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收到粮票就转给你。" 贾张氏自己计划卖掉一部分粮食,再买一些回来,每个月能赚不少钱。 这也因为棒梗和关响长大了,不用接送了,让她每天少了五分钱的收入。 之前她在工厂上班,拿过工资,现在坐吃山空,每个月不赚点钱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东旭都能偷偷去小饭馆,她为什么不行?她得想办法吃得好一点。 "没问题,有粮票就来找我,我还有事得先走一步。" 李国庆不怕贾张氏倒卖粮票给他,数量少,只要没人当场抓住,谁会承认呢? 就像丢了粮票的王老师一样,谁捡到这些粮票,就能直接发财了,毕竟这是不记名的。 而且他知道,徐慧真手里又有三百斤粗粮票备用,是从酒厂弄来的。 邻里之间,少量的粮票交易是无法完全禁止的,谁又能分清这是买卖、赠送还是借给别人的? 越老实的人,越容易挨饿,但也需要这样的人默默付出。 这时他在前院推了辆自行车,一路直奔北新桥。 果然,在下棋围观的人群里,看到了光头的王老头,那是他初中的语文老师,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王大爷,咱们来下一盘吧。" "哟,李国庆,你来啦。" 王老师满脸堆笑,完全没有过去的傲慢,以前是认真下棋,气势不能输;现在则是有求于人。 座位上的吴大爷开口道:“李国庆,这盘残局让给你们吧。” “吴大爷,您真是觉悟高。”李国庆立刻坐下,对面的王老师则把位置让给了另一位老人。 他瞥了一眼棋盘,迅速将当头的相撤掉,瞬间门户大开,直面对方的车。 王老师经验丰富,却对眼前的局势视若无睹,直接挪动了车的位置。 “献丑了。”李国庆拿起帅直接进攻,轻松吃掉了对面的将。 “王老师,才一会儿工夫,您怎么就成了臭棋篓子了?” “是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脑袋发晕,下不了棋。” “不,不是您的棋艺退步,是我的棋艺进步了。” 王老师连忙拍马屁,周围熟悉的老头们知道他缺粮票,纷纷伸出援手,但还是远远不够。 最大的麻烦在于,这些粮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家里儿子和孙子们在食堂吃饭用的,没有粮票全家都要挨饿。 “拿着吧!给您孝敬的。” 李国庆递给他三十斤粮票,其中二十斤是细粮票。 “这……太多了,你留着自己吃吧。” 王老师的手在抖,这可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 “我人缘广,找人借的,您就别多想啦,别饿得头晕眼花的,我还有事要先走一步。” 李国庆站起来就准备离开,回头还能请王老师帮忙写文章,他的语文水平不错,能刊登在校报上。 “哎呀,我的学生真是品德高尚,自己省吃俭用攒了三十斤粮票送给我。” 王老师的话一出口,便替李国庆美言了几句。 “是啊,李国庆这孩子棋艺不错,品德也挺好,是个好后辈。” 几位老人这次找不到话说了,他一下子就拿出三十斤粮票,这不是一般的品德过硬,简直找不到更好的人。 李国庆在象棋圈里的名声迅速提升,这对后来的考察走访帮助不小。 这一时期,邻里之间的道德口碑非常重要,一旦有人出人头地,就容易受到关注。 别的不说,如果你和邻居关系不好,连加入组织都难。 不过李国庆早已加入组织,只是没挂在嘴边。 “秀儿!” “李叔叔。” 梁秀儿小跑到李国庆跟前,扑进他怀里。 三岁多了,还没上幼儿园,等再大些再去。 他是独生女,条件有限,宁愿不上学。 “看,叔叔给你带玩具来了。” 李国庆带着秀儿进了北屋,前几天他还让梁拉娣搬到了正屋住。 小妾怎么了?她给生了个女儿,就是有功劳。 “国庆,你来啦。” 梁母从厨房跑出来,刚刚在做饭。 “嗯!梁妈,我就是来看看秀儿,你忙你的,我待会就走。” 李国庆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背包,倒出一堆定制的积木,这种积木徐慧真家也有。 “哇,叔叔,我要玩。” 秀儿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玩具,但看起来很喜欢。 “好,叔叔教你玩。” 李国庆抱着秀儿,耐心地教她玩积木,一时忘记了时间,等反应过来时,梁拉娣已经下班回来了。 “哥,你什么时候到的?” 梁拉娣满心欢喜,车间里有人取笑她是寡妇,但她不是,她有自己的男人,这不是就在眼前吗? “来了有一会儿了,给秀儿带了玩具。”李国庆看了看表,“拉娣,我得回去了,周二再来。”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不能搞错,否则又要费劲弥补。 “嗯,路上小心。” 梁拉娣没有挽留,秦淮茹比她先回去了,免得待会儿找麻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 李国庆亲了亲秀儿,出了院子,在副食店买了酱油。 