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110章 真有一套(1 / 1)

忽然,她轻声问道:"哥,十三姨是谁呀?你刚才还提到她呢,我们家有这个亲戚吗?" "哦,你说这个啊!我最近正在看书,刚刚一时走神,想起书里的人物了。 别瞎问了,快睡吧,明天一早你还要去上班呢。" 李国庆打了个哈欠,准备睡觉了。 ...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周五,李国庆特意睡了个午觉,等待阎埠贵下课回家。 "姐夫,快醒醒,三大爷回来了。" 小京茹在前院等着,这时小跑到后院来报告。 "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国庆看了看放在空间里的手表,惊讶地说,现在才三点半,现在的小学生可真幸福啊,这么早就放学回家了。 难怪阎埠贵的工资一直不高,上班时间短,还有寒暑假,有些地方甚至有农忙假。 不过,老师这个职业有点尴尬,居然算是小资,像阎埠贵这样的人,也能算得上小资吗? "李国庆,起床了吗?" 阎埠贵带着包来了,想要赚钱,工具得准备好。 “三大爷,来了。” 李国庆穿着上次从孙二娘家找到的草鞋,天热 ** 袜子,倒也走出了一种别样的时尚感。 很快,阎埠贵进屋,拿出清单让他过目。 李国庆本就是算账的行家,看了清单后没发现问题。 他也没多怀疑,因为阎埠贵的长处是从已有资源中获利,而非从源头贪钱,还是有底线的。 “就按这个计划执行吧。 白面我负责搞定,原价备齐。 还有酒水部分也交给我,我有门路买到便宜的。 我过生日,大家开心,成本得降下来。” 他并不贪这些小钱,顶多拿些剩余的小利润,这对他来说只是基本操作。 “李国庆,你办事,大家都放心。 明天一大早我就安排何大清他们去采购了,下午傻柱也会请假回来帮忙,院里的大妈们都在,人手足够。” 阎埠贵的课程也换了,明天中午就能回院。 “许大茂那边什么时候能把设备带回院里?” 李国庆让小京茹先去玩,自己点了一支烟,不在乎会不会熏到三大爷,倒让人觉得自在。 “也是明天下午,你二大爷已经找过老许了,晚上老许也会到院里,这样就有两个放映员了。” 阎埠贵明白这是李国庆出的主意,上了双重保障。 “那就好!一大爷今天应该把烧烤架拿回来,你盯着点。” 李国庆莫名有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人在后院坐着,隔着一堵墙,就把中院的电影活动安排妥当了。 “李国庆……” 正说着话,唐春燕忽然出现在门口。 "三大爷也在呀!" 看到屋内不止自己一人,唐春燕便走了进来。 "春燕来得正是时候,我正要跟你商量烧烤的事呢。" 李国庆招了招手,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他最近也想搞点小烧烤。 "我也是为了这事来的,需要准备哪些食材啊?" 唐春燕决定第二天亲自去市场,因为她晚上要请娘家人和好姐妹吃饭,绝不能失礼。 "很简单,我来告诉你,让三大爷记下来,你按单子买就好。 具体数量你自己把握,院子里人不少,你也忙不过来。" 李国庆立刻开始列举,他对市场很了解,把自己这个季节能找到的、适合烧烤的食材都推荐了。 "另外还得准备竹签用来穿肉,副食店就有卖的。 羊肉多买些,烤起来特别香。" "好的好的,我明天一早就去买。" 唐春燕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后拿着清单离开了。 这时阎埠贵开口道:"大茂家那位看起来挺不错的,不争不抢,嫁过来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没见怀孕?" "哎,三大爷你就别操心了,他们年轻,可能暂时不想着急要孩子呢。" 李国庆原本也想享受两人世界,但无奈时间不等人,早生孩子早安心。 只是不清楚许大茂因为随大流娶妻,比原计划提前了,这一辈子能不能生出"四八零"? "我只是随口一提,没别的意思。" 阎埠贵早就注意到这小子虽然品行不佳,但在背后从不多嘴,很懂得保护自己,真是个精明的人。 三大爷,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明天各自忙各自的,把我的生日宴安排妥当,办得有意义。 往后的时间还长着呢,争取把它变成咱们院子里的传统节日。 李国庆送走了客人。 谈正事时他从不喝茶,否则越喝越渴。 等阎埠贵离开后,时间还早得很,早知道就应该再多睡一会儿。 "京茹!" "姐夫,我来啦!" 小京茹在院子里也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姐夫问问你,在城里你觉得住得惯吗?" 