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华也没闲着,继续帮李国庆揉脖子。 她明白,在这个院子里,该讨好的人就得讨好,这样才能过得舒心。 连平时爱唠叨的婆婆,也会偶尔夸夸李国庆,谁又能不买账呢? 突然,门帘掀开,贾东旭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妈,碧华,我……不对,李国庆,你怎么在这里?" 贾东旭愣住了,眼前的一幕让他难以置信:李国庆安坐一旁,他的母亲和妻子竟在为他按摩肩膀。 这种待遇他从未享受过,不禁疑惑这究竟是谁的家。 “东旭,有收获吗?”李国庆转头一看,笑道:“不错,今天运气挺好。” “还不错。”提起钓鱼,贾东旭顿时兴奋起来,举起手说:“抓到了三条,最大的估计有两斤重。” 贾张氏赶忙上前接过鱼,笑着说:“东旭,鱼要趁鲜吃,现在就炖了吧。 以后多听你哥的话,日子会更好过的。” “哥,这功劳怎么算?我听谁的?” 贾东旭觉得这功劳好像都被李国庆占了。 陈碧华见到鱼,也十分开心。 “好了,东旭,你忙你的,我去前面看看,三大爷有没有钓到鱼?” 李国庆站起身来,既然主人回来了,他也该离开了,没想到贾东旭的运气这么好。 “钓到了,不过没我的鱼大。” 贾东旭得意地咧嘴笑,三大爷还想跟他比较,结果输了。 “嗯!你先忙,明天把鱼竿给我。” 李国庆随后离开,钓鱼全靠运气,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 到了前院一问,阎埠贵竟然钓到了五条鱼,其中最大的也有一斤重。 “三大爷,您可真厉害!” “还是你选的位置好,下次有空我们再一起去。” 阎埠贵笑得合不拢嘴,这一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行啊!自行车我帮你收拾干净,今晚就放你家,我明天再来拿。”李国庆说完便准备离开。 阎埠贵满口答应,随后推着自行车走出院子。 “当家的,天都黑了,你还出去干啥?”三大妈从屋里追出来,锅里还炖着鱼呢。 “我去试试新车,这是刚买的自行车。”阎埠贵急忙出了院子,骑上车转悠了半小时才回来,今天真是赚翻了。 晚饭后,他在院子里清洗自行车,擦得闪闪发亮。 …… 第二天一早,李国庆起床后就出门了,先去街道结账,然后订购了两担煤送回家。 接着他又预订了两百斤白面,每袋五十斤,刚好四袋;又买了五十斤大米,虽然吃得多,但也不能缺。 最后,他还特意去搜罗了几瓶五三年的红星二锅头,这种酒即使在后世也能卖出几千元一瓶,遇到喜欢的人,甚至能卖到上万元。 至于茅台和五粮液之类的价格太贵,实在不划算,比如东旭兄弟以前的工资,连三瓶茅台都买不起。 倒不如耐心等待机会,直接投资茅台股份。 在这个时代,未来几十年都是黄金时期,不能把所有赚钱的机会都错过,否则最后还是会落入公私合营。 他买酒主要是为了自己喝,先解决日常所需。 此外,闲暇时他也囤积整版的邮票放在空间里,不管以后是否升值,先无差别买入,最后再慢慢筛选。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解决衣食住行问题。 李国庆来到丝绸店,小妾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来这里两三次。 “雪茹!” “国庆!” 陈雪茹热情地迎了上去,她和李国庆一样闲不住,一年到头几乎都在店里忙碌。 “帮我挑十匹布。” 他不清楚布票什么时候开始限制的,但多准备些布总是没错的。 “好的,还需要别的吗?” 陈雪茹没有追问原因,买布的钱对她来说也不是负担。 “暂时不用了。 你这里可以试着囤一些细粮,不用倒卖赚钱,就是自己留着吃。” 这只是随口一提,要是真缺粮了,他会送过来。 “听你的,我这就让春桃去办。” 交代完后,陈雪茹便陪着男人出门逛街了。 她怀着身孕,自然有朋友陪伴,不怕别人闲言碎语。 逛了一天,天色已晚,李国庆难得没有回家吃饭。 “国庆,你弟妹快生了,希望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陈雪茹更倾向于男孩,毕竟要为李家延续香火。 “随便啦,你也别太在意,实在不行以后再生一个。” 现在大家都崇尚多子多福,他也不会违背潮流,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多养几个孩子没问题。 “嗯。” 两人在外面吃完饭,又去看了一场小电影。 …… 四合院里,小京茹已经到前院大门处看了三次。 “姐夫怎么还没回来啊。” “你姐夫肯定有事,不用急。” 秦淮茹一点也不担心,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吃亏。 这时,秦母已经把碗筷收拾妥当,特意给女婿留了饭菜。