如今叫豆油,味道偏咸,是老抽,一毛钱一斤,上好的要一毛五,不算便宜,但用量少。 另外,他还买了一斤湿面,又叫水面,两毛钱加一斤面票,别人也就挣点辛苦钱。 回到家时,秦淮茹和两个儿子都已经回来了,只等他了。 “国庆,快洗手,饭好了。” “这里有面条,拿去煮了吧,突然想吃。” 他把面条递给秦淮茹,洗完手进屋就把朝阳抱了起来。 朝阳快七岁了,再不抱抱,就长大了。 “爸爸,哥哥今天喝汽水了,没给我买。” 朝阳告状了,刚才跟妈妈也说过了。 “你自己攒钱买吧,哥哥的钱也是自己攒的。” 李国庆笑着,心里却想着教育孩子真麻烦。 关响小时候吃过不少苦,没少吃粗粮。 朝阳以前和岳母住在三进大院,上的是前门街道的幼儿园,很少接触粗粮,也没有存零花钱的习惯,这和关响的性格截然不同。 “可是哥哥有很多钱,却不给我买汽水。” 朝阳依然感到困惑。 “所以平时你要学会存钱。”他拉着关响说:“儿子,你要多教教你弟弟,出门在外也要照顾好他。” “好的爸爸,我让朝阳喝过汽水了,但他把零花钱都用来买玩具,花光了。” 关响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开始自己交学费,早就养成了存钱的习惯。 “真是爸爸的好孩子。” 李国庆没再多说,存钱与否各有利弊,这不是什么大事。 不一会儿,开饭了。 桌上摆着红烧肉、茄子、土豆,还有白面和面条,还配了些花生米。 他只抿了一小口酒,饭后让两个儿子帮忙做家务,赚取零花钱。 以后要去乡下生活,要是五谷不分、什么都不懂,可不行。 秦淮茹不用洗碗,而是拿着扇子给丈夫扇风,虽然今年不算太热,但九月份吃完饭还是会出汗。 “国庆,我听说棒梗要被降级了。” “降级?这才开始,就要退回去重读四年级了吗?” 李国庆有些惊讶,但这种事情很常见,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通常会被老师建议降级,让其他老师接手这些所谓的差生。 “可不是嘛,不过咱们家关响成绩很好,不用担心这件事。” 正在这时,贾东旭来了。 “东旭,有什么事吗?” 两年过去了,院子里没什么大变化,贾东旭依然在蹬三轮,只是被晒得更黑了些,但人没瘦。 灾年结束,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又能轻松地去餐馆吃饭了。 “哥,是关于棒梗的事。”秦淮茹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她还是那么漂亮,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点始终让贾东旭难以释怀。 不过每次想到她是跟了他哥,也算是自家人,心里便平静了许多。 “刚刚听说,棒梗要留级?”李国庆让秦淮茹先去忙,然后和贾东旭聊了几句。 “可不是嘛,哥。 他总共就学两门课,数学勉强及格,语文才考三十多分。 刚开学,老师就说棒梗学习跟不上,建议留级。” 贾东旭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没有遗传到自己的文学天赋呢,这语文成绩实在太差劲了。 “留级就留级吧,你是独子,只要能读出来就行。 成绩不好可以留级,再不行还可以复读。” 李国庆心想,棒梗根本就没用心读书,能考这么高分已经不错了。 “唉!也只能这样了。”贾东旭摇摇头离开,也没心情提钓鱼。 他家里也是三个孩子,可惜有两个是女儿。 李国庆也摇了摇头,刚坐下来乘凉,忽然看到傻柱来了。 “李国庆,我来告诉你个消息,杨厂长找你,让你明天到厂里一趟。” 傻柱刚回来,灾年过后,厂里的招待真是不少。 厂里甚至指定他做饭,去年大年三十还让他加班,害得他到现在还没找到对象。 “行,明天上午我去厂里,下午还要去学校。” 他现在大三,预计到六五年夏天毕业,原计划是去轧钢厂当副厂长,但这还没最后确定,因为要先在水泵厂过渡一下。 傻柱搓着手,没急着离开,看了看屋里又问:"李国庆,你觉得明年雨水能考上大学吗?" "不好说,我没参加过高考。 不过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雨水毕竟是高中生,街道会给他安排个不错的岗位。" 李国庆的话很实在,岗位虽紧张,但学历还是很重要的。 要是放在乡下公社,初中生都能教书,城里高中生也很吃香。 "确实如此。" 傻柱又搓了搓手,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才离开。 "这小子。" 李国庆嘀咕了一声,然后躺在椅子上乘凉。 院里的几个兄弟,候补的刘光齐因有了孩子,家里住不下,已搬去单位宿舍,只有节假日才回来,虽然没走远,但也难以形成紧密的兄弟联盟。 阎解成经济拮据,早就成了抠门的人,只参加免费的集体活动,其他的活动都凑不够份子钱。 至于刘光天,三月时进了轧钢厂,只能算个小弟。 最终,院子里还是原来的四位进步青年,这也不错,四季平安,万事如意。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