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116章 奖金(1 / 1)

《葡萄熟了的时候》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51年,讲述的是南沙村葡萄大丰收却滞销,村民找合作社主任求助却被拒绝。 无奈之下,村民们尝试自行销售,险些被奸商 ** 。 最终因资金短缺买不起农具,合作社主任和上级领导意识到错误,开始帮助村民推广,不仅卖光了葡萄,还建起了葡萄酒厂,用赚来的钱支援了集体事业。 这个情节虽然简单,但在李国庆穿越前已经流行很久了,不过如今推销方式更现代化,比如直播带货。 院子里的人看得津津有味,地上满是剥落的花生壳和瓜子皮。 直到电影结束,大家才缓过神来,纷纷鼓掌赞叹,还抱怨没看够。 “大茂,再放一遍吧,我上厕所错过一段了。” “对呀,大茂,那个奸商太坏了,我想再看看他长什么样。” “大茂……” “好吧好吧,我放还不成吗?” 许大茂最终没能坚持住,只能调试设备,重新播放起来,这些设备可是花钱租来的,不用白不用。 李国庆对继续观看电影失去了兴趣,从三轮车上下来,牵着妻子的手,招呼上老秦家的人。 “李国庆,今天账还没结呢。” 阎埠贵并不缺看电影的机会,学校有时也会发放电影票,不过大多数都被他转赠他人。 “行,三大爷一起去后院。 傻柱,你也来,把烧烤架搬过去。” 趁许大茂没空,李国庆准备了一些小烧烤。 他自己准备了食材,岳父上门,总得好好招待一番。 “不行,我还想看电影呢。” 傻柱不想离开,虽然厂里偶尔也会放映电影,但每次都有领导宴请,他抽不出时间去看。 “开始烤串了,我备好了吃的,还请你喝酒,你不乐意?” 李国庆一定要叫上傻柱,因为他自己不会烤,只会吃。 “那少喝点吧?” 傻柱看到秦姐,想着一会儿给她烤好,她怀了孩子,需要补充营养。 看到他们离开,唐春燕带着两位闺蜜跟了上去。 她的家人还在看电影,也不担心错过,院里有三轮车,送一趟就行,很方便。 没多久,后院的烧烤摊就布置好了,长长的架子,几个人一起烤也不妨碍。 傻柱理所当然地成了主烤手,李国庆拉出了许家的灯线,照亮了后院。 “好了,羊肉串烤好了。” 傻柱话音刚落,几十串就被分发出去,幸好他动作快,用手压住了三串,这次没白忙活。 李国庆吃了两串,喝了些酒就休息了,别吃得太多,后面还有其他烤串等着呢。 "光明,一会儿你陪爸爸和三叔回家,知道路吧?" "姐夫,我知道路,不过我想先去看场电影。" 秦光明也爱热闹。 "行,那你带爸爸和三叔回中院,再带上些烧烤,边吃边看。 我晚点儿就不送你们了。" 李国庆递了个手电筒,从这里到他的小院子不远,京城的夜晚很安全,况且也不是独自一人。 "好嘞!" 事情就这样安排妥当,大家都很开心。 "姐夫!" 小京茹吃饱喝足,有些犯困,平时从不这么晚还不睡。 "去洗漱吧,早点休息。" 李国庆将孩子放下地,小京茹自己能处理。 转头对身边的妻子说:"淮茹,你也累了,去休息吧,明早不用做饭,带你去吃 ** 子,味道特别好。" "嗯,我去烧水。" 秦淮茹也回后院了,但后院有不少人。 "三大爷吃好了吗?我们先结账,回头让傻柱给你再拿些带回去。" 李国庆也有点累了,晚上吃得太多对胃不好,他在注意养身体。 "吃好了。" 阎埠贵喝完了杯中的酒,这是纯粮食酿造的好酒。 两人随后去旁边结账,堂屋里没有桌子,已经被挪出去了。 "李国庆,这些花出去的钱你都核对过账单了,现在来说说剩下的。 这次比上次多,一共剩下二十八块五,主要因为老何多给了些,老易也出了不少。 春燕娘家人后来补的份子钱没动,都在这里。" 阎埠贵乐呵呵地掏出钱包,把钱和随礼本一起拿出来,递给主人家,这样大家都能知道谁出了多少钱。 “好!三大爷您拿两块五,这是老规矩。” 剩下的钱我留着补贴家用。”李国庆把钱收了起来,心里踏实了。 至于欠许大茂的十块钱,就算了,撒出去的糖也不能再收回来。 “李国庆,你办了两次酒席,总共赚了三十六块,比上班强多了。”阎埠贵只能羡慕,他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还好啦,全靠大家给面子。 三大爷,我也该歇着了,这后院就交给您收拾了。”李国庆准备了不少食材,傻柱还在烤肉,孩子们已经围过去了。 “行,我也正好吃点。”阎埠贵早已吃得饱饱的,但这些都是好东西,带回家慢慢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李国庆回屋休息,过了会儿,许大茂放完电影来到后院。 看到媳妇带着闺蜜在烤烧烤,其他人寥寥无几。 “媳妇,李国庆呢?他不是说要给我敬酒吗?”许大茂是个爱喝酒的人,今晚一口都没沾。 “给他倒好了,他困了,没吃多少就睡了,他确实有胃病。”