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60章 有好东西(1 / 1)

孙二娘沉默不语,贾张氏便继续说道:"别看李国庆眼下风光,早晚要吃苦头,明显不是能安稳过日子的人。" "贾张氏,您这话可不对,李国庆有工作呢,病好了就能回去上班,他们家就是双职工了。" 孙二娘毫不留情地反击,随后将贾家过年时因经济拮据没包饺子的事传了出去,引得院里大妈们一阵议论。 "贾家没收到我们的随礼,日子紧巴了吧,还是李国庆有本事。" "可不是嘛,贾张氏算计得真精,想让我们都穷,肥了她家,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们没随礼,她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还整天说秦淮茹,人家跟着李国庆,至少还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 中院,何家。 何大清正在洗脚,这是二浑水、何雨水用剩的水。 洗完后递给弟弟蔡全无,到傻柱时,水几乎变成黑色。 傻柱捏着鼻子端去倒掉,换了新水,否则心里会产生阴影。 何雨水去隔壁耳房休息了。 傻柱回屋时,床上已躺了两位男子,蹬了一天三轮车,今晚难得不用加班,很快鼾声如雷。 "唉!这日子没法过,明天得再买张床回来。" 傻柱多次提出,父亲和叔叔却认为三人同睡更暖和,这不是好事吗? 今晚只能凑合,傻柱侧躺着,拉了被子只盖住半身,望着窗外,久久无法入睡。 …… **一声 ** 辞旧岁,春风送暖入万户。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年夜里,有人燃放鞭炮,新年到来,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 四合院一整年的努力,在邻里互助和团结友爱中,终于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先进集体荣誉。 李国庆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最后也只能感慨自己也有功劳,为院里的良好风气尽了一份力。 转眼间到了除夕,虽然这一天也要上班,但他还是和妻子来到姥爷留下的小院过年,给院子增添了些人气。 “淮茹,你这个月的例假还没来,上次去检查医生也说不出所以然,等过完年咱们再去医院看看。” 如今职工和有单位的看病免费,家属半价,学生看病也免费,只有营养费需要自己承担。 “嗯!那我们明天回乡下?” 秦淮茹不太愿意回去,因为又要带上很多东西给娘家,太费钱了。 “算了,明天客车停运,骑车也不方便,你可能已经怀孕了,这样不太好。 我们就在城里过几天,初三再回单位。” 李国庆早早就准备好了年货,他们也可以享受二人世界。 “今天贾东旭没来上班,听说带媳妇回乡下了。” 秦淮茹提到这件事,因为她一直听说陈碧华家条件不错,心里有些担心会被比下去。 “那他可得小心点。” 李国庆笑了笑,贾东旭想从陈家捞好处,那是痴心妄想,真以为农村现在很富裕吗? 陈碧华只收了五块钱彩礼就嫁给了贾家,要是没问题才奇怪呢。 “我猜贾东旭这会儿还在陈家附近转悠,到了乡下想走也走不掉。” 李国庆说着侧过头,让秦淮茹帮他好好按摩一下背部,明天就是春节了,要除旧迎新。 …… “东旭,外面冷,快进来。”陈碧华的声音传来。 “来了!”贾东旭吃完饭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脸都被冻红了,一直想走,却走不了。 转身时,他看见几间青瓦房,确实不错,不过那是陈碧华哥哥家的。 陈家的老宅只有三间茅草屋,和青瓦房相连。 核桃树是真的,就在屋后,但现在已经没有核桃了。 “姑爷,来洗脸吧。”陈父态度谦和,女儿嫁到城里不容易,算是高攀了。 “嗯,好。”贾东旭接过一块乌黑的毛巾,刚擦脸就闻到味道不对,但也只能忍着。 可当他看到岳父把脚伸进洗脸盆时,整个人都崩溃了,洗脸和洗脚竟用同一个桶! 这是土墙茅草屋,虽然有窗户洞,但没有玻璃,风嗖嗖地吹进来。 夜幕降临,贾东旭和岳父聊不到一块,早早回房。 刚躺上床就觉得不舒服,掀开被子一看,下面是旧棉絮,再下面竟是稻草。 枕头也不对劲,躺着咯吱作响,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更别提不通电,只能点桐油灯。 “碧华,农村都是这样的条件吗?” “东旭,我家条件已经算好的了。 靠着山吃山,后面那片山没人打扰,一年四季能找到不少山货。 只是我哥以前闹着分家,娶妻建新房,把家底都耗光了。” 陈碧华并非全然说谎,只是她的嫂子强势,刚进门没多久就主张分家,完全不管父母的事。 "嗯,李国庆确实能吃苦,经常往乡下跑。" "咱们回去时多带些东西,也让李国庆羡慕羡慕,让大家知道你们家条件不错。" 想到这里,贾东旭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放心吧,我爸妈已经备好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咱们明天就出发?" 