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接过话茬:“妈,您别费劲了,京茹一天到晚黏着国庆呢,要不是年纪小,估计都要跟我争宠了。” “我就喜欢姐夫!” 小京茹噘着嘴,谁叫姐夫对她这么好,下午还给她买了汽水。 李国庆笑着回应:“妈,就让她在这儿睡吧,长大自然就好了。” “行啊。” 秦母不再多言,看到小京茹吃了半个白面馍,胃口真不错,女婿也是真大方。 于是她又拿了个白面馍,毕竟吃得下才行。 秦淮茹有些心疼,家里四口人,一顿饭光白面就得消耗一斤多,母亲食量大,女儿也跟着吃成了这般。 但她并不着急,因为丈夫有能力赚钱,只是不太懂得节省。 至于李国庆对家里白面的消耗,他毫不在意,如今能吃是福气,以后难免要用粗粮搭配了。 粮票分为细粮和粗粮两种,仅靠钱无法顿顿吃细粮,定量已有所限制,需粗细搭配。 不过也有解决办法,每顿摆两个窝头在簸箕里装样子即可,稍微配些粗粮,也挺健康的。 饭后,李国庆带着秦淮茹出门散步,让小京茹留下帮忙,以免总黏着他,感觉像是带了个女儿似的。 “哟,你们一起去散步呀?” 阎埠贵刚吃完饭从屋内走出,天还未黑,他正在院子里修理一把旧板凳。 “三大爷,您屋里怎么有动静?” 李国庆隐约听见不一样的口音,难道来了客人? “嗨,昨天我买了一台收音机,还没顾得上告诉你。” 阎埠贵面带含蓄的笑容,看来他也紧跟潮流,家里添置了大件。 他热衷购买自行车和收音机,一是实用性,二是考虑到儿子会长大,将来娶妻总得备齐大件。 他先自己享受,等儿子与姑娘相亲时,别人看到家里的条件,自然满意。 如此算来,早买早享受,绝不吃亏。 “哟,三大爷,您可真是阔气,既非喜事又非节日,就买大件。” 李国庆并不惊讶,阎埠贵一直是院子中的领头人,精打细算却始终走在前面。 别说收音机,连自行车甚至电视都有,虽尺寸偏小,但也能满足需求。 “最近几个月小赚了一笔。” 阎埠贵低声说道,买完收音机后便开始攒钱买自行车。 “行,您忙吧,我带淮茹出去走走。” 原话中*部分无需修改。 李国庆坦然地牵着秦淮茹的手,即便被人看到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毕竟是在照顾孕妇嘛。 很快,他们来到了北新桥百货商店,这是一家国营店铺,旁边还有一个副食商店,也出售蔬菜。 这条街算得上附近少见的繁华区域,店铺集中在一起。 “哥,咱们就别进去了吧,进去又要乱花钱。” 秦淮茹了解自己丈夫的毛病,只要出门散步就想买东西,从不空手而归。 “随便逛逛又不会真的花钱,走吧。” 李国庆不由分说就把她拉进了店里,既然都来了,不买点东西回去岂不是白来一趟? 晚上,岳母过来住隔壁,他们的生活依然如常,一切都挺顺利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八月份,光友放暑假后被送回乡下帮忙割稻子。 今天是三号,刚好是周一,也是李国庆每月最忙碌的日子,因为他需要到处领取工资,还有一份兼职工作,而昨天是周日,所以他没有上班。 “早啊,大茂!” 他在院子里洗漱时遇到了大茂兄弟。 “李国庆,这么早就准备去农业部啊?” 许大茂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唉,人家一个月不上一天班还能领到十二块的津贴呢。 要不是李国庆这两个月既没搞发明也没写歌,许大茂恐怕早就嫉妒得发疯了。 “不是,我是先去轧钢厂领工资,顺便送秦姐去上班。 对了,凤玲也放假了,怎么没回来院里看看。” 李国庆提到了以前的邻居小女孩,已经有段时间没见到她了。 “哎呀,你别老想着我妹妹啦,她现在很忙,有别的事情要做呢。” 许大茂有些害怕了,赶紧转移话题:“李国庆,那个贾东旭我决定不教了。 他跟着我跑了几趟去放电影,什么都没学到,还差点把设备弄坏。” “不教就不教吧,看来东旭确实没有放电影的天分。 要不让他跟傻柱学厨艺,总归是一门谋生的手艺。” 他一直为东旭兄弟能过上好生活操心。 “让贾东旭学厨?找傻柱干嘛?直接去找何叔不就行了。” 许大茂心里想,你也总有想不到的时候,还算不得聪明。 “说得对,傻柱现在的水平还不足以带徒弟。” 李国庆也意识到这一点,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许大茂偶尔也有他的小聪明。 “不说这个了,我今天挺忙的,改天再聊。” 他洗漱完毕后回到房间,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岳母是个勤快人,每天起得很早,从不失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淮茹,下个月领了工资,你就干脆休产假吧。” 