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要不再给我生个儿子?” 秦淮茹一直想着三年抱俩,小关响已经一岁多了,可以要第二个孩子了。 “不急,再等等。 妈带小关响就够忙的,再来一个怕是日子更难过了。” 虽然现在提倡多子多福,但他们两个儿子还小,又赶上公私合营,先处理好这些事情,保住家产再说。 “嗯,那就再等等,等小关响再大些再考虑二胎。” 两人继续商量着未来的事情。 秦淮茹稍作思考后觉得有道理,她注意到贾家并没有急于生育二胎,毕竟孩子太多确实难以兼顾。 这院子里的住户,通常老大和老二之间年龄差距不小。 两人聊到深夜才休息,是否打算要二胎并不影响他们的讨论进程。 “哥,起床啦,都快到中午了,哥……” 贾东旭站在窗外喊道。 近段时间他的生活有所改善,家庭地位显着提升,甚至在邻里间也开始受到关注。 他既不做家务也不下厨,脚上穿着与李国庆一样的布鞋,口袋里还存了些零花钱,终于尝到了好日子的滋味。 “东旭,什么事?” 李国庆随后端着脸盆走出屋外,贾东旭立刻端来洗脸水,以前他也是做家务的好帮手。 “没什么大事,就是昨天我回得早,想着中午请哥你去餐馆吃饭。” 贾东旭眉飞色舞,现在的他已非昔日可比。 “哇,东旭,你现在真行啊,开始摆阔了。” 李国庆感到惊讶,贾家人主动请客可是稀奇事,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我只攒了点小钱,吃碗肉面还是可以的。” 贾东旭不敢奢望请吃炒菜,那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好,那就走吧。” 李国庆没有骑自行车,因为东旭有辆三轮车,如今也可称为拉洋车的。 他们来到东直门附近的一家卤肉面馆,没多久便到达目的地。 “哎呀,大哥,好久不见了啊,您还在休养吗?” 店里的服务员还是那个小伙子,多年未变,至今仍未娶妻。 “还在休养,这是我的东旭兄弟,今后他来了,请多关照。” 李国庆解释说。 李国庆坚信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湖之中皆朋友,认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走到哪里都能混得开。 “记住了。”小伙子十分配合,问清要吃什么后,急忙赶到后厨通知。 贾东旭满是羡慕,什么时候他也能如此优秀。 没过多久,一大碗肉面端上来了,东旭发现比在其他地方吃到的份量更多,肉也多一片,味道更佳,吃得非常满足。 “伙计,结账!”贾东旭大声喊道,钱壮人胆。 小伙子赶紧跑过来,“刚才我大哥已经付过钱了。” 李国庆笑着说道:“东旭,有这份心意就好,这顿饭我请。” “可是,哥,我们说好了我来请的,我有钱。” 贾东旭攒了一块二毛五分,怀揣巨款,决心要大展身手。 “下次你请,咱们都是兄弟,不必分得这么清楚。” 李国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东旭说服的,不对,是打动了他的心,能让一向独来独往的东旭主动请他吃饭,果然近朱者赤。 “对啊,我们是兄弟。” 这时,有顾客上门。 “东旭,快去吧,刚吃完慢慢蹬。” 李国庆觉得他似乎真的有财运,每次都能让东旭拉到活儿。 “谢谢哥,那我去了。” 贾东旭急忙来到门口,得知要去北海公园,这又是一笔大单。 正好他可以花五分钱买张门票进去转转,说不定还能找到灵感写首歌,再赚一笔。 李国庆不禁感慨道:“女子似衣裳,兄弟若手足。” …… 岁月如梭,仿佛一夜之间,桃花悄然绽放,带来初春的气息。 “李兄弟,今晚小酒馆开业,你一定得过来喝一杯呀,每位顾客都能免费品尝一两美酒呢。” 蔡全无兴冲冲地跑来,满脸笑意。 他已学到了不少带娃的技巧,虽是同一位师父,但他似乎比别人多领悟了几分。 “好,晚上我一定去捧场!” 李国庆看了看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左右,他猜测蔡全无特意赶回来通知自己,因为近来他总习惯睡懒觉,春天讲究养生,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 “老蔡,一会儿咱们一块儿过去,搭车方便些,晚上再顺路把我送回来。” 他今天无事可做,懒得出门骑行,索性让双腿休息一番。 “嗯嗯,行!”蔡全无喜形于色,有李国庆同行,小酒馆的生意定能红火。 “对了,老蔡,你哥至今没买新车,家里经济还能维持吗?” 李国庆清楚何大清已做好入赘的打算,若是成行,有小酒馆的收入,确实不必再靠蹬三轮维生,但这一切尚未确定。 “没问题,我们平时在粮站搬运货物,轮班时就蹬三轮。 帮慧真运送酒品也有报酬,三份收入加在一起,和从前差不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蔡全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这都要感谢李国庆在茫茫人海中将他寻回,让他重新找到归属感,即使从事体力劳动,也不会自轻自贱。 “这样挺好,你稍等片刻,我去打个招呼。” 李国庆简单向岳母说明情况后便直接动身了。 路上时,他忽然想起一事,急忙说道:“老蔡,一会儿跟你说件事,晚上要是看到我这边出问题,让你哥别多嘴。” “懂了!” 蔡全无知道李国庆是信远斋的后代,甚至怀疑他和陈老板关系密切,但这类私密之事不宜在公共场合提及。 李国庆也没多啰嗦,他对老蔡的能力颇为信任。 “送我去丝绸店。” “好嘞!” 蔡全无熟练地蹬着三轮车,直到店门口才停下。 “晚上见。” 李国庆下车后迅速进入店内。 “蔡全无,刚才那个人付钱了吗?” 这时,另一辆三轮车赶到,是老蔡的朋友强子,看起来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实际上只有二十三岁。 “他是李哥儿,我的兄弟,哪需要什么钱。” 蔡全无对自己的兄弟身份感到十分自豪。 “你兄弟啊,从背影看像是个有钱人。 对了,听说小酒馆要开业了,等傍晚卸完货,一起去喝一杯吧。” 强子除了蹬三轮车外,还兼职搬运工,每袋两分钱,不干就是傻子。 “行,一定去。” 蔡全无朝店里瞥了一眼,只见李哥儿正抱着个小孩,虽然距离较远看不清,但感觉像是小关响。 “雪茹,你知道今天小酒馆开业吗?” 李国庆抱着小儿子,已经好几天没见了,很是想念。 “听闻了,等下午把学弈送回去,晚些陪你去小酒馆吧。” 陈雪茹希望两人能享受二人世界,感觉像是在约会。 "当然一起去啦!" 李国庆正逗弄着儿子,因为店里忙碌,他又把孩子抱出去玩耍。 在大栅栏观看斗蛐蛐时,他意 ** 到了徐慧真。 "李哥,这孩子不是在学棋吗?" 徐慧真感到惊讶,发现这两人不该出现在一起。 "是学棋,陈雪茹忙,我在帮忙照看孩子。" 李国庆有些意外,但也不在意,有他在,徐慧真不可能胜过他的妻子。 "啊!原来你朋友是雪茹姐啊!" 徐慧真完全没料到,这两者毫无关系,她以为何家住在东直门北新桥的大杂院里。 即使李哥再有能力,也难以联系到前门街商户中的佼佼者陈雪茹。 但现在孩子都被抱出来散步了。 "对啊,难道我没提过吗?" 李国庆反唇相讥,这寡妇口才不错,还会算计,很少有人说得过她。 但巧合的是,他也如此,彼此针锋相对,不过他并不把她当对手。 "哦,李哥,607晚上的小酒馆开业,请务必光临。" 虽然徐慧真已通过蔡全无通知,但见面仍要再次邀请。 "行,留两个位置,晚上我和陈雪茹一起去。" 李国庆心想,在前门街道这里,不能靠道德力量,但可以用其他手段,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妻子,他懒得动手。 "好嘞!" 徐慧真本打算说小酒馆没有留座的习惯,可老何家三口多次提醒她,李哥儿并不讲道理。 徐慧真走了几步,看见工艺品店的赵老板从店里冲出来递给学弈一个拨浪鼓。 “陈雪茹真是有面子啊。” 她摇摇头离开,这面子是慢慢挣来的。 “领导,这是给孩子玩的,我怎么能收钱?” 赵老板一脸讨好,他曾见李主任与这个小哥有说有笑,好奇之下问起,才知道对方是街道办的第一会计。 “你是赵丰年?好,我知道了。” 李国庆毫不回避地收下了礼物,这是给学弈的,与他何干?谁敢举报,乡下还缺种地的呢。 “哎,领导您记性真好,我就是赵丰年。” 赵老板很识趣,客套几句便离开了。 “老赵,那人是你亲戚?怎么这么主动送东西?” 隔壁店的老板赶紧过来询问,大家都是熟人,闲时会聊聊天。 “不是亲戚,这事儿不便多说。” 赵丰年关键时刻守口如瓶,这种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刚才那个小哥能立刻叫出他的名字,可见对商户情况了如指掌。 李国庆又逛了一会儿,便抱着儿子回家了,“学弈,下次爸爸……哦不对,叔叔再带你出来玩。” “好呀好呀!” 学弈拿着拨浪鼓晃悠,虽然家里已有不少,但他依旧很喜欢。 回到店里,他们干脆和陈雪茹带着儿子去了陈家,留下来吃了晚饭。 要是中午东旭已经付过饭钱,今天他一分也没花。 夜幕降临,小酒馆再度开张,很快便热闹起来。 无论身份如何,只要手里有几个零花钱,无论是斗蛐蛐的闲汉,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亦或是教书的先生、当差的干部,都喜欢来这里喝上一杯。 花点小钱,听听笑话,打发时光,还能显得体面。 这里就像茶馆一样,是一种复古风格的小酒吧。 今晚来的大多是熟客,天刚黑就已满座。 “哎呀,来晚了,还好还有两个空位,我就占一个。” 范金有迈进酒馆,因为粮店有些事耽误,所以迟到了。 “范同志,好久不见啊。” “别叫同志,他早不是什么干部了,现在在大栅栏粮店工作……” 范金有听后并不生气,外人怎会知晓他是主任重点栽培的年轻人。 正要落座时,突然冒出一个人挡住去路。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