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278章 学费(1 / 1)

“行啦,傻柱,就这样吧!这个周日光齐的对象家要来登门,下个月就打算结婚。 看看人家的效率,你也得抓紧些啊!” 李国庆还是给了傻柱一个友好的提醒。 “哼,听说光齐的对象,长得连陈碧华都不如,我才看不上呢。 我得回去了,今儿买了一斤肉,我自己做着吃。” 傻柱摇晃着回去了,这一通忙活,累得腿都软了。 等傻柱离开后,秦淮茹从厨房走出来说道:“昨晚傻柱真的和那个寡妇睡一起了啊。” “这还能假吗?傻柱给了人家两块钱,互不相欠。 男人嘛,谁没点花花肠子。” 李国庆借此试探一下秦淮茹,看看她是否适合成为当家的主妇。 “国庆,你是不是也对别人有意思?比如梁拉娣?” 秦淮茹一直对将院子租给梁拉娣这件事耿耿于怀,说好每月五块钱租金,却从未见过一分钱。 而且时间上也对不上,她男人几个月不进厂,又是怎么收的房租? “不是,你怎么又提起她?我今天上午进厂办事,听人说别人已经有了对象,正在谈着呢。 今晚吃什么啊?我都饿了,中午就吃了你留的早饭。” 李国庆赶紧转移话题,这事还不急,还得再等等找机会操作。 ....... “嗯,锅里的菜炖得差不多了,晚上煮面片吧,你不是最爱吃这个吗。” 秦淮茹一边说着,一边给李国庆倒了杯水,准备转身离开去忙活别的事。 “我的那份记得多放点辣椒。” “好嘞!” …… 日子过得很快,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轧钢厂的电热毯项目正式启动,这项工作不需要复杂的设备,线路部分完全可以手工完成。 不过,对材料的选择和漏电、加热等功能的测试要求很高。 制作需要大约十天,测试则要二十天。 李国庆不用亲自跟进,只需等成品出来后处理调动人社关系的事情就行。 二十五号这天,周五,他意外收到了三张请柬: 一张是街道那边强子托老蔡代发的,说要和廖百花办婚礼; 另一张来自范金有,说无论如何也要迎娶那个体重两百斤的猪小妹; 最后一张是二大妈家刘光齐的喜帖,说周日要办婚宴。 突然之间,李国庆觉得自己像是被“薅羊毛”了一样。 “国庆,明天我们应该送多少礼金?我记得二大妈当时给的是两块五,账本上有记录,咱们是不是也照这个数送?” 秦淮茹翻出当年他们结婚时三大爷记的礼簿。 “送什么呀!你忘啦,明天我们没空,要去探望儿子。 我已经让东旭帮忙代我出席,反正他也喜欢蹭饭。” 李国庆并不是心疼那点钱,前几天刚收了二大妈八块的红包。 这次是真的想带着媳妇去看看儿子,周末可不能浪费掉。 “好吧,那不去的话,还是得送礼金。” 秦淮茹在这方面很坚持,这笔钱她自己掏。 “行,你去安排吧。 另外说明白了,明天我们不去,至于贾家的事,二大妈自己决定就行,你顺口提一句就好。” 李国庆想念儿子了,索性明天就把关响接回来,提前让他锻炼吃粗粮,这样才知道生活的不易,他这个当父亲的赚钱养家多么辛苦! 而且呢,吃粗粮也能让人更有出息,后世有个厉害人物,小时候吃了很多粗粮,后来竟然创立了一个以粗粮为主题的手机品牌,生意做得相当不错呢。 之后秦淮茹去老刘家随礼,李国庆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休息了。 之所以没在今晚去三进大院,是他还想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光。 秦风,无衣! “哥,今天打算出门?” 贾东旭起得很早,不知从哪儿找来两根竹子,正在练习编捕鱼筐。 河里的水太浅,钓鱼已不可行,直接捕捞更实际。 “嗯,去接关响回来。” 李国庆想了想,问道:“东旭,你还想不想回厂里当工人?我记得你好像有两年多的工龄。” “不想当工人了,我妈干得好好的,等她退休,再让碧华去顶岗。 我就想蹬三轮车,每天都能见到现钱,多自在。” 贾东旭已经适应了时间自由、想吃就出去拉一趟就能下馆子的日子。 “行,当我没提这事。 走了啊,过几天叫上三大爷,我们一起去郊游。” 李国庆原本计划等电热毯厂启动后,干脆让东旭进去工作算了。 要说院子里的兄弟,他最信任的反而是贾东旭。 傻柱那家伙总是会惹事生非;许大茂这个连襟也不时搞些小动作;老蔡也被带歪了;刘光齐虽然听话,但按部就班地生活显得有些乏味。 这几个人平日称兄道弟,却因他的正气所掩,无人敢违抗。 唯独贾东旭,几年相处下来,竟将他视作兄长,这令他自己也感到意外,不再存心占便宜。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啊,改天咱们去左家庄,前几天邻居院里的人都跑到那儿挖野菜,收获不错,抓到一只兔子,还摘了半篮子红薯叶回来当菜吃。” 