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238章 劳动模范(1 / 1)

毕建华刚在讲台前坐下,一眼便瞧见李国庆桌上放着的两个鸡蛋,心中暗笑,果然还是你。 “同志们,由冶金部牵头的挖掘机项目,在国庆典礼上取得圆满成功……”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持续不断。 毕建华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后继续说道:“上面已决定在石景山建立挖掘机厂,这也是冶金部的一个新里程碑。 现在,我们要表彰此次表现优异的同事,首先请李国庆同志上台。” “到!” 李国庆精神抖擞地上前,这样的表彰总是令人期待。 毕建华微笑着宣布:“李国庆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希望继续努力。” “谢谢毕主任!” 李国庆接过荣誉证书,虽然感到光荣,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别急,还有惊喜。” 毕主任故意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同时,李国庆同志荣获本年度京城劳动模范称号。” 说完便拿出一枚勋章,这将佩戴在胸前作为表彰。 “非常感谢,毕主任!” 李国庆有些意外,他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这次竟然再次升级。 毕主任又故作神秘地补充道:“另外还有一份特别奖励。” 李国庆再次致谢后,领到了一个印有“劳动模范”字样的高级水杯和一个搪瓷盆。 他心里有点着急,生怕错过更重要的东西。 “啪啪啪!” 掌声热烈,大家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这样的荣誉可不简单。 回到座位上,李国庆把鸡蛋收好,转头去和农业部的方主任商谈发明事宜。 听说对方似乎愿意多支持一些。 冗长的颁奖仪式终于结束,不过也就是一张奖状、一套茶杯和脸盆而已,但大家依然很开心。 万幸的是,中午还能免费享用一顿饭,这感觉真不错。 到了食堂,李国庆得知傻柱今天也来上班了。 “李师傅,您不是说要开个短会吗?现在也可以讲呀。” 有工程师询问道,酒桌上气氛更轻松。 “没,取消了,不开会了。” 李国庆暗自想,开什么会,不过是换个地方谋取私利罢了,反正这些好处都是归集体所有。 毕建华心里一动,觉得事情不对劲,便开口问:“李国庆,你是不是又有新计划了?” “没有,这次真的没有。” 李国庆急忙否认,毕竟自己都养着两个孩子了,压力山大,需要换个方式谋福利。 “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刚好挖掘机的奖励快要批下来了,到时候一起给你。” 毕建华又一次深吸一口气,这么重要的成果怎能没有奖金呢?只是这次表彰大会只能统一发放,单独给一个人不合适。 “毕主任,您说到这个份上,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李国庆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鸡蛋,在桌上磕开壳,开始剥皮,原来还没吃早餐呢。 “哦?什么事?” 毕建华心里嘀咕,你这鸡蛋是不是该留到以后再吃,自己先看着都饿了。 李国庆笑着问大家:“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此言一出,众人一脸茫然,心里想着这到底是个什么问题,让我们怎么回答?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口:“我觉得应该是先有 ** ,没有鸡哪来的蛋!” “不对,是先有蛋,没有蛋怎么能孵出鸡。” “先有蛋!” “先有蛋!” 立刻,众人开始争论起来,毕竟都是理工科出身,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 毕建华愣了好久才问:“李国庆,你觉得先有什么?” “先有鸡!” 李国庆接着说:“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的祖先捕捉飞禽,慢慢驯化成了现在的家禽鸡,这才有了鸡蛋。 这个说法主要指的是家养的鸡。” “有道理,李师傅的想法很新颖!” “我也觉得挺合理的,那些没被驯化的飞禽下的蛋应该叫鸟蛋。” 虽然大家还是觉得有些牵强,但这解释勉强能说得通。 李国庆继续说道:“最近我在想,古人就知道养鸡生蛋,既能吃肉又能吃蛋。 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代,还在为吃什么鸡、吃什么蛋纠结呢?后来我发现是鸡苗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鸡苗,哪来那么多蛋? 而且传统的孵化方式太单一了,比如农民攒够鸡蛋后,要等母鸡进入孵化期才能进行;或者有时候没鸡蛋却碰上母鸡的孵化期,那就浪费了。 所以啊——” “所以什么?” 毕建华急忙追问,原来你在吃蛋方面还挺讲究的。 众人一脸好奇,都知道李师傅聪明,总有新点子。 看到**,就想到了挖掘机,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 李国庆说道:“我想试试能不能设计一个孵化箱,模仿母鸡孵化的环境。 