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真倒是很有气魄,一分不要就送给了我,看来我在公司里还是挺有分量的! 李国庆略带得意地说道:“那是自然,你是我的女人,徐慧真最多也就是羡慕罢了。” 陈雪茹也颇为自豪,但突然问道:“国庆,你打算把玉石留给谁?是小关响、学弈,还是淮茹的二胎?” 李国庆愣了一下:“咳咳……这可真是个难题啊。” “谁养我老就留给谁!说实话,哪个儿子愿意留在身边,我就多给他些;要是自己出去单过,就少给点。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得公平对待,我现在住着一套三进的大宅子,以后有机会再找一套留给学弈。” 这只是他的随性想法,毕竟未来还长,他现在还年轻,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孩子。 陈雪茹点头表示同意,她只有一个儿子,当然是希望留在身边的。 李国庆喝了一口茶继续说:“我先在这儿坐会儿,下午要去街道办事处找主任聊聊,看看能不能保住丝绸店和小酒馆的股份,还得再想办法。” “行啊,晚上来我家吃饭吧,学弈都想你了。” 陈雪茹眨着眼睛说道,店里现在人手充足,好久没用办公室里的毯子了。 “今晚不行,再等等,我岳母去乡下干活了,家里只有京茹带着小关响,淮茹也怀孕了行动不便。 等岳母回来,我会在这边多待几天。” 李国庆心中热情高涨,但条件却不允许。 "现在去办公室吧,我让方姨给你做件新衣服,试试合不合适。" 陈雪茹心想,就算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这不太好吧,大白天的。" 李国庆虽有所顾虑,还是答应了。 后来,他看了看表,笑着说道:"都耽误事儿了,不知道主任下班了没。" "那你快去吧,别忘了过几天再来。" 陈雪茹心中得意,这是徐慧真永远无法得到的男人。 无论如何,她都算是赢了。 "哎!" 李国庆在门后听了听,确定外面没人,才开门迅速离开。 看我施展白鹤亮翅,虎鹤双形,哼哼哈哈。 练习过的动作,一点都不虚,蹬起自行车腿一样有力。 转眼来到街道办事处,没什么人事变动,刚进门就看见钉子户王启年,当年想当公方经理,到现在位置还没换。 "启年兄,忙着呢。" 李国庆上前递了一根烟,又随意放下几张食堂的荤菜票,这是多印的,买一斤肉只给九两,剩下的自己内部处理,没问题。 王启年不动声色地收下票子,立刻掏出火柴帮忙点烟。 "这么闲啊,都这个点没什么事,你怎么来了?" "找主任聊聊,马上高级合营了,主任应该还在里面吧。" 李国庆抽了一口烟,管他在不在,不差这几分钟。 "在呢,没见他出来。" 王启年正在抽烟时,恰巧有群众前来办事。 见此情景,来访者赶忙露出微笑,自觉地退到一旁等候。 “行了,别耽误你办正事,我去里面了。” 李国庆叼着烟离开,现在当干部真是轻松多了,群众都很体谅干部们的辛苦,连抽根烟的时间都没有。 过了一会儿,他掐灭烟头,径直走向主任办公室。 “笃笃!” “主任,打扰您一下。” “是你啊,快进来。 这个点儿来街道,不是你的习惯吧?胃病不是还没好吗?” 主任笑着调侃了一句,起身倒了杯热水放在茶几上。 “快好了,夏天的时候会好一些,不容易着凉。” 李国庆随口敷衍几句后,转入正题:“主任,关于高级公私合营的精神,我已经仔细学习了。 我觉得目前最大的障碍是那些濒临倒闭的合作商店,我们街道辖区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这确实是棘手的问题,我也为此犯愁。” 主任摇头叹息,公方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即便商户自主经营,也难免关门停业。 这现象难以完全避免。 “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解决?” “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主意。 去年初级公私合营做试点的时候,丝绸店和小酒馆就做得很好。 我想先搞个高级公私合营的试点,特别是让丝绸店接手这些亏损店铺,否则陈雪茹一年挣那么多钱,好几万呢,快接近十万了。 这和她合营之前赚的差不多,虽然也为国家贡献了不少税收,但这样不符合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的核心理念。” 李国庆沉吟片刻后说道:“我建议让丝绸店收购大量破产店铺,压缩自身的利润空间,将资金投入到其他企业中,为集体贡献力量。” 他的关注点在于这些店铺本身,而不是债务问题,合并后的事宜可以后续调整。 接着,他计划筛选员工,对那些懒散、无能力或外貌不佳的人,安排到小酒馆工作……不过,他很快就会成为小酒馆的负责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那些不适合留下的人员,可以安插到竞争对手那里,间接帮助对方。 “李国庆,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主任感到惊讶,听说你和陈雪茹关系密切,怎么反而开始损害自己人的利益了?