贾东旭一想到这事就心动,若非胆怯怕挨打,早就去蹭饭了。 “行,就这么定了。” 李国庆也有点动心,但此时该离开了。 “东旭,我和你哥走了。” 秦淮茹也打了个招呼,当年的相亲之事早已放下。 “哎,慢走!” 贾东旭看着人消失在连廊尽头,才回过神,心想这样也好,换别人也配不上秦淮茹。 “东旭,让你媳妇也买点肉回来,天天吃素,眼睛都看不清楚了。” 贾张氏在屋里喊道,刚睡醒,年纪大了,上了六天班,得多休息。 “妈,又要买肉啊,家里票都用完了。” 贾东旭有些心虚,前天偷偷下馆子把钱花光了。 …… “淮茹,我来骑车吧。” 李国庆坐在后座,一路上看到路人异样的目光,虽然从小就不在意面子,但还是有些不适。 “别,你还没睡醒,哪有力气,快到了。” 秦淮茹额头已冒汗,但吃得很好,别家吃不饱,她不仅吃饱,还多数是精细粮食,一个月能吃十次肉,鸡蛋不断,身体倍儿棒。 “好吧!” 李国庆心里想着,夏天确实挺麻烦的,要是冬天就好多了,戴个围巾就能遮住脸,谁也认不出。 打了个哈欠,他们来到三进大院,李国庆刚停下自行车就下车接过车把。 秦淮茹也没多想,抢先推开门走进去,今天是周末,家里应该有人,所以不用锁门。 “关响、朝阳……” “妈妈!” 两个孩子听到声音,跑向门口喊着。 李国庆推着自行车随后跟上,这一路骑过来真累。 “姐夫,您来啦。” 秦光明和秦光友赶紧上前接过车。 “嗯!” 李国庆把车递给两人,先进院子再说。 “姐夫好!” 忽然出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女子,她是秦光明的媳妇,去年才进门。 她也是昌平那边农村的,名叫唐梅梅。 因为秦光明在街道工作,加上李国庆的帮助,她的户口已迁到城里,现在正怀着孕。 不过秦光明婚后就搬出去住了,在前门大街胡同的大杂院里。 “嗯,你好。” 李国庆点点头说:“梅梅,等你生了,姐夫给你发奖励。” “谢谢姐夫!” 唐梅梅是个朴实的农村姑娘,勤劳能干,是秦母下乡为儿子挑中的。 “女婿!” “姑爷!” 老丈人、三叔三婶都在院子里,连二叔家的养子也在,李国庆一直不知道他的大名。 “姐夫!” 小京茹和哥哥秦光军跑过来了。 院子里住了不少人,不过秦光明成家的时候,秦淮茹就定下规矩:年轻一代结婚后要搬出去,但可以偶尔回来住几天,做客的话不收房租。 李国庆觉得这样挺好,搬出去对大家都有好处,否则一直没房子也不是长久之计。 进了北屋,他喝了一口茶,看到大家都跟了进来,心想,他才是老秦家的顶梁柱。 “捡娃,你大名叫什么?” “姐夫,我叫光剑,我爸说我小时候不好养活,就给我起了个贱名‘捡娃’。” 捡娃挠了挠头,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自己的本名了。 “行,那就继续叫你捡娃吧。 你爸妈现在怎么样?我总想去乡下看看,已经好多年没回村里了。” 李国庆现在再去村里,别说吃饭了,各家都不准生火,去了就是遭罪。 “我爸妈挺好的,大队有公共食堂,早饭也在食堂吃,每月还有三块钱补贴,只是地没了,都归集体了……” 捡娃又挠了挠头,看起来有些呆笨,其实很能吃苦,跟着何大清学厨艺,现在已经能在小灶上帮忙了,估计也是何大清想偷懒,才加紧培养徒弟。 “嗯,食堂吃饭是不是随便吃?” 这事儿李国庆也不太清楚,他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 “不是随便吃,和城里一样有定量,分成了八个等级,按年龄和劳力划分,每家都有登记。 我们队里的食堂有两百多人吃饭,每家打完饭菜带回分着吃。 细粮少,大多吃灰面,粗粮玉米面多,搭配着吃……” 捡娃很明确地说,他前段时间回乡下相亲了,但没看上那个黑脸的女孩。 "很好。" 李国庆大致明白了,目前京城周边的农村情况还不错,因为这里不是主要的征粮区,真正艰难的日子是在明年和后年。 接着他又询问了光树的情况,光树是京茹的二哥,去年参与大炼钢时,被动员到石景山的钢铁厂做临时工。 聊了一会儿,捡娃和光军便去厨房忙碌起来。 食材是李国庆提前让何大清准备的,特意嘱咐他们带回来的,关起门来足够吃一顿丰盛的。 "三叔,下午我打算把京茹带走,关于学费之类的,你就别操心了,我会照顾她的。" 李国庆点了一支烟,却没有递出去。 因为岳父和三叔都抽旱烟,自己卷的那种,这种烟便宜,一包半香烟就能换一斤旱烟。 "嗯!听姑爷的话。" 从两年前开始,三叔就没再交过学费,他得存钱给两个儿子娶媳妇,至于女儿,跟姑爷一起生活也挺好。 "姐夫,你是不是要带我回家了?" 京茹正站在门口徘徊,听见这话赶紧跑进来。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