贾东旭想回家,总觉得家里更自在。 "不成,初一和初二没有客车,得等到初三才能回去。" "刚才吃饭看你好像没怎么动筷子,是不是不习惯这里的饭菜?" 陈碧华也很不好意思,因为事先没通知家人,家里没准备好,饭菜确实简单了些。 "不是的,赶了一天路,现在还不饿。" 贾东旭不好直说,是他不想吃,但也得装作愿意吃的样子。 这耗子肉炖萝卜算什么菜?不过可能是把好东西都留着带走了。 好不容易熬过一夜,第二天贾东旭很早便起了床,看到岳母在洗菜,那个水桶怎么看怎么熟悉... "碧华,你们家洗菜和洗脚用同一个桶?" 贾东旭实在忍不住了,他母亲虽然不讲究,但也没这么随意。 "没有,我们家的桶都一样,很多个。" 陈碧华眼神闪烁,这在村里不是普遍现象吗? 初一下午,贾东旭在坝子边闲逛,又想离开却未能成行。 初二上午,贾东旭早早到了坝子边,被众人指指点点,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所以然。 由于没有客车,路途遥远,依然无法逃离。 初三的清晨终于到来,贾东旭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脱离困顿。 看到妻子背着大包袱准备出发,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后便急匆匆地出了村子,发誓再也不来这里。 李国庆虽然装作无所谓,但心里明白农村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城里的生活,背后总有许多辛酸。 …… 李国庆躺在小院里悠闲地度过了两天,期间只出去闲逛了一次,也没走远。 家里一切都井然有序,他想着过年就应该好好放松。 秦淮茹正在整理行李,将不易存放的年货打包,准备一会儿回到四合院。 “哥,我们该回去了,我还得用缝纫机做衣服。” “你呀,总是这么忙碌。 好吧,回去吃晚饭。” 李国庆起身穿衣,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秦淮茹锁好门后,带着包袱坐到后座,两人很快消失在巷子里。 “哟,你们回来啦!少了你这个家伙,过年都不热闹了。” 阎埠贵没去走亲戚,太花钱,所以选择留在院子里过年。 “三大爷,正好碰见您了。 除夕那天我不在,麻烦您帮我写两副对联,贴在我家厨房和正门,别让我白忙活。” 他家只有这两扇门需要贴对联,里屋的门就不必了。 “没问题!我这就带工具去你家写。”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好奇李国庆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对了,三大爷,我东旭兄弟4号是不是回来了?” 李国庆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恶意。 “哦,应该还没回来吧,我都没见到。 你知道吗,贾张氏一个人过年挺冷清的,她想跟老何一起吃饭,可老何根本没答应。” 阎埠贵一脸八卦相,这事儿可不小。 “不是,老何以前真的和贾张氏有点什么?雨天看电影?”李国庆一脸好奇,这种搭配超出常人想象。"也不能这么说,最后不也没成吗。”阎埠贵话含糊其辞,毕竟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不想惹麻烦。 “我懂了!”李国庆大概明白,估计关键时刻何大清犹豫了。 贾张氏虽然是寡妇,但也不是普通角色,对老何家吸引力不大。 “这不是李国庆吗?你带秦淮茹回来了啊。”“刚还念叨你呢,现在回家放下东西出来走走。” 大妈们看到人回来,赶紧上前寒暄。 “行啊,我贴完春联就过来。”李国庆挥挥手,友情长存,不分年龄。 阎埠贵拿着帆布包跟着去了后院,靠写对联过年挣了不少外快。 李国庆推着自行车到中院,后座放着包,秦淮茹手里还拎着一个,很是显眼。 “过年好,贾张氏。” 李国庆挥手问候,春节嘛,气氛要热闹。 “有什么好得意的,等我家东旭和儿媳回来,也有好东西。” 贾张氏嘟囔着,站在家门口没动。 李国庆看自己脚上的鞋还能穿一阵子,就没多打扰,不对,是想感化贾张氏。 到了后院,二大妈等人出来打招呼,却没见到许姐。 “李国庆,你不在的这两天,许家搬走了,凤玲还念叨你,说要回来看你呢。” 二大妈发现后院虽少了人,但也即将迎来新成员,这倒也无妨。 "凤玲那丫头真是惹人喜爱。" 李国庆心想,或许将来自己会在许凤玲的记忆中留下一个难忘的哥哥形象。 秦淮茹上前开锁,阎埠贵连忙帮忙将东西搬回去,这些东西还挺沉的。 "李国庆,你们忙你们的,我就在桌上写对联,给你们挑两副与众不同的,不和院里的重复。" 阎埠贵也放下自己的包,拿出早已裁剪好的红纸、毛笔和墨水,毕竟当过小学老师,文化水平足够。 "淮茹,给三大爷拿两个梨,还有果脯也给他拿点。" 李国庆本想泡杯茶,但家里两天没开水了。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