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323章 李哥哥真厉害(1 / 1)

当时只是匆匆一瞥,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娄晓娥还能记住他俊朗的模样和挺拔的身姿吗? “我也说不清。” 娄晓娥皱眉说道:“我刚才没事,没摔倒。 你是轧钢厂的干部吗?” “不是,我以前是这里的工人。 抱歉,刚才走神了。 姑娘,如果你没受伤,那我就先走了啊。” 李国庆不想招惹这位姑娘,娄家曾是轧钢厂的大股东,而且他们家族不止这一项产业。 他在建国前就在厂里工作,甚至曾为娄家打工,连他的父亲也曾被娄家剥削过,真是令人唏嘘! 娄家这样的大家族,就像黑暗中的明灯,是资本巨头,让人难以招架。 即使能应对,也会非常麻烦,会影响他平静的生活。 单是陈雪茹挣的钱就够他花了,他并不缺人供养,而且这些钱都是合法所得,多好! “您等等,您叫什么名字?我叫娄晓娥。” 娄晓娥留着短发,依然年轻,双手纤细白净。 “我叫李国庆!” 他笑了笑,跨上自行车离开。 “李国庆!” 娄晓娥喃喃自语,怔了一会儿才往办公楼走去。 今天她随父亲来厂里办事。 走在楼梯间时,她忽然停下脚步,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清晰的画面。 这些年,她不止一次在街头见过那个男人,有时是他骑车经过,有时只是远远瞥见。 从什刹海到北海公园,从大栅栏到前门大街,再到王府井大街和长安街……记忆中那些零散的画面渐渐汇聚成一段往事。 多年前,她坐在父亲的车上,偶然望向窗外,看见的就是那个骑车而过的身影。 此刻,那画面竟然重叠起来,让她心头一震,这种巧合未免太过离奇。 来到办公室后,她敲了敲门说道:“爸,我去车间转了转。” “去看了就好,你觉得还愿意当工人吗?” 娄父近来满心忧虑,虽然 ** 已经过去,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找地方吃饭了,但女儿也长大了,该谈婚论嫁了。 然而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他正打算将女儿安排进轧钢厂工作。 在他看来,只有工人阶级才是最可靠的。 “爸,您知道李国庆这个人吗?”娄晓娥忽然问道。 “李国庆?当然知道。 怎么,你对他有意思?那可不成,他早就有家室了,还有几个孩子呢,他的妻子就在咱们厂上班。” 娄父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在解放之前,这或许不算什么大事,但如今国家成立这么多年,情况早已不同以往。 “爸,您胡说什么呢!我只是刚刚在外面碰到了他,心里有点好奇罢了。” 娄晓娥有些不满,难道随便打听一下就成了有想法? “好奇倒是可以理解。 李国庆的经历确实挺特别的……”于是,娄父将自己的所知娓娓道来。 娄晓娥听后感到十分惊讶,她从未想到轧钢厂竟有这样的工人。 “娥子,我和杨厂长聊过,李国庆大学毕业后很可能会回厂担任干部。 你若能和他交个朋友,总是有益的。” 娄父深感危机,灾荒时期便开始悄悄准备转产,未雨绸缪。 然而,他们家虽挂着资本家的名号,仍需一些人脉来保驾护航。 “嗯,那我在厂里工作,做个普通工人。” “好,这件事我去找杨厂长安排!” 娄父这样做是为了给女儿留一条后路,即便将来自己遭遇变故,女儿也能凭借工人身份多一分安全保障。 若有合适的对象,还能找个厂里的女婿更佳。 …… 再说李国庆,这天他去了趟图书馆,归还了五本书,又借了六本。 近两年,他通过大量借阅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中午赶到学校,在食堂用餐后再次在图书馆打卡。 随后到勤工俭学社及学生会外联部露了个面,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他近期一直在研究黄豆(即大豆)的种植技术。 当初获得农业大师称号的奖励,一直未被充分利用。 在超级市场里,那些大米、白面和玉米都不能用来留种。 不过,还是有一些作物适合做种子,其中大豆便是极好的选择。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红豆腐”深受大家喜爱,这是一种用辣椒粉包裹的豆腐乳。 当前大豆的平均亩产只有八十斤,这不是灾年的数据,而是正常年份的产量。 公社里患有浮肿病的人,医生开的营养菜便是豆芽。 全国范围内都缺乏大豆,吃豆腐菜就如同过年吃肉般难得。 他手中的大豆种子,亩产可达三百斤以上,是当前产量的四倍。 扣除肥料等成本,种植收益有望翻倍。 灾年已过,是时候有所行动了。 想到将全国大豆总产量从五百万吨提升至一千万吨的巨大贡献,他决心争取这份功劳。 