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143章 灵感(1 / 1)

要是小宝在元旦,那就...算了,元旦听着不顺耳,提前叫圣诞?哎,还是别沾染这种谐音梗了。 “好啊!今晚你回家吃饭吗?” 两人走到店里时,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今天算了,带着小京茹呢。 改天我早点过来,咱们一起出去玩一天如何?” “嗯嗯!” 陈雪茹连连点头,他们还没正式约会过,上次只是去了个小酒馆,如今她怀孕了,不能再喝,所以也没再去。 “行!” 回到店里时,小京茹刚醒来,他便带人回家了。 “姐夫,你和雪茹姐刚才去哪儿了?” 小京茹很敏锐,察觉到了异样。 “那个,没去哪儿,就是散散步。 雪茹姐的事你回去别提,记住了吗?” 李国庆嘱咐了一番,小京茹很听话,让他安心。 二十分钟后,四合院到了。 路上,他一直在想把岳母接到城里后,家里住宿的问题。 虽然可以搬去姥爷留下的小院,媳妇上班也算方便,但他不可能天天和岳母一起带孩子,那日子可太难熬了。 所以,他还是打算留在四合院。 没事的时候可以跟邻居大妈们聊聊天,一下午就过去了,也不会觉得无聊。 他也不能放下兄弟们不管,都要好好照顾才行。 家里两间房住得不方便,他就在想办法再找一间房。 隔壁聋老太太的房间不错,可以让岳母带着孩子住那里,离得近,生活上也不会受影响。 不过,要让聋老太太腾房,这件事得慢慢商量。 一旦决定动手,就必须做到底。 “李国庆,你回来了啊!有大喜事!”阎埠贵还没等院里的人上班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什么喜事?” 李国庆抱着小京茹下了车,把自行车提到院子里。 “你又要得奖了,听说是双黄蛋,两份奖励,还有一辆自行车呢。” 阎埠贵一脸讨好的表情,他一直想找机会借自行车骑一圈,但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现在李国庆家里有两辆车,应该能借个半天吧。 “自行车?这种奖励有什么用?我媳妇怀孕了,也不敢骑车。” 李国庆有些发懵,这是哪个领导一时兴起的决定?要是换成手表,就算差价有点亏,他也不会介意。 或者别的东西也行,这自行车实在不靠谱。 “哎呀,这样的奖励你还挑三拣四的,你不想要的话可以转手给别人,但千万别卖了。 你又不缺钱花。” 阎埠贵心里嘀咕,要是他真的卖了,自己还怎么好意思开口借车呢。 “行,这事我知道了。 出去一天挺累的,明天我去厂里把车骑回来。” 李国庆表现得很淡定,既不缺钱,也不缺车,没必要特意跑一趟厂里去取,那样显得太小气了。 “还是你厉害,遇到事情这么沉得住气,肯定能成大事。” 阎埠贵由衷佩服,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急匆匆赶往轧钢厂了,还能等奖励过夜? “大事就不奢望了,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行。” 他没再多说,回屋躺着听听广播不是更好吗。 不过刚到中院就被拦住了,几位大妈纷纷走出屋子,一下子围拢过来。 贾张氏兴奋地问道:“李国庆,你得奖了啊,既有奖金又有自行车,这么多钱,你怎么花得完?” “我还没去厂里,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钱多总归是好事,以后可以用来养儿子。” 李国庆把车靠在一旁,索性坐下来聊几句再回去,总不能冷落了院里的姐妹们。 贾东旭凑近了一些,手里拿着歌单,也激动地问:“李国庆,你这次发明了什么?怎么奖励这么多?” “不清楚,交上去的不止一样东西。 东旭,你不是在跟大茂学放电影吗?他的书看完了吗?” 李国庆觉得贾东旭有点三心二意,一心想着赚钱,这样不好,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 “看过了,没完全看懂。 你的歌词我能理解。” 贾东旭忽然对放电影失去了兴趣,那赚不了多少钱,不如写歌,空闲时还可以搞搞发明,跟着李国庆学也不错。 李国庆心里暗想,你这能看明白才怪呢。 不过他也懒得打击东旭兄弟,毕竟人都需要点兴趣爱好,不然跟咸鱼有什么两样。 回到家后,他忽然来了兴致,想到自己的身份,自己可是**啊。 瞬间灵感迸发,文思泉涌,很快就写出了那首《我们是**》。 这首歌将是未来少先队员的队歌,说不定以后小学生唱起它,就会记住李国庆的名字。 开头是划船不用桨,接着是等待接班,这不是人生导师是什么? “姐夫,你又在写歌啦?” 小京茹不识字,趴在旁边看了半天也没看懂,只是觉得姐夫很厉害。 “孺子可教也!写歌对我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这首歌的歌词虽然不多,但报酬肯定不会少,这笔账他已经算得很清楚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色已晚,他想着媳妇该回家做饭了,没想到却先等来了许大茂。 “李国庆,你又获奖啦!” 许大茂笑容满面地走进来,也是有备而来的。 “我听说了,具体奖金多少?你作为宣传科的人应该知道吧,给我说说。” 李国庆把歌单折好放进口袋,准备第二天送到前门街道,让主任帮忙宣传。 他特意创作儿歌是有目的的,以后那些孩子都唱着他写的歌长大,总不能到时候跑到他这儿来找麻烦,直接用一首歌就能把他们打发走。 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小学生的。 许大茂兴奋地说道:“冶金部给了两百块外加一辆自行车,农业部也有一百块,还配了一个助理技术员的岗位,相当于十六级岗,每月工资三十七元。” “不过你要是不上班,我们可以特殊照顾你,每月给你十二块津贴,每个月三号你自己去农业大楼领取。” 许大茂毫不掩饰自己的艳羡之情,后院住的都是邻居,院里的年轻人大多在进步,而他却觉得自己落后太多了。 但转念一想,至少比贾东旭强,心里便觉得平衡了些。 这院子里总不能亏待了东旭兄弟。 建国才四年,好人总会有好报的,他还年轻,可以再等等。 “这奖励太丰厚了!”李国庆之前就觉得打谷机很有价值,没想到上面如此重视,仔细想想也是,到九十年代,“农业大国”这四个字都会写进课本。 国家更重视农业,而打谷机无疑是农业的重要工具,尤其它不用消耗能源,用骨油就能运转。 “李国庆,你真是太好了,能不能商量件事?厂里奖励的那辆自行车,能不能转让给我?价格便宜点,零头抹掉就行。”许大茂显然想占点便宜。 “大茂,这可不行,你秦姐不久后要生孩子了,产假只有两个月,她中午还得回来给孩子 ** ,有辆自行车方便些,所以我不能卖。” 李国庆突然想到这件事,现在没有奶粉,只能用“麦芽糊精”,是从玉米、大米、小麦或木薯中提取的淀粉替代品。 即使有钱,也只能买“糕干粉”,是米粉、面粉加少量奶粉混合而成的,严格来说不算奶粉。 糕干粉在大城市才有卖的,一袋装的,价格分两种,分别是3块和7块。 这种粉因为较贵,有时也被称作高干粉,暗示只有高级干部才能消费得起。 婴儿还是要喝母乳,这是最健康的,也更经济实惠。 “唉,这主意不错。” 许大茂只是想试试,出发前就觉得自己希望不大,但抱着侥幸心理。 没关系,这次不成,下次再努力,总会成功的。 “李国庆,我回家做饭去了。” “去吧,别让春燕饿着。” 李国庆送走了来试探的人,心想这样占便宜的事怎么可能呢。 没过多久,秦淮茹就回来了,手里拿着奖励证书,兴奋地说:“哥,你又获奖了……” “嗯,三大爷和许大茂提到过这事,我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改天我去厂里领奖金,这辆自行车就给你了,咱家两辆车,让人羡慕吧。” 李国庆安抚好激动的妻子,还是以做饭为重,他已经饿了。 “对了,以后咱家两辆车,一辆留给儿子。” 秦淮茹考虑得很长远,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但早晚会有儿子。 “等儿子长大了,估计就能开小汽车了,一代更比一代强。 好了,咱们去做饭吧。” 他原本没打算这么早要孩子,觉得带孩子麻烦,但现在既然有了,就争取三年内再生两个,多几个孩子也挺好。 “嗯!” 秦淮茹点头,带着一脸幸福走进厨房,儿子将来能开小汽车,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 吃完晚饭,还没等李国庆出去散步,傻柱就来找他了,但聊的是别的事情。 “李国庆,你拿了这么多奖励,能不能多给秦姐一些家用?就五块钱,中午在食堂就花光了。” 若不是李国庆深知傻柱的性格,差点就要动手了。 他媳妇的事关你什么事,你凭什么操心? “好,傻柱,看在你的面子上,再给秦姐加一块钱,这样总行了吧? 日子是要节省的,之前已经是五块五了,再多一块也花不完。 看看陈碧华,一个月才四块钱。” 李国庆搭着傻柱的肩,递给他一支烟让他点燃。 不过出了屋子,免得屋里满是烟味。 “这才像话,秦姐那么好的人,不能让你拖累她。” 傻柱开心地抽着烟,聊了几句后便乐呵呵地回去了。 “唉!年轻时就恋爱,傻柱这年纪真该娶妻了。” 中院里,大妈们聚在一起聊八卦。 “李国庆今年到底得了多少奖励,谁会算算?” “六百五,还有一辆自行车,加上秦淮茹、他老丈人和内弟的工资,以后还有津贴。” “哎呀,李国庆真是发达了,何家也发了,一大爷和二大爷工资高,许家挣得多。 我们院子二十多户,有五户走在前面,其中最意外的就是李国庆,完全靠自己。” 贾东旭在一旁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凭什么李国庆抢走了秦淮茹,还过上了好日子,秦淮茹怎么还没后悔? 他回去继续研究歌单,已经想出了两句歌词,再添几句就能赚钱了。 贾东旭回到房间便开始奋笔疾书,写下一段话:“我们一起拍照时,你站中间,我站旁边。 等哪天穿上新衣服,我也站中间,让你靠边。”这写的多实在又贴切! 贾张氏放下盘子,将汤水刮得干干净净,从不浪费。"东旭,赶紧去洗碗,别整天无所事事。”贾东旭灵光乍现,又有了新的歌词灵感:“全家吃饭我洗碗,总有一天,我也能坐下来,让妈妈去洗碗。”这也写得很好,贴近生活,继续完善一下就能成形。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