的可以说都是全能战士。 别管是瓦工木匠、水电工啥的,就连力工都不在话下。 别说是改造了,就连是扒了重盖,都是得心应手。 周浩然以为,他同样也行。 不都是有手就行么? 可是吧,这回真当周浩然亲自上手,周浩然也傻眼了。 重心、承重、防水、防潮、防虫,风口在哪,气口又在哪,高多少,台阶多高,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了。 甚至,水泥的配比,加多少水泥,加多少沙子,有放多少水,周浩然都不明白。 你说,就这样的“萌新小白”的周浩然还怎么盖房子了? 得嘞,周浩然面对着他霍霍出来的一片狼藉,“认输”了。 找人吧,踏人情就踏人情吧。 要不怎么说专业的活还得由专业的人来干呢。 就在一个电话打过去,都没用接电话那人亲自出马。 只派过来一位像李方那种角色似的司机过来,房管所那边就跟着派过来几位大师傅和一些小工。 甚至,就连建筑材料都带过来了。 当然了,建筑材料需要周浩然花钱的。 毕竟这个时候,周浩然和电话那头的那人,都不会因为这点“小钱”而犯错误。 时间不是很长。 3个来月吧,6月份不到,周浩然预想的小院完工了。 呼~~~~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燎锅底。 但是,看着赵敏和几个儿子在那兴高采烈的憧憬着以后搬过来的生活,周浩然像完成了一个任务似的,长舒了一口气。喜欢四合院里的小厨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小厨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