李国庆已经掐灭了烟头,亲自泡了一杯茶。 "住得很好呢,姐夫,我舍不得回去。" 小京茹真的不想回去了,家里有哥哥管着,她吃不到好东西,也没有新衣服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去就不去吧,等你爹做完了家具,我看看给你找点什么事做,索性让你留在城里读书算了。 就像刚才那位三大爷,是红星小学的老师,我们家的春联都是他写的。 你就努力读完高小吧,学会用钢笔,以后也能帮我写写画画什么的。" 李国庆说着把小京茹抱了起来。 他原本不想这么早就考虑孩子的事,觉得麻烦,但现在发现,现在的孩子倒是挺好带的。 小一点的有三大妈家的解娣,大一点的像京茹,都不用大人太操心。 "天哪,姐夫,我真能留在城里上学啊!" 小京茹差点高兴得蹦起来,可惜被抱着动不了。 "就留在城里吧!不然没有粮票的话,到时候读书还得天天自己带饭,不然只能让食堂蒸窝头、黑馍馍之类的东西吃了。" 李国庆轻轻摇头,他知道农村孩子的艰辛。 那时候,没有粮票就买不到主食,哪怕手里有钱也一样。 寒冬腊月里,许多孩子只能带着搪瓷杯,那是因为连铝制饭盒都买不起,只能靠票证或后来才有的工业券。 他们用布包着杯子,里面装着午饭,就这样去上学。 中途饭菜就凉透了,还得背个篓子去割猪草挣工分。 庆幸的是,他穿越到了城里,总算不用再经历这些苦日子。 “姐夫,我不明白你说的话。” 小京茹年纪小,理解能力有限。 “等你长大就懂了。 自己玩吧,我去散散步。” 李国庆端起茶杯离开,家里多了个小京茹,他倒不觉得无聊,而且不用担心锁门,进进出出都很方便。 “姐夫,你还没拿板凳呢。” 小京茹抱着板凳追了出来。 “不用了,我走到哪都有座位。” 片刻后,穿过连廊,他已经来到中院。 四月的天气,虽然现在有点凉,但还算宜人。 中院的公共空间很大,下午有不少姐妹在这里聊天。 “李国庆,你还知道出来,我们刚在议论你呢。” 陈大嫂站起来让座,她家就在易中海隔壁,几步路就能回去拿凳子。 “不用了,我和二姐坐一起就好。” 他穿着草鞋来到孙二娘身边,别人带的是长板凳,两人正好可以坐。 “李国庆,你还真穿这草鞋啊。” 孙二娘觉得很新鲜,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新社会了,穿这样的鞋总觉得不太合适,不过这小子倒是挺有味道的。 “真的可以穿,不磨脚!有空记得再给我准备一双,当作生日礼物吧?” 人们常说,出来走走总该有些收获。 草鞋虽然只是用草做的,但成本却很低。 “好,下周给你准备好。” 孙二娘没推辞,毕竟这是她丈夫亲手做的。 这时,贾张氏有些不悦地说:“李国庆,你已经办了两次酒席了,我们家连一次都没有呢。” “贾张氏,你就别说了。 你办酒席是为了收钱,而李国庆是请大家吃饭喝酒,怎么能一样呢?”孙二娘直接反驳道。 两家是邻居,平时有些小摩擦,互看不惯。 以前孙二娘比较低调,因为她家里有三个孩子,丈夫又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一个小厂子里工作,收入不高,连在院子里喝酒都坐不上主桌。 但现在她有了李国庆的支持,心里踏实多了,不怕贾张氏。 “我家也会请客吃饭,下次我大孙子满月的时候,也摆十几桌,热闹一下!” 贾张氏早就等着这句话,心里盘算着能赚不少钱。 李国庆并没有打击她,他知道等棒梗出生后,京城的粮票就会出来,到时提倡节约,哪里还需要办酒席。 他听了会儿闲话,茶水也快喝完了。 “贾张氏,你回屋里帮我泡杯茶,顺便问问你家碧华怎么回事,最近都不来找我了。” 李国庆说着把茶杯递过去,贾张氏便坐下。 贾张氏接过茶杯说:“她啊,还在想着你上次提到的衣服呢,这么久过去了,就只会做裤子。” “唉,光想有什么用!这样吧,等我过完生日,再好好教教她,你快去倒茶吧,我都渴了。” 李国庆早就察觉到,贾张氏其实也是个重情的人,只是她需要别人对她心服口服,否则就会大发脾气。 "行,我去。"贾张氏站起来,将鞋底搁在凳子上,拿起杯子匆匆回屋。 这时,几位大妈开始议论起来。 "李国庆,你真有一套。 自从贾张氏嫁到这里,就没这么照顾过人。 连老贾在世时,也没享过这样的福。"陈大嫂年纪最大,比贾张氏早到院子。 "我也没见过贾张氏对谁好过,只有何大清曾经有些希望,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孙二娘家的位置能看到贾家和老何家。 李国庆急忙说道:"这是贾张氏对我好的表现,因为她感激我教会了她儿媳。 再看看将来,等碧华学会用缝纫机后,她的态度还会这样吗?" 他深知贾张氏的心思,目前生活还算平稳,院子也和睦,但未来如何尚难预料。 不一会儿,贾张氏端着茶杯回来了,大家也不再谈论她。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