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

第31章 下棋(1 / 1)

精密机床加工技术?全自动化的? 片刻之后,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喊出声:“怎么可能……” 这份图纸上的技术分明是2020年左右才可能出现的成果!而且,据他所知,这是来自魅力国的技术,甚至是那种不分享给其他国家的援助性质技术。 谁能想到,如此高端的技术竟然被寻宝蚂蚁找到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一家轧钢厂一年的钢材产量不过十万吨左右。 如果这项全自动化加工技术得以实现,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李建设甚至不敢去想。 他感到嗓子发干,意识到这件宝物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颠覆性的存在! 李建设对这项技术的成功充满信心,他认为一旦落地,单个工厂一年的成型钢产量可能会突破一亿!这简直难以想象。 目前全国一年的成型钢产量才3000万吨,而一个工厂就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三倍以上。 这样的成果无疑是惊人的。 想到即将来临的重大事件,李建设深感这将是他的最大助力。 他将精密全自动机床加工技术的图纸仔细整理后,放入了须弥空间的一个隐蔽处。 他觉得唯有这样存放才能安心,因为这份资料太过重要。 当他处理完这些事务时,娄晓娥也醒了。 她揉着眼睛问他为何起得这么早,李建设笑着说是考试日,需要早些准备。 娄晓娥立刻表示要为他做早餐,看到她的身影,李建设愈发觉得当初的选择没错——她既贤惠又体贴。 很快,娄晓娥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还有一个荷包蛋。 两人简单吃过早餐后,李建设便骑车前往红星轧钢厂,他今日要去朝阳区参加九级钳工证考试,这对他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如果能在这次事件之前成为副厂长,那他无疑会站在时代的前沿。 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李建设迅速抵达了目的地。 刚进办公室,李副厂长就已在等待,看来已等候许久。 “建设,总算到齐了,咱们出发吧!” 李副厂长笑盈盈地说,身旁站着易中海。 这让李建设有些惊讶,没想到这老家伙来得如此之早。 第九级钳工考试即将开始。 李建设礼貌回应:“让您久等了,咱们走吧。” “好,走吧,厂里的未来可全靠你们了。” 李副厂长笑着说,无论李建设还是易中海,只要一人通过这次考试,就能与他平起平坐。 无论如何,这样的人必须好好对待。 不一会儿,李建设跟着李副厂长来到门外,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门口。 这车李建设并不陌生,就是上次他来轧钢厂时在路上见到的那辆。 不用猜,就知道这是谁的车。 “两位请上车,厂长特意把车借给我,让我们带你们去朝阳区钢厂部参加考试。” 李副厂长笑着解释。 “厂长真是用心良苦啊。” 易中海在一旁附和。 李建设没说话,直接上了车,他知道,这辆车无论如何都跑不掉。 很快,车子启动,驶向朝阳区,一路上引来了不少目光。 这个时代能开得起这种车的,不是富裕家庭就是显赫人物,普通人家别说汽车,连自行车都少有,对轿车更是想都不敢想。 不到一小时,车停在一处公园前,旁边便是钢厂部。 李建设下车后发现,公园周围停满了这种轿车,就像个停车场一样。 不用想,来考试的都是八级钳工,他们在厂里的地位很高,乘轿车前来也合情合理。 毕竟,他们代表的是工厂的形象。 “今天这么多人?” 李副厂长下车后看着这一幕有些疑惑。 八级钳工的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因为众多考生都渴望获得这一资格。 李副厂长进入内室为两位考生取考试证明时,易中海趁机向李建设示好,提及昨晚若非李建设出手,傻柱可能已遭遇不幸。 然而,李建设对此心知肚明,易中海不过是想让傻柱成为自己的依靠。 易中海随后为自己曾偏袒傻柱辩解,认为傻柱虽有时惹麻烦,但本质不坏且乐于助人。 他试图缓和两人关系,甚至将李建设视为备选依靠对象,却不知自己的计划早已被李建设看穿。 就在易中海继续絮叨时,李副厂长返回,面色凝重。 他告知众人,此次考试有三万名八级钳工参与,但仅设一个九级钳工名额,通过率远低于往年。 今年特别设置了单一录取名额,这意味着竞争比以往更加残酷,录取几率降至三万分之一。 这一调整是否与即将到来的重要事件有关?李副厂长暗自揣测,无论如何都要尽快向厂长汇报此事。 易中海听完后显得十分惊讶,作为资深钳工,他对这类选拔已见怪不怪。 他认为即便规则再苛刻,与自己关系不大。 李建设则相对乐观,认为若连这样简单的考核都无法通过,那整个体系确实存在问题。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副厂长递给两人准考证,并告知后续需向厂长报告。 易中海接过号码牌后摇头苦笑,意识到这次考试必然充满挑战。 李建设估算自己的考试时间在下午,于是决定先在考场附近的公园稍作休息。 距离重大事件仅剩29天,他隐约觉得这些变动可能预示着某些深层联系…… 为何偏要在关键节点做出改变?这种巧合实在耐人寻味…… 李建设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欣赏着四周的风景时,忽然听见旁边不远处两位对弈老人的谈话声,似乎有些吸引他的注意。 “再过二十多天,就会有大事发生啦,这次九级钳工考试就是个转折点!” 一位老人感慨道。 “没错,现在的轧钢厂技术太落后了,别的国家早已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比我们高出好几倍!” 另一位老人附和道。 “无论如何,只要能提高产量就是好事。” “但不知最后一个名额会落在谁手里,今年的竞争比去年激烈多了!” 两位老人继续专注于棋局,却始终在讨论这次考试可能带来的改变。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李建设最在意的是他们提到的“二十多天后” 的变化。 显然,这两个老人经常阅读报纸,身份也非同一般。 普通人通常不会关心这类消息。 李建设慢慢走近,刚好上午时间充裕,可以下一盘棋。 这个时代还没有智能手机或电脑,休闲方式有限,除了钓鱼、下棋,没什么其他娱乐。 两位老人发现有人观战,便暂时停下话题。 “老吴,看你如何应对这步棋?” 白发老人笑着问,眼中带着几分得意。 “老王,这步走得确实有问题,我认输了。” 被称为老吴的老人叹了口气。 “别急着认输,局面还有转机,现在认输为时尚早。” 李建设在一旁观察棋局后笑着建议道。喜欢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娄小娥的靠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