目前,此事已在推进中。 他在院子里种植大豆,由阎埠贵帮忙照料,这片小花坛位于厨房外侧,是用砖块围成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泥土则是阎埠贵一家从东直门外挑来的,九月下旬即可收获。 这是夏季播种,不浪费土地;若春季播种,收获时间会更早。 关于种子来源,也不难解释。 自一九五六年起,农科院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收集大豆种子,农业部有充足的储备。 他是大学生,经过精心筛选,确保种子品质优良。 离收获还有段时间,联系方主任为时尚早。 如果计划顺利,他还打算请方主任再题一幅字保佑平安。 …… 轧钢厂到了下班时间! 于海棠心情愉快地走出工厂,却没有急于回家,而是前往新越旅馆,因为姐姐的工作时间不太固定。 “海棠,你怎么来了?” 于莉正在大厅打扫卫生,下班前需要做最后一次清洁。 这项工作虽避开了风吹日晒,但依然枯燥乏味,且工资不高。 “等你一起回家呀。” 于海棠稍作等待,待姐姐忙完才一同离开。 途中,她拿出一本工业书,自豪地说:“姐姐,看这个,是李哥送给我的,一共十二本呢,能买一辆自行车了。 先给爸爸用,我们家就要有自行车啦!” “喂,你向李哥要这么多卷子干嘛?外面卖两块一张都难买。” 于莉心想,光这些卷子就比她一个月工资还高。 “李哥那里还有很多卷子呢,好几十张。” “姐,我告诉你哦,李哥很有本事的。 他现在上大学,毕业后要回轧钢厂当科长呢,这事你只管听,别往外说。” 于海棠没提李哥可能当厂长的事,那太夸张了。 “哎呀,要当科长的啊,那是多大的官儿。” 于莉惊讶之余,忍不住问:“海棠,你有没有跟我找工作的事提过?” “提了啊,李哥说会很麻烦……” 于海棠把李国庆的话重复了一遍,又说道:“姐,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以后就能换你去柜台了。” “坚持不住了,明天我就要值夜班。” 于莉从第一天上班起就不喜欢这份工作。 “海棠,你可以再求求李哥吗?” “姐,我怎么求啊,这是你的事,你怎么不自己去找他?” 于海棠怕惹李哥不高兴,还盼着他回厂当领导时能关照她呢。 “我怎么找啊,总不能……咦,海棠,你看前面。” 于莉手指向前方,巧了,正好看到李国庆在前边北新桥下棋。 “最后一盘了,我媳妇还在家等我回去吃饭呢。” 李国庆刚从学校回来,本想回院子里,却被一个老头拦住,他今天状态特别好,已经连胜三盘,老头不肯让他走。 “这盘我得赢老头子。” 李国庆心想。 话虽如此,对面的吴老头却迟迟未动,似乎还在纠结。 “李哥哥!” “李哥哥好。” 于家两姐妹走近了。 “真巧,你们也下班啦。” 李国庆颇感意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她们。 “李国庆,轮到你了。” 吴老头抓住时机,迅速走出一步让人摸不透的棋,让对方无暇多想。 “还下呢?我认输好了。” 李国庆心中无奈,这些老家伙越来越狡猾了,这不是趁人之危嘛。 他起身走到一旁说话,免得被老头听见闲话,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于莉瞅准机会急忙说道:“李哥哥,你可以帮我换个工作吗?我真的不想再做旅馆的工作了。” “这事不太好办。” 李国庆认真考虑了一下,一时之间还真没有合适的地方能安排。 于莉不想一直待在旅馆,赶紧接着说:“李哥哥,求你了,帮帮我吧!” “这样!” 李国庆稍作思考,“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百货公司,另一个是粮油总公司,都是站柜台的活儿。 你觉得行的话,改天我带你去看看,不过不能保证一定能成。” “行,当然行。 站柜台比现在打扫卫生强多了。” 于莉开心极了,这两个单位可不好进,瞧那些售货员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至少不用受气。 “你什么时候方便?必须是周一到周六的工作日才行。” 他跟这两个单位的领导比较熟,虽然推荐个人过去有点麻烦,但总比重新找关系要容易些。 明天就能休息了,我现在回旅馆请假。 于莉一天也不想在旅馆干了。 好的,那咱们明天上午十点在这儿碰头,我带你看两个地方。 李国庆看了眼手表,急着回去吃饭,便起身告辞。 李哥哥慢走。 李哥哥,明天我在等你。 姐妹俩挥着手目送他离开,于海棠立刻夸道:“我李哥哥真厉害。” “海棠,你觉得该包多大的红包?” 于莉攒了些钱,但不多,还得定期给妈妈寄生活费。 你可以到时候问问李哥哥。 于海棠也不好具体说,毕竟人家不缺钱,这种事光靠小钱可不行。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