虽然没有明确的产假规定,但休息两个月已经是默认的惯例。 “不行,还早呢。 国庆节后再休,国庆有两天假期也照发工资。” 好吧,秦淮茹也被锻炼出来了,学会了如何从工厂中争取利益,这教育没白费。 “我是担心你还没到国庆节就生了。 下个月再看情况吧。” 李国庆倒也不太担心,哪家孕妇不是这样过来的。 在村子里,还有更厉害的,上午还在地里干活,下午就去医院生孩子,晚上就能出院抱孩子回家。 “嗯!” 秦淮茹明白男人在心疼她,但她现在完全可以工作,东旭媳妇就在车间,同样干得很好。 饭后,李国庆拿出笔记本和笔,对小京茹说道:"你得先把作业完成才能玩耍,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姐夫!" 小京茹愁眉苦脸,最害怕的就是写作业,而且还是姐夫要求的。 她既没上过幼儿园,也没参加过学前班,什么都不会。 "妈,我和淮茹出去了,中午不用等我一起吃饭。" 这一天确实很忙碌,八月份了,农业部催的歌也该交稿了,543乐队也不能影响其他成员排练。 "女婿,路上注意安全。" 秦母将他们送到中院连廊处才返回家中,收拾好碗筷后继续洗衣服,这活儿一点也不累。 没多久,二大妈也出来洗衣裳,两人边干活边闲聊。 "淮茹妈,待会你还去市场买菜吗?" "当然要买!女婿就爱吃新鲜蔬菜,天气热,隔夜的菜味道就不好了。" 秦母双手虽粗糙,但搓洗衣物时发出的声响证明了她的效率。 二大妈虽然也勤劳,但在秦母面前总是略逊一筹。 "淮茹妈,你家女婿给的生活费够用吗?你每天都买菜,这点钱够花吗?" 这个问题在院子里一直是个谜,很多人都好奇,二大妈忍不住再次询问。 "给了十五块,够用了。" 秦母如实回答,她计算过,每月买菜大概就花这么多,偶尔买些肉和青菜,生活完全无忧。 她每个月还能存下十五块,这让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已经悄悄给女儿寄回去了十块。 秦母并不担心女婿说什么,因为他既体贴又大方。 只是她的女儿比较小气,已经为此提醒过多次,她害怕哪天会被女儿赶走。 把十块钱退回去,秦母心里踏实了许多,剩下的五块钱还能应急。 “十五块?按这样买菜,难道每个月还要贴钱进去?” 二大妈也负责买菜,对价格一清二楚。 一家人靠十五块生活,别说吃肉了,水电煤、油盐酱醋、米面等样样都要花钱,单是买煤都不便宜。 “不会贴多少的,淮茹那边也在帮忙。” 秦母撒了个谎,拿女儿当借口。 “唉,秦淮茹还算懂事,知道心疼她妈。” 二大妈听到八卦,赶紧洗完衣服就去中院找人聊天了。 “原来李国庆每月给十五块家用啊,要是像贾家那样过日子,倒是够用了。 但他总想吃肉,随便买半斤就得四五毛,剩下的钱再买些素菜,一天就花完了,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家里还有其他开销,淮茹妈确实不容易,幸好有秦淮茹那边补贴。” “可不是嘛,听说李国庆给秦淮茹那边七块伙食费,也算没亏待她。” “让我算算,李国庆每月收入四十五块,拿出二十二块,差不多一半,他应该心里有数。 这样也好,他自己有钱,还有之前奖励的积蓄,也不至于乱花钱。” 几个大妈聊完后反而安心了,李国庆不缺钱,大家可以放心聊天了。 贾东旭在一旁听着,满眼羡慕。 李国庆每个月能结余二十三块,比他老婆的工资还多,这么多钱怎么花得完,也不知道能不能匀点出来帮衬一下兄弟。 …… 李国庆此刻已经在轧钢厂办公楼领完工资了,站在旁边数了数,正好三十三块。 “李哥,我也数好了。” 陈碧华如常领到了工资,不用排队。 “碧华,你怀着孕,还能坚持上班?” 他只是随意一问,厂里还有其他孕妇,很正常,现在大家普遍提倡多生多福。 “能行,已经习惯了。” 陈碧华跟着下了楼,并不急着回车间,谁还没个偷懒的时候呢。 “我有个事儿想问问!” 他把人带到旁边,接着说道:“你生完孩子后,从轧钢厂拿些好处,是打算继续在这儿上班,还是让婆婆来顶替你的位置?” “让婆婆来顶替?” 陈碧华一脸疑惑,当初明明说好让贾东旭回来顶岗呀。 “我只是假设,先听听你的想法。” 李国庆也很惊讶,贾张氏也太狡猾了吧,到现在都不明说她的打算。 “我说了不算,得听东旭和她婆婆的。” 陈碧华其实想继续工作,但也希望能照顾孩子。 “行,当我没问过。” 他不再多此一举,转身骑上自行车离开。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