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

第377章 定量(1 / 1)

“叔叔,您找我?” 程建军快步跑来,他一直想认李国庆做干爹,只是没机会开口。 “建军,你们马上要去乡下了。 三个孩子里,你最聪明,到了村子里,多照顾一下关响,有什么事就给我写信,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去公社打电话。” “这是一百块钱,别舍不得花,把生活用品准备好,别到村里吃苦。” 李国庆心想,程建军虽然性格有问题,喜欢占小便宜,但也是识时务的人。 既然他已经有所投入,多认一个儿子也无妨,将来总有办法弥补。 “叔叔,我一定会照顾好关响的,您怎么给了这么多钱?” 程建军家里条件稍好,但他父母非常节俭,平时给五毛钱就很满足了,一百块简直是天文数字。 “拿着吧,跟我还这么客气?如果不是因为你家只有你一个儿子,我早就认你当干儿子了。 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儿子。” 李国庆拍拍程建军的头,他是资本家,不介意使用任何人,就像许大茂、范金有,都在为他效力,表现得也很出色。 “干爹!” 程建军立刻改了称呼,只怪父母没有多生几个孩子。 不过他即将下乡,昨天听母亲说准备备孕,打算给他添个弟弟,看来是怕他回不来。 “去吧,一会儿就开饭了。” 李国庆将钱递给程建军,叮嘱他收好,别告诉别人。 至于关响那边,不用给钱。 大宝这些年攒了不少积蓄,有家底。 等钱不够用了,找他帮忙,才知道当父亲的有多好。 …… 元旦刚过两天,下乡的知识青年就出发了。 没有客车,一辆解放牌卡车就能装下所有人。 但也不能走得太早,不然公社那边午饭还没准备好,岂不太尴尬? “爸、妈、大娘、小姨,姥姥……” 关响站在车厢里,看到全家都来了,倒也没太激动。 不过四十多公里的距离,不算远。 “关响,大娘会经常来看你的。” 陈雪茹有些不舍,关响也是她的儿子,如今就要下乡了。 “哥哥,等你回来,我带你去副食店逛逛。” 言乐喊道,他的零花钱有限。 李国庆这边来了很多人,韩春明一家,还有程家也到了。 此外,徐慧真的女儿、苏萌,以及赵欣梅也都来了,她们都是关响的好朋友。 “苏萌,我和春明一定会回来的。” 程建军在车上挥手,他对苏萌颇有好感。 苏萌也挥了挥手,没说话。 载着学生的卡车缓缓驶出,李国庆心中有些伤感。 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现在要去农村种地了。 …… “李主任,您放心,我会安排妥当的。” “小杨,等我这边忙完了,我就以访友的名义去村里看你。” 关响那边无需特别关照,也别提认识我,传出去不太好……” 李国庆挂断电话,大宝还未到公社,他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 电话那头是他在下乡时认识的杨广安,现在已是小清河村的支部书记。 “欣梅,快进来,站在门口干啥?” 李国庆刚打电话时看到赵欣梅在门口徘徊,似乎并非路过而是有事找他,因为他在通话所以她没敢贸然进入。 “叔叔!” 赵欣梅走进来,刚才送完关响后顺便到李家,等下李叔叔上班,她打算搭车去学校。 “听见了吗?” 李国庆微笑着问道,这不过是小事。 “听见了,叔叔,您还认识公社的书记啊!” 赵欣梅惊讶不已,叔叔真厉害。 “我在农业部工作过,去过很多公社调研,认识了些朋友。” 李国庆简单解释后问道:“欣梅,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嗯,有点事想问问,像我这种不下乡的,街道很快会安排工作吧?” 赵欣梅虽然读到高一又混了两年才毕业,但现在没法继续读书,需要开始工作。 “会安排的,不过得等年后,到时候下乡的人都走了,才有空给你们分配岗位。” 李国庆看着这个女孩,不知吃什么长大,竟比秦淮茹还让人头疼,真是个幸福的家庭。 “那还挺好的。” 赵欣梅问完工作后便去了厨房帮忙。 午饭后,李国庆先送秦淮茹到厂里工作。 随后,他突然想到回母校看看,顺便打听复课的消息。 赵欣梅要去学校,他也顺路同行。 要是不能复课,学弈和朝阳还得继续当小学生。 学弈已经十五岁了,这有些不太合适。 按理说,不上初中的学生才需要下乡,这简直是命运的捉弄。 汽车停在校门口,发现这里居然很热闹。 赵欣梅急忙说:“叔叔,好像在贴下乡名单。” “估计是,附近的人都开始下乡了,远的地方也会陆续安排。” 李国庆下车,赵欣梅也跟着下来。 “叔叔,帮我看看有没有牛淑荣的名字。”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欣梅走近宣传栏,却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好朋友的名字却没有。 “咦?” 李国庆也看见了,建湖农场那一栏确实有赵欣梅的名字。 可她明明没报名呀。 再说,她家的大哥早就下乡了,她本不该去的。 这事儿透着蹊跷,像是修正力在作怪,非要让她去建湖农场。 尽管李国庆不清楚具体剧情,但他决定干预一下。 再把她送去下乡,距离产生美,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 “欣梅,你报名了吗?” “叔叔,我没报名,我不想下乡。” 赵欣梅快要哭出来了。 她家里还有生病的老母亲,父亲靠清扫街道维持生计,收入微薄。 她要是走了,老母亲怎么办?还能活下去吗? “应该是有人故意针对你,这事棘手了,上了宣传栏就很难改了。” 李国庆所言属实,即便他本人也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只能提前尽力协调。 但想要反向增加名额,所需要的学生自然是越多越好。 多一个人被送去,就能减少一个待就业知识青年的问题,这样整体环境也会逐渐改善。 “谁会害我呢?我平时也没招惹谁啊。” 赵欣梅得知自己将被下放到条件艰苦的建湖农场,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欣梅,别着急,先去工宣队问问具体情况。 我得回厂里处理些事情,稍后我去你家找你,再商量怎么办。” 李国庆看了看表,他下午还有个重要会议,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 “叔叔,您一定得来啊。” 赵欣梅现在唯一的依靠就是这位李叔叔了。 “嗯,稍后再去你家。” 李国庆转身离开,看着学校门口那些欢声笑语的学生们,心中感慨万千。 人太多就需要淘汰一些,可最痛苦的往往是那些清醒的人。 赵欣梅急忙赶到工宣队打听消息,得知因为下乡名额有限,革委会主任特意关照,让她代替牛淑荣去下乡。 这个消息让赵欣梅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想到背后陷害她的人,竟然是自己的闺蜜。 “赵欣梅,早点回家收拾东西,几天后就要去建湖农场下乡了。 名单已上报知青办,无法更改……” 赵欣梅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中,在路过牛家时听见里面传来的欢笑声。 凭什么?为什么这样? 只因为牛淑荣的父亲是革委会主任,而她父亲正在接受劳动改造,事情就能这样不公平吗? 赵欣梅坐在自家门口,沉默良久。 猛然间,她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牛淑荣有父亲,而她也有依靠——李叔叔是万人厂的革委会主任。 …… 李国庆参加完厂里的会议后,径直前往广播站。 之后,他让于海棠去通知秦淮茹下班后回家。 他随后前往四合院,却发现聋老太太病重。 本来秦淮茹也打算去看看,但由于怀孕,便作罢。 正好,他顺道去和村里准备下乡的孩子们打个招呼。 这些人未来可能被他争取过来,多少能得到些好处。 …… “秦师傅,您忙着呢。”于海棠脚步轻快地来到二车间。 “于海棠,你找谁?”秦淮茹一脸疑惑,旁边的梁拉娣也投来不善的目光。 早听说这姑娘是个狐狸精。 “秦师傅,李主任让我来告诉您,他去四合院看老太太了。” 于海棠注视着秦淮茹,心想她年纪虽大,但还能靠生育绑住李国庆。 不过她自己也有优势——年轻。 “哦!于海棠,李主任怎么特意让你来跟我说这事?” 秦淮茹心中一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一直记挂着。 “他临走前到广播室交了一份文件。” 于海棠说完便离开,很快就要下班,她得去广播站工作。 …… 再说关响这趟派出去的孩子都被分配到了良乡公社,数量不少。 卡车直接把孩子们送到公社院子里,还掐准了饭点,大家一起吃饭。 司机也能蹭顿饭吃。 小清河村的知青来这里集合。” 杨广安喊了几声,很快就把人聚齐了,一共十五个孩子,其中只有五个是女孩。 这样的性别比例看似不均衡,但实际上很正常。 在农村,家里孩子多时,不是每个女孩都有机会读初中。 即便是在城市里,也有不少女孩子要么不上学,要么只读到小学。 这些知青都很兴奋,被安排在以前的大食堂用餐。 饭菜是大锅菜配玉米面窝头,还有一份新鲜的红薯。 在这个季节,能有白菜和萝卜已经算不错了,至于细粮,根本就没有。 都已经下乡当知青了,还以为能像城里那样定量供应粮食呢。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