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淮茹,今天女婿让人送来两百多斤粮食和两担煤,院里人都夸咱们家日子过得好。” 秦母怕邻居羡慕嫉妒,别人连粗粮都舍不得多吃,谁家能囤这么多粮食。 “让他们说去吧,妈,您别担心,国庆能处理好的。” 秦淮茹在工厂也能吃上白面了,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节省,但仍然很在意钱的支出。 “唉!” 秦母只是随口一提,随后回到厨房,盯着那些粮食看了许久,越看越满意。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中院里,大婶们聚在一起闲聊。 “你们觉得李国庆今天突然买这么多粮食,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 “现在还没到三号,他就买到了粮食,确实厉害,但买这么多,肯定有原因。” “李国庆从来不做错事,要不我们也多存点粮。” “我觉得可以,他还没回来,等下一起去问问。” 话音未落,就看见坏小子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哟,都在聊天呢。” 李国庆刚打完招呼,就看到连廊那边跑来一个小姑娘,不是小京茹还有谁。 “姐夫!” 小京茹欢快地跑来,一下子扑进李国庆的怀里。 "哎哟,你力气挺大啊。"李国庆捏了捏小京茹的脸蛋,笑道:"告诉姐姐一声,我已经吃过饭了,在中院聊会儿就回去了。" 贾张氏忙说道:"李国庆,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粮食,净是白面和大米,吃得完吗?" 李国庆心想,你还是一点没变,不过你贾张氏现在占不到便宜了。"囤着吧,这是今年的新白面和大米,放一段时间也不会坏。" 他买的这些新鲜粮食,那边曾记粮店正在公私合营改造,他出面交涉了一下,买粮就方便多了。 能被公私合营的企业算是幸运的,毕竟还有直接奉献的。 之前那个套购粮食厉害的店已经被秋后算账,严重的问题直接吃了苦果,跟风的还好,店面和房子充公后还能领点安家费,然后去乡下生活。 以后想吃粮食,就得自己种地了,地里什么都有。 像曾记粮店,如果也出了问题,大概能拿到五百块补偿,然后粮店和后面的小院就没了。 "李国庆,我们也囤粮吗?"陈大嫂想确认一下,因为三号就要买粮了。 "信我的话,能买多少买多少。"他刚才在前院跟阎埠贵提过这事,兼职黄牛的事情也快开始了。 至于这些人信不信,就不是他的事了。 "那我先回去休息了,在外头转悠了一天,有点累了。" 李国庆正打算离开,不料何大清突然找上门来,只好随他去了何家。 “老何,找我什么事?是不是又看上哪家的寡妇了?” “不是的,是贾张氏来找我,想让我收贾东旭为徒学厨艺,你怎么看?” 何大清话音刚落,傻柱就急了,还没等李国庆开口。 “什么?贾东旭一个病退的钳工学什么厨师?” 傻柱可不想多一个师弟,父亲对李国庆已经很好了,再加一个贾东旭,他这个儿子还当不当? “傻柱,这事与你无关,别掺和。” 何大清让儿子闭嘴,没有李国庆那样的脑子,就别乱发表意见。 李国庆想了想说道:“你要是真想教,也没时间和地方啊,食材谁来提供?” 他之前倒是考虑过让东旭兄弟学厨,但根本不可能实现,连何大清自己,都是在丰泽园学的技艺,还有祖传菜谱加持。 傻柱从小就在食堂后厨当学徒,至今都还没上灶炒菜。 “确实如此,那 ** 脆直接拒绝?” 何大清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老何,听你这话,你是真想教贾东旭啊,为什么?” 李国庆反应过来,如果不打算教,直接拒绝就行了,哪还需要商量,何大清可不是那种好说话的人。 “那个,”何大清吞吞吐吐地说,“贾张氏说她有亲戚,过段时间会带来城里介绍给我。” “我去……” 李国庆顿时明白了,这不是老贾家的老把戏吗,用介绍媳妇来套何大清家。 “爸,您还没完没了呢?又要给我找后妈,还非得找个姓张的像贾张氏那样的?”傻柱急了,这不是只顾自己找,他还得管着家里呢。 “傻柱,要么别插嘴,要么出去待着。”何大清训斥道,找媳妇都是为了这个家,孩子还小,总得有人照顾。 傻柱默默坐到一边,不敢再言语。 “李国庆,你觉得这事行得通吗?”何大清期待从他那儿听到些肯定的话。 “贾张氏那边是寡妇吧?” 李国庆不好直接否定,何大清确实需要个伴儿。 “是寡妇,年纪不大,三十多岁。” 何大清笑了,“这次名字简单了。” 李国庆思索片刻,“试试也无妨,不成也没损失。” 这种事拦不住的,何大清眼里只有寡妇。 “有你这句话,我就踏实了。 先收贾东旭为徒学厨?” 何大清心里热乎乎的,天气转凉,谁不想暖暖和和的。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