难道是为了自证清白? “即便陈雪茹接受这个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吞并破产店铺,她的分红会受到影响,虽然最终可能会消失,但这种心理感受完全不同。” 主任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这确实让人纠结。 “因此,我建议暂时维持丝绸店和小酒馆的分红机制,将其作为试点,但前提是这两家店铺必须承担起接收倒闭店铺的责任。” 这样可以确保员工不会失业,也能拿到工资。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城市待业青年数量激增,我所在的院子里就有一个靠父母养活的年轻人,每天在家挨打。 李国庆指出了一个实际的社会问题。 农村是一片充满潜力的土地,那里有许多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去年底 ** 曾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垦荒,但这只吸引了少数热血青年。 然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大多数城市青年即使面临责骂,也宁愿留在家中啃老,等待街道办事处分配工作。 “你的提议很不错,这样吧,我这就起草报告,看看上级如何决定,应该没什么问题。” 主任露出满意的笑容,事情终究还是要由街道和上级部门来处理。 若能通过丝绸店和小酒馆消化掉不良资产,那确实是既简便又省事的办法。 “好的主任,我会常来这里,等您的回复。” 李国庆心里也没底,但如果失败了,也无所谓了,他并不在乎这点工资。 这是最坏的情况,但他认为问题不大。 离开街道办事处后,他没提去小酒馆当经理的事情,但事实上已经默认了。 接着,他去前门大食堂打包了两份硬菜,然后来到轧钢厂门口。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来了轧钢厂门口好多次,却很少进去。 “叮铃铃!” 熟悉的铃声响起,仿佛战斗的号角,一些动作快的工人已经冲到门口。 李国庆站在一旁,尽量不引人注意,否则只是打招呼就够麻烦的。 “咦,这不是刘岚吗?” 他突然认出了一个熟人,估计刚进厂不久,他上个月还在厂里吃过饭,但现在食堂窗口没人,其他人也不一定正在打菜。 刘岚刚好抬头看见了他,有些疑惑,这人是谁,认识的吗? “可惜了!” 李国庆在心里叹息,要是刘岚是寡妇就好了,那样傻柱或许就能坚持住。 “国庆!” 秦淮茹走了出来,二胎果然轻松许多,走路完全不受影响。 孕妇适度活动对身体有益,若是整天躺着不动,大多数情况都需要剖腹产。 "走,我带了两个菜回去,热一下就能吃。" 他载着妻子渐渐远去,直到周围没人,才开始闲聊。 "国庆,光友还是没拿到初中毕业证,怎么办呢?" 秦淮茹提到这件事,她二弟秦光友今年十七岁了,复读了两年,主要科目仍不及格。 秦光友跟着母亲在乡下务农,因为是非城市户口,没有粮票,若不在乡下弄些粮食,到了城里就得吃白饭,既浪费又惹人厌。 所谓的长饭,是指正处于青春期的半大孩子,饭量极大,却干不了成年人的活,或者没有固定工作。 许多家庭对这样的孩子会考虑送去当兵,军队里吃三年长饭不算浪费,退伍后也就成年了,反而划算。 "让他去跟何大清学厨吧,要是学不会,就送回乡下守着老屋种地,反正他的户口还在乡下。" 李国庆摇头,这个小舅子不懂得把握机会,要是能拿到毕业证,他可以安排他在街道办事处当个办事员。 现在的学历造假不容易了,至于说范金有做什么都不行,那是因为学历造假的问题,解放前根本无法确定谁究竟读到了哪一步。 "嗯,光友的工资你就帮他存着,等他挣钱了,房租就由我来收。" 秦淮茹再次提起房租的事情,这是不能忽视的。 "行,你自己决定,以后别再跟我提收租的事。" 李国庆并不担心事情失控,只要能找到工作,以后慢慢都能分配到福利房,或者企业提供的低价住房。 "好的!" 秦淮茹靠在男人背上,觉得这辈子很值得。 四合院很快就到了,一进门便看见了阎埠贵。 正值暑假,学生们都不用上课。 “李国庆,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行啊!” 李国庆让妻子带着两个饭盒先回去,自己则坐在凳子上慢慢聊。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说道:“我攒够了钱,打算买辆自行车。 你之前说要卖给我,这个提议还有效吗?” “嗯,可以考虑。” 李国庆瞧了瞧身旁停放多年的自行车,这辆车陪他经历了风雨,虽然修补了好几次,但最近频繁需要修理,换个新的也不错。 “这样吧,按每年十元折旧算,你用了三年九个月,总计三十七块五。 我开价一百三十一块,你觉得如何?” “可以,价格很合理。” 李国庆并未还价,如今的大件物品确实保值,人们更注重质量。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