要是能做到,一次就能孵化上千枚鸡蛋,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 一个孵化箱就能产出上千只小鸡,那十个、百个甚至更多的孵化箱呢?我们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小鸡。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鸡蛋变鸡,鸡又产蛋,生生不息,总有一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吃鸡吃蛋的美好生活,还能把这些加工成食品出口赚外汇。” 李国庆说完,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现在正是流行这种大胆构想的时代,就像后世拉投资一样,首先要学会讲好故事。 “李国庆,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孵化箱的?” 毕主任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一件大事。 李国庆点点头说:“其实我媳妇坐月子时,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我观察过孵化时的温度,大约是三十七度多,不到三十八度。 只要孵化箱能保持这个温度,加上一些自动化设计,在二十一天后,再将鸡蛋放入出雏箱——这个部分相对简单,主要是提高湿度和温度,让蛋壳软化,便于小鸡破壳,这就是人工孵化的过程。” “孵化箱和出雏箱难不难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造出来?” 毕建华兴奋地说,下面那么多农场都需要这样的设备,而且农村已经成立了高级互助社,可以大量投放鸡苗。 “不复杂,但有个问题,不能断电。 大家也知道电压有时不太稳定,一旦断电,这么多鸡蛋就都废了。 所以到时候得专门供电,不是哪儿都能用孵化箱的。” 目前工业用电还算稳定,但民用时常停电。 “这个没问题,可以建个专门的孵化厂,专电专用,专门孵化小鸡。” 毕建华接着问:“什么时候能开始施工?” 李国庆试探性地说:“下个月吧,或者再晚点,下下个星期如何?我媳妇还在坐月子。” “好,那就下周开工!” 毕建华好像没听清,随口答应了。 “不是,下周太仓促了,我的设计图还没开始画。” 李国庆一脸疑惑,领导怎么能这样,太不靠谱了。 毕建华转头问杨厂长:“李国庆工作几年了?” “七年半,是老员工了。” 杨厂长多算了两个月,不过没关系。 “我觉得可以直接升四级钳工,不用考核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每月拿五十二块八毛的工资,养两个孩子足够了。” 毕建华直接决定了此事,工龄够的话,有时候升职并不复杂,尤其在京城里,外地来的七级工到这儿能直接升八级,不然怎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呢。 “毕主任,我觉得明天下午就可以开工,上午我去给孩子上户口,今晚回去画图纸。” 李国庆觉得不影响,他只负责提供图纸,具体干活是其他人。 “好极了!不愧是我们京城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觉悟就是高。” 毕建华很高兴,马上追问孵化箱的具体情况,回去得讲给人听。 李国庆解释道:“孵化箱除了恒温,最关键的就是要每九十度翻动一次鸡蛋。” 由于蛋清容易粘在蛋壳上,我打算设计一个可移动的4.5拉动杆,使鸡蛋能在槽内轻微左右晃动。 如果能借助设备调控自然最好,若无法实现,人工操作也无妨…… 我想先做个小型孵化箱试试…… 不必如此,直接使用大型孵化箱即可。 无需担心材料浪费或耗电问题,初期实验时可以减少放置鸡蛋的数量。 李国庆问毕建华,大型孵化箱一次能容纳多少鸡蛋,具体到几千个? 毕建华认为既然要做就做大规模的,作为冶金部旗下的单位,完全不缺钢材这类资源。 "一个孵化箱设三个门,每个门内分十二层,每层可放两百多枚鸡蛋,总计能容纳八千多枚,这就够了。 再多了不易凑齐这么多鸡蛋,恒温控制也会增加难度。” 李国庆心想,这或许是个无意义的发明,毕竟有母鸡孵化为何还要做孵化箱呢?不过数量确实不同。 很好,非常棒!一次性孵化八千多枚鸡蛋,相当于需要多少只母鸡?而且仅仅用一个孵化箱。 毕建华当时就想回去起草报告上报,但还是决定留下吃完饭再说,毕竟好饭不怕晚。 不久便开饭了,按标准每人四两主食,但菜肴很丰盛,酒水也充足,大家都喝得尽兴。 饭后,陈秘书将李国庆和刘海中送回了大院,做到善始善终。 “李国庆,听说你得奖了。” 阎埠贵闻声急忙从院子里跑出来。 “什么奖啊,就是劳动模范,每年都评,都习惯了。” 李国庆说话总是含糊其辞,这让陈秘书听得十分不适,毕竟这是一项很荣耀的事情。 "哇,劳动模范啊,你也习以为常了?" 阎埠贵看到搪瓷盆上印的字,惊讶地说:"京城劳动模范,真是光宗耀祖啊。" "还行吧!" 李国庆嘴上虽这么说,但一路上都把盆拿在手里,字朝外,让院子里的人都能看见,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了。 回家后,他开始使用这个杯子,走到哪都带着,做劳动模范并不丢脸。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