唐春燕递过一杯酒,这是她自己倒的。 “这样也好。”许大茂开心地喝了一口,看见还有素菜,又拿了好几串,味道真不错。 只是没吃多久,他就得去中院整理设备,明早要送回电影机。 这时中院各家正在收拾桌椅板凳,地上满是瓜子壳,明天再清理也不迟。 深夜时分,大家都还沉浸在聊天的氛围中,讨论着今天的电影情节和李国庆精心筹备的生日宴会。 即便时间已晚,人们依然兴致勃勃。 阎埠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已经能够轻松应对熬夜的生活。 自从他熬夜排队买粮食之后,身体素质有了显着提升。 “听说李国庆今天又得了奖,奖金是一百块呢!”有人说道。 “是啊,连秦淮茹的工资都涨到了三十三块,这已经超过不少人的工资了。” “咱们院子里真是人才辈出,不过有些事情大家可能不知道。” “许大妈,您说说是什么事?” 此时,许母仍在帮忙收拾设备,因为老许也需要协助。 “你们知道李国庆的家庭背景吗?据说他家境很好。” “我之前也听说过一点,李国庆的母亲是个非常优秀的女人,知书达理,心地善良。 可惜她英年早逝。” 大家继续闲聊着这些琐碎的小事,直到话题渐渐结束。 贾东旭面露疲惫地将自家的桌子搬回原位。 虽然今晚吃得不错,但他内心却感到失落,觉得自己处处被李国庆比了下去。 想到别人家的母亲,再看看自己的母亲,他甚至觉得母亲不在也许更好。 “东旭,别发呆了,快去向你大爷借个手电筒,然后跟我们一起把院子打扫干净。” “说不定会有谁掉了钱,要是等明天早上就找不到了。” 贾张氏的这个想法来源于李国庆先前提出的建议,在她观看爆米花制作的时候提出了这个点子。 “是谁这么勤劳把地扫了一遍?” 刘海中清晨起来上厕所,发现中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心中感叹院里依然有人默默付出。 回到后院时,却看到李国庆正在洗漱。 “二大爷早!” “你怎么一大早就起来了?这不是你的风格。” 刘海中感到困惑,平时李国庆可不是这种早起的人。 “天气热了,早起凉快些。”李国庆边说边接过媳妇递来的洗脸帕。 媳妇端着盆出来准备洗漱,随后一起去吃早饭。 “你忙吧。”刘海中一脸疑惑地回家,却发现自家媳妇才刚起床,不禁感慨李国庆确实起得早。 “你说李国庆今天这么早起,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事,他偶尔也会失眠嘛。” 二大妈觉得刘海中有点小题大做,梳妆完毕后去找李国庆聊天。 “哟,你还真起来了啊?” “天凉快,夏天要来了,家里的凉席都旧了,打算去买新的。” 秦淮茹也需要添置夏装,奖金到账后正好可以花掉。 “行,你们去吧。”二大妈笑着送走他们。 李国庆带着媳妇和女儿小京茹出门了,周日大家都睡懒觉,昨晚熬夜的不少。 出了院子,他们先去吃了包子,然后前往北海公园。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李国庆哼着儿歌,看到白塔时确认海面没有问题。 “姐夫,公园真美,也很有趣。” 小京茹被公园的景色吸引,又担心走失,紧紧拉着姐夫的手。 “我们先看看,之后再去百货大楼。” 原本打算划船,但考虑到媳妇怀孕,他们决定放弃。 “哥,城里公园建得真不错。” 秦淮茹的童年只有农活和家务,从未接触过公园的概念。 “总得让人有个散步的地方吧。” 李国庆淡然回应,他认为对于多数人而言,城市不过是有公园、商场和餐馆而已,而这正是农村缺乏的。 难怪许大茂这样的小人会在这些方面耍手段,他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 四合院,中院。 各家吃完早饭后,大妈们聚在一起洗衣服,同时闲聊。 “贾张氏,你真厉害啊,昨晚拿着手电筒扫地,以前都没发现你这么勤劳。” 陈大嫂的一句话让贾张氏一时语塞。 贾张氏脸色微变,“自家地方不收拾干净怎么行,扫地又不费劲。” 心里却想,真是倒霉,什么也没捡到,白忙活了一场。 这时蒋大妈插话说:“昨天曾记粮店直接送来两百斤白面,还是原价一毛七,李国庆关系可真广,我也想去找他买些粮食囤着。” 至于以后情况是否会改善,家里有存粮就不会慌。 “我们家也想存点,白面越来越紧缺了,听说外面也缺粮。” 又有大妈动心了,粮食放在坛子里短期内不会坏。 “哟,你们都在聊呢!”二大妈端着盆来到中院,想找媳妇们聊家常。 “正在说托李国庆买粮的事,他起床了吗?” “一大早就起来了,他昨天在厂里拿了奖金,出去采购去了,这小子总是存不住钱。” 二大妈坐下后,大家